应用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方案 > 

如何在高速薄膜生产线上实现微米级厚度精度在线检测,提高产品均匀性与良品率?【非接触测量 质量控制】

2025/09/25

1. 薄膜的基本结构与技术要求

想象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保鲜膜、包装袋,或者工业上的锂电池隔膜、光学显示屏里的功能膜,它们本质上都是一层层非常薄的材料。这些“薄膜”通常由高分子聚合物、金属或陶瓷等材料制成,它们的厚度、均匀性、表面平整度以及材料成分,都直接决定了最终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在高速生产线上,薄膜就像一条不断延伸的“河流”,要求它在流动的过程中,每一寸的厚度都必须精准无误。如果薄膜太厚,会造成原材料浪费、增加成本,并且可能影响产品功能(比如电池隔膜过厚会影响能量密度);如果太薄,则可能强度不足、容易破损,同样影响产品质量甚至导致整批报废,造成巨大损耗。此外,不同材质的薄膜,比如透明塑料膜、哑光膜、金属镀层膜等,它们对光的反射、透射特性都不一样,这给测量带来了额外的挑战。

因此,对薄膜进行动态、高精度的厚度测量,就像给这条“河流”配备了一双“火眼金睛”,能实时监控其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水位”异常(厚度不达标),就能立即调整生产参数,避免后续的大量废品产生。

2. 薄膜厚度监测参数与评价方法

在薄膜生产过程中,有几个核心参数是我们重点关注和评估的:

  • 薄膜厚度 (Film Thickness):这是最直接也最重要的参数,指薄膜上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评价方法通常是取样测量,或更先进的在线非接触式测量,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并评估其波动范围。

  • 厚度均匀性 (Thickness Uniformity):薄膜不仅要有期望的平均厚度,更重要的是在整个幅宽和长度方向上厚度要一致。想象一下一张纸,如果中间厚旁边薄,写字可能就不好看。对于薄膜,不均匀性可能导致产品功能失效或强度不一致。评价方法通常是沿薄膜的不同位置进行多点测量,计算最大厚度差或标准偏差。

  • 表面粗糙度 (Surface Roughness):指的是薄膜表面的微观高低起伏。有些薄膜要求表面非常光滑(如光学膜),而有些则可能需要一定的粗糙度(如磨砂膜)。粗糙度会影响薄膜的光学性能、摩擦系数和与其他材料的粘合性。评价方法通常是通过光学或触针式仪器测量得到粗糙度参数,如Ra、Rz等。

  • 折射率 (Refractive Index):对透明或半透明薄膜而言,折射率是光线通过薄膜时偏折程度的量化指标,它直接影响光学产品的性能。测量时通常需要结合薄膜的厚度进行计算。

  • 介电常数 (Dielectric Constant):对于用于电子领域的薄膜(如电容器介质),介电常数是衡量其储存电荷能力的重要指标,影响电子元器件的性能。

这些参数的准确获取,是确保薄膜质量、优化生产工艺、减少材料损耗的关键。

3. 实时监测/检测技术方法

(1)市面上各种相关技术方案

在高速薄膜生产线上,为了实现高精度、非接触、动态的厚度测量,行业内发展出了多种技术方案,它们各有千秋,适用于不同的薄膜材料和应用场景。

a. 激光三角测量技术

激光三角测量是一种非常常用的非接触式位移和厚度测量技术,其工作原理就像我们看东西时眼睛会有一个视角差。当一束激光投射到被测薄膜表面时,会在表面形成一个光斑。这个光斑反射的光线,会通过一个接收镜头,汇聚到一个线阵或面阵CMOS/CCD图像传感器上。由于薄膜表面距离的变化,光斑在图像传感器上的位置也会随之移动。

具体来说,如下图所示,激光发射器(L)发出光束照射到物体表面(P点)。反射光通过接收镜头(O)聚焦到图像传感器(D点)。当物体表面从P点移动到P'点时,反射光斑在传感器上的位置也从D点移动到D'点。

   L (Laser Emitter)
   |
   | /
   | / θ1
   |/____
  /   P (Object Surface)
  /    |
 /    | Δh (Thickness/Displacement)
 /     |
O (Lens)----P' (Object Surface)
     /
    /
    /
   /
   D ------ D' (Image Sensor)

