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方案 > 

在木材高速生产线上,如何实现板材/原木宽度±0.5毫米的精准在线检测,并有效应对表面不规则和恶劣环境?【激光测量,自动化质检】

2025/09/25

1. 基于木材的基本结构与技术要求

木材作为一种天然材料,其结构和特性决定了宽度检测的复杂性。与标准化、均质的金属或塑料不同,木材本身就带有许多“随机性”:

  • 天然不规则性: 木材在生长过程中会形成年轮、木节、裂纹、边材、心材等特征。这些特征不仅影响木材的强度和外观,也使得其边缘可能不规则,存在树皮残留、毛刺或不平整的表面。

  • 形状变化: 原木通常不是完美的圆柱体,可能存在锥度(直径从根部到梢部逐渐减小)和弯曲。即使是经过初步加工的板材,也可能因干燥、应力释放等原因出现翘曲、扭曲或弧度。

  • 表面特性: 木材表面粗糙度各异,从光滑的刨光板到粗糙的锯材,反射激光的特性不同。此外,木材的颜色、纹理多样,甚至同一块木材不同部位的颜色也可能不同,这会影响传统光学传感器的检测稳定性。

  • 含水率: 木材含水率的变化会引起尺寸膨胀或收缩,对测量精度造成影响。

  • 生产环境: 木材加工现场通常伴随着大量的木屑、灰尘和振动,这对传感器的防护等级和稳定性提出了较高要求。

因此,木材宽度检测的技术要求不仅仅是测量一个简单的数值,更需要:

  • 高精度: 满足产品等级分类和加工精度的要求,比如±0.5毫米甚至更高的精度。

  • 高稳定性: 在木材表面特性变化(如颜色、粗糙度、水分)以及恶劣工业环境下,仍能提供可靠、一致的测量结果。

  • 高速度: 适应现代木材生产线高速传输的需求,实现实时在线检测,减少停机时间。

  • 非接触性: 避免对木材表面造成损伤,同时适应高温或高速移动的物体。

  • 适应性强: 能够处理不同尺寸、形状和表面状态的木材。

2. 针对木材的相关技术标准简介

在木材生产中,对木材宽度的监测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这些监测参数的定义和评价方法主要围绕尺寸精度、形状偏差以及对后续加工的影响来制定。

例如,对于板材宽度,我们通常关注:

  • 名义宽度与实际宽度: 名义宽度是设计或订单上规定的尺寸,而实际宽度则是通过测量获得的真实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异需要控制在允许的公差范围内。

  • 宽度偏差: 指实际宽度与名义宽度之间的差值。它可以是正偏差(超宽)或负偏差(欠宽)。

  • 宽度均匀性: 衡量一块木材沿其长度方向宽度变化的一致性。不均匀的宽度可能导致加工困难或材料浪费。评价时通常会测量木材多个点的宽度,并计算其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标准差。

  • 边缘完整性: 宽度的测量不仅要关注数值,还要确保木材边缘的整齐度和完整性,避免出现缺损、锯齿等影响后续使用的缺陷。

对于原木或初级加工材,还会涉及更复杂的几何参数:

  • 最大/最小宽度: 用于评估原木的可用尺寸。

  • 平均宽度: 通常用于体积计算和分类。

  • 锥度: 指原木两端直径的差异,反映了木材的形状特征。

  • 弯曲度: 衡量木材沿长度方向的直线程度,对后续锯切排版有重要影响。

这些参数的评价方法通常涉及多次测量、统计分析,并与预设的公差范围进行比较,以判断木材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3. 实时监测/检测技术方法

3.1 市面上各种相关技术方案

在木材宽度检测领域,多种激光测量技术方案百花齐放,各有侧重。下面我们来深入了解几种主流方案。

3.1.1 单点激光三角测量技术(及多传感器集成)