假设传感器与激光发射器之间的基线距离为B,激光器与镜头之间的距离为L,镜头焦距为f。通过几何三角关系,我们可以建立位移Δh与光斑在传感器上移动距离Δx之间的关系。一个简化的公式可以表示为:

Δh = (B * Δx) / (f * cosθ1 + Δx * sinθ1)

其中,Δh是待测的薄膜表面位移量,Δx是CMOS/CCD传感器上光斑位置的偏移量,B是传感器基线,f是镜头焦距,θ1是激光束与被测表面法线之间的角度。通过精确测量Δx,传感器就能反推出薄膜表面相对于参考点的高度变化。

在薄膜厚度测量中,通常会采用双探头配置,即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各安装一个激光位移传感器。上方传感器测量薄膜上表面到参考点的距离H1,下方传感器测量薄膜下表面到参考点的距离H2。然后,薄膜的厚度h就可以通过两者的差值加上或减去一个固定的机械基准厚度来获得:

h = (H_reference - H1) + (H2 - H_reference') = (H2 - H1) + C

这里的C是一个常数,代表了两个传感器之间的垂直距离(或相对位置)。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消除薄膜整体垂直方向的微小晃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测量精度。

  • 核心性能参数(典型范围)

    • 测量范围:数毫米至数百毫米

    • 精度:±0.05% 至 ±0.5% (量程的百分比)

    • 分辨率:低至0.01% (量程的百分比)

    • 测量频率:数百赫兹至数万赫兹

  •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 优点:非接触、测量速度快,适用于高速运动的薄膜;成本相对适中;对不同颜色和材质的表面适应性较好(尤其是有多波长激光选项时);设备体积可以做到非常小巧,便于集成到现有产线。

    • 缺点:对于高透明薄膜或强反射镜面薄膜,测量可能受到挑战,需要选择合适的激光波长和入射角度;环境光线、薄膜表面振动可能对精度有一定影响;薄膜的折射率和半透明特性可能导致激光在材料内部散射,影响表面定位的准确性。

  • 适用场景:塑料薄膜、橡胶薄膜、纸张、金属箔、各种涂层材料的厚度测量,尤其适合需要快速、连续在线检测的生产线。

b. 光谱干涉技术

光谱干涉技术利用白光(宽带光源)照射透明或半透明薄膜。当光线遇到薄膜上下两个表面时,会发生反射。这两束反射光由于走了不同的光程(薄膜厚度导致),会产生干涉现象,就像水面上的涟漪相互叠加。通过分析这些干涉光形成的光谱,可以精确计算出薄膜的光程差,结合薄膜材料的已知折射率,就能推算出薄膜的实际厚度。

其基本原理是,当两束光发生干涉时,光程差δ与波长λ和干涉级数m的关系为: δ = mλ

对于薄膜,光程差δ = 2nt*cosθ,其中n是薄膜的折射率,t是薄膜厚度,θ是光在薄膜内部的折射角。当光正入射时(cosθ约等于1),则 2nt = mλ

通过分析反射或透射光谱中的干涉峰或谷的位置,可以反推出薄膜的厚度t。

  • 核心性能参数(典型范围)

    • 测量范围:0.5 μm 至 1.5 mm

    • 精度:±0.01 μm 甚至更高

    • 测量速度:最高可达数千次/秒

  •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 优点:极高的测量精度和分辨率,特别适合测量透明或半透明的超薄膜;非接触、无损。

    • 缺点:对薄膜的透明度有要求,不适用于不透明薄膜;需要已知薄膜的精确折射率;设备成本通常较高。

  • 适用场景:光学膜、塑料薄膜、玻璃、涂层等透明或半透明材料的在线或离线高精度厚度测量。

c. X射线荧光 (XRF) 技术

X射线荧光技术利用X射线照射薄膜或涂层,激发薄膜中特定元素的原子发射出具有特征能量的荧光X射线。就像给薄膜做“CT扫描”,通过分析这些荧光X射线的能量和强度,我们不仅能知道薄膜里含有哪些元素,还能根据这些元素的荧光强度与厚度的关系,精确测量出金属镀层、合金膜或多层膜的厚度。荧光强度通常与薄膜厚度呈正相关,直到达到饱和厚度。

  • 核心性能参数(典型范围)

    • 测量范围:纳米级到微米级薄膜(取决于元素和基底)

    • 精度:高精度,具体数值因应用而异,通常能满足工业生产线要求

    • 测量速度:适用于生产线在线实时测量

  •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 优点:非接触、无损;特别擅长测量金属镀层、合金膜、多层膜以及含有特定元素的薄膜;可以直接分析元素成分,对于多层膜有独特优势。

    • 缺点: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薄膜,仅限于含有可被X射线激发的重元素的薄膜;对操作人员有辐射防护要求;设备成本较高。

  • 适用场景:钢铁、电镀、汽车、电子行业中金属镀层、合金、化合物薄膜的在线实时厚度测量。

d. 椭偏仪 (Ellipsometry) 技术

椭偏仪是一种光学测量技术,它通过测量偏振光(光波的振动方向有规律)从薄膜表面反射后,其偏振状态(光的振幅比和相位差)的变化来确定薄膜的厚度和光学常数(如折射率)。想象一下,光线就像一个舞者,它的舞蹈动作(偏振状态)会因为遇到不同厚度和材质的薄膜而发生微妙的变化。椭偏仪就是捕捉这些变化,然后通过复杂的数学模型来反推薄膜的厚度。

其基本物理基础是菲涅尔公式,描述了光线在不同介质界面处的反射和折射系数,以及它们如何依赖于光的偏振态、入射角、介质的折射率和吸收系数。通过测量反射光与入射光之间的振幅比(tanΨ)和相位差(Δ),可以建立光学模型来求解薄膜的厚度t和光学常数n、k。

tanΨ = |Rp/Rs| Δ = δp - δs

其中Rp和Rs分别是p偏振和s偏振光的反射系数,δp和δs是相应的相位。

  • 核心性能参数(典型范围)

    • 测量范围:0.1 nm 至 数十微米

    • 精度:0.1 nm 甚至更高

    • 光谱范围:紫外-可见-近红外

  •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 优点:极高的薄膜厚度测量精度(亚纳米级),尤其适合超薄膜和多层膜;非接触、无损;能同时获取薄膜的光学常数。

    • 缺点:测量速度相对较慢,通常更适用于实验室研发和高精度离线检测,或特定在线应用;对薄膜的光学特性有要求;设备成本高昂。

  • 适用场景:半导体、显示器、光伏、光学镀膜等领域中超薄膜和多层膜的研发、质量控制和高精度在线测量。

(2)市场主流品牌/产品对比

这里我们选择四种主流的测量技术及其代表品牌进行对比,重点关注它们的核心技术参数、应用特点和独特优势。

  • 日本基恩士 (光谱干涉技术)

    • 核心性能参数:测量范围0.5 μm 至 1.5 mm,测量精度±0.01 μm,测量速度最快2000次/秒,重复性0.005 μm。

    • 应用特点与优势:作为全球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领导者,日本基恩士的OMT-F系列利用光谱干涉原理,为透明或半透明薄膜材料提供高速、高精度的非接触式在线测量。其优势在于极高的测量精度和对透明材料的良好适应性,能有效检测塑料膜、光学膜等在生产线上的批量厚度。

  • 英国真尚有 (激光三角测量技术)

    • 核心性能参数:线性度±0.05%,分辨率0.01%(数字输出),测量频率最高9400Hz,提供10/25/50/100/250/500mm等多种量程选择。

    • 应用特点与优势:英国真尚有ZLDS103系列激光位移传感器以其超小的体积(45*30.5*17mm)和卓越的性能脱颖而出。它利用激光三角测量原理,在高速测量时仍能保持高精度。其紧凑的设计使其非常适合空间受限的场所安装,而多种量程和可选的蓝光/UV激光器使其能适应不同材质和高温物体的测量。

  • 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 (X射线荧光技术)

    • 核心性能参数:测量范围纳米级到微米级薄膜,精度设计用于满足工业生产线高精度要求,适用于生产线在线实时测量。

    • 应用特点与优势: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作为全球科学服务领域的领导者,其Process Gauge 2000系列X射线荧光系统在测量金属镀层、合金膜和多层膜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它能进行非接触、无损的在线实时厚度测量,特别适用于钢铁、电镀、汽车和电子等行业,为这些对材料成分和层厚有严格要求的领域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解决方案。

  • 匈牙利塞菲尔 (椭偏仪技术)

    • 核心性能参数:测量范围0.1 nm 至 数十微米,测量精度0.1 nm,重复性小于0.01 nm(对超薄膜),光谱范围宽(如190 nm - 1700 nm)。

    • 应用特点与优势:匈牙利塞菲尔在半导体检测设备领域拥有强大的专业技术。Semilab SE-2000椭偏仪提供极高的薄膜厚度测量精度(亚纳米级),同时还能获取薄膜的光学常数。其非接触、无损的特点,使其成为半导体、显示器、光伏、光学镀膜等领域中超薄膜和多层膜分析的理想工具,尤其在研发和高端质量控制方面表现卓越。

(3)选择设备/传感器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指标及选型建议

选择合适的薄膜厚度测量设备,就像选一把称手的工具,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来挑选。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技术指标和选型建议:

  • 测量精度和分辨率

    • 实际意义:精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分辨率是指传感器能识别的最小厚度变化。它们直接决定了你能把薄膜厚度控制到多“细致”。如果精度不够,即使测量了也无法有效指导生产调整。

    • 影响:高精度高分辨率意味着可以发现极其微小的厚度偏差,从而进行更精细的工艺调整,最大限度减少材料浪费。

    • 选型建议:对于普通包装膜,可能±5μm的精度就足够;但对于光学膜或半导体薄膜,可能需要达到纳米甚至亚纳米级的精度。要根据你的产品对厚度的具体要求来选择。

  • 测量范围(量程)

    • 实际意义:传感器能够测量的厚度上下限。就像卷尺有不同的长度。

    • 影响:量程过小可能无法覆盖所有产品规格,量程过大则可能牺牲部分精度。

    • 选型建议:确保所选传感器的量程能够完全覆盖你所有薄膜产品的最小到最大厚度范围,并留有一定的余量。

  • 测量频率(响应速度)

    • 实际意义:传感器每秒能进行多少次测量。对于高速生产线,这决定了你能多快地捕捉到薄膜厚度的变化。

    • 影响:测量频率低,可能导致在薄膜快速通过时,一些瞬间的厚度异常被“漏掉”,无法及时报警或调整,造成损耗。

    • 选型建议:对于高速生产线,应选择高测量频率的传感器,以便实时、连续地监测薄膜厚度,避免因数据更新不及时而造成的质量问题。

  • 线性度

    • 实际意义:传感器在整个测量范围内,输出信号与实际厚度变化之间的线性关系有多好。理想情况下是完美的直线。

    • 影响:线性度差会导致在某些测量点误差较大,使得测量结果不可靠,从而误导生产调整。

    • 选型建议:追求高线性度,确保在整个量程内测量数据都稳定可靠。

  • 适用薄膜材质和透明度

    • 实际意义:有些传感器对透明膜表现好,有些对不透明膜或金属膜更有效。

    • 影响:如果传感器不适合你的薄膜材质,可能根本无法测量,或者测量结果偏差巨大。

    • 选型建议:对于透明或半透明薄膜,光谱干涉或蓝光激光三角测量可能更优;对于金属镀层或特定元素薄膜,XRF技术是首选;对于各种常见材质,多波长激光三角测量具有更强的普适性。

  • 环境适应性

    • 实际意义:传感器对温度、湿度、振动、粉尘等生产线环境的抵抗能力。

    • 影响:恶劣环境可能导致传感器性能下降、故障率增加,影响生产。

    • 选型建议:选择防护等级高、工作温度范围宽、抗振动抗冲击能力强的设备,确保在严苛的工业环境中稳定运行。

(4)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解决建议

即使选择了最合适的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仍可能遇到一些问题。了解这些问题并提前准备解决方案,能让你的生产线运行得更顺畅。

  • 问题一:薄膜抖动或起皱

    • 原因与影响:在高速运行的生产线上,薄膜受气流、张力不均等影响,可能会出现轻微的上下抖动或表面起皱。这会导致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到的薄膜表面高度忽高忽低,测量值波动大,无法真实反映薄膜厚度。

    • 解决建议

      • 采用双探头同步测量:在薄膜上下方各安装一个传感器,同步测量,薄膜的整体上下抖动会被抵消,厚度差值测量会更加稳定(如前所述的激光三角测量双探头配置)。

      • 优化薄膜导向和张力控制:确保薄膜在测量区域平稳运行,减少抖动。

      • 增加采样点和数据滤波:通过软件算法对连续数据进行平滑处理,消除异常跳动,但要注意不能过度滤波导致失去对真实变化的响应。

  • 问题二:不同材质薄膜对激光反射特性的影响

    • 原因与影响:有些薄膜是高光泽的(像镜面),有些是哑光的,有些是透明的,它们对激光的反射、散射和透射特性差异很大。例如,透明膜可能导致激光穿透,无法准确识别表面;高光泽膜可能产生镜面反射,导致接收器接收不到足够的光信号;深色或哑光膜则可能吸收大部分激光能量,信号弱。

    • 解决建议

      • 选择多波长激光传感器:例如,英国真尚有提供的蓝光或UV激光器选项,对于有机材料或透明/半透明材料,短波长的光穿透深度更浅,能更清晰地识别表面。

      • 调整传感器安装角度:对于高光泽表面,避免垂直入射,稍微倾斜角度可能有助于接收器捕捉到散射光。

      • 调整激光功率和接收器灵敏度:根据薄膜材质调整传感器参数,以获得最佳信号质量。

  • 问题三:传感器受环境污染

    • 原因与影响:生产线上常常伴随粉尘、油雾或水汽,这些污染物可能会附着在传感器的光学窗口上,阻挡激光发射和接收,导致测量信号减弱、不稳定甚至完全失效。

    • 解决建议

      • 选择高防护等级传感器:IP67甚至更高防护等级的传感器能有效防止粉尘和液体侵入。

      • 安装吹扫装置:在传感器光学窗口前安装气刀或气帘,用洁净空气持续吹扫,防止污染物附着。

      • 定期清洁维护:安排专人定期使用专用光学清洁剂擦拭传感器光学窗口,确保其洁净。

  • 问题四:数据处理和反馈延迟

    • 原因与影响:即使传感器测量速度很快,如果数据传输、控制器计算和执行器响应存在延迟,薄膜厚度超差后,也可能无法及时调整,导致仍有一定长度的薄膜超标。

    • 解决建议

      • 优化通信协议和数据带宽:选择高速数字输出接口,减少数据传输时间。

      • 采用高性能控制器和算法:选择处理能力强的PLC或工业PC,配合优化的闭环控制算法,缩短响应时间。

      • 预测性控制:基于历史数据和实时趋势,预测薄膜厚度变化,提前进行微调,实现更平滑的控制。

4. 应用案例分享

  • 塑料薄膜生产线:在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塑料薄膜的挤出或吹塑生产线上,激光位移传感器可实时监测薄膜厚度,确保产品均匀性,减少因厚度不均造成的废品率。

  • 锂电池隔膜制造:锂电池隔膜的厚度精度直接影响电池性能和安全性。利用高精度激光位移传感器进行在线测厚,可以实时控制隔膜厚度在微米级公差范围内,提高电池生产效率和成品率。

  • 光学膜和显示面板生产:在光学增亮膜、偏光片等精密功能膜的涂布和复合过程中,激光位移传感器能精确测量涂层厚度或复合膜的总厚度,保证光学性能,减少材料损耗。例如,选用具有高测量频率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可以更精确地监控高速生产线上的厚度变化。

  • 金属箔片和镀层加工:在铝箔、铜箔等金属材料的轧制或镀锌、镀锡等表面处理生产线上,激光位移传感器可以实现金属薄板或镀层厚度的非接触式高速测量,确保产品质量和材料利用率。



关于我们
应用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0755-26528100
0755-26528011
18145802139(微信同号)

邮箱


©2005-2025 真尚有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76344号 粤ICP备0607634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