想象一下,你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用一支激光笔照向一块正在移动的木板。当木板表面距离你近一点或远一点时,激光点反射回来的光线,在你看来,它在空间中的位置就会有所偏移。单点激光三角测量技术就是利用这个原理。

工作原理和物理基础: 传感器内部发射器发出一束激光,在被测木材表面形成一个光点。这个光点反射的光线会通过一个接收镜头,汇聚到一个位置敏感探测器(Position Sensitive Detector, PSD)或CMOS/CCD相机上。当木材表面距离传感器发生变化时,反射光点在探测器上的位置也会随之移动。

通过传感器内部的光学布局,我们可以构成一个测量三角。假设激光发射器、接收镜头和探测器构成一个固定的几何结构。当激光点投射到木材表面P点时,反射光被接收镜头捕捉并在探测器上形成光斑A。当木材表面移动到P'点时,反射光斑则移动到A'点。根据几何三角关系,光斑在探测器上的位移dA(A到A'的距离)与木材表面到传感器的距离变化dZ(P到P'的距离)是线性相关的。

其核心测量公式基于几何三角关系:Z = B * sin(α) / sin(α + β)其中,* Z 是传感器到被测点的距离。* B 是激光发射器和接收镜头之间的基线距离(一个固定值)。* α 是激光发射角。* β 是接收角,它与光点在探测器上的位置有关。

通过精确测量光点在探测器上的位置变化,传感器就能高精度地反推出木材表面的距离Z。

为了实现木材宽度检测,通常需要配置两个或多个此类单点激光位移传感器。它们被精确地安装在输送线两侧,分别测量木材左右边缘到各自传感器的距离。假设左侧传感器测量到左边缘的距离为D_L,右侧传感器测量到右边缘的距离为D_R。如果传感器到输送线中心线的总距离是固定的L_total,那么木材的宽度W就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W = L_total - D_L - D_R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测量范围: 通常从几毫米到数百毫米不等,例如10毫米到500毫米。* 线性度: 可达到±0.05%至±0.15%F.S(满量程)* 分辨率: 很高,数字输出可达0.01%F.S,甚至微米级。* 测量频率/响应时间: 从几百赫兹到数千赫兹,最快响应时间可达0.5毫秒,确保高速在线测量。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 高精度和高分辨率: 能够提供非常精细的距离测量。 * 非接触式: 避免对木材表面造成磨损或损伤。 * 测量速度快: 响应时间短,适合高速生产线。 * 结构紧凑: 单个传感器体积通常较小,易于集成到现有设备中。 * 成本相对较低: 相比一些复杂的图像处理或线扫描系统,单个传感器的采购成本更经济。当需要测量宽度时,通过组合多个传感器,总成本也具有竞争力。* 缺点: * 对表面特性敏感: 极端粗糙、颜色过于深浅不一或高光反射的木材表面,可能会影响光点的接收效果,导致测量不稳定。不过,通过选择不同波长的激光(如蓝光或紫外激光)可以部分缓解此问题。 * 仅测量单点: 如果木材边缘不规则,两个点测量可能无法完全反映实际的宽度分布,需要通过多传感器阵列或扫描来实现更全面的轮廓获取。 * 需要精确对齐和校准: 多传感器系统需要精确的安装和相互间的标定,以确保测量基准的准确性。* 适用场景和成本考量: 适用于对板材、方木等边缘相对规整的木材进行高精度、高速的宽度检测。初期投入成本相对可控,特别是对于预算有限但又对精度有要求的企业。后期维护主要集中在传感器清洁和定期校准。

3.1.2 激光线扫描技术

想象你用一把“激光尺”对着木板一扫而过,而不是用激光笔点一下。激光线扫描技术就像这样,它能一次性“看”到木板一整条边的轮廓。

工作原理和物理基础: 这种技术通过传感器向木材表面投射一条激光线,而非一个点。当激光线投射到木材表面时,会形成一个二维的激光轮廓。传感器内部的高分辨率CMOS相机或CCD探测器会以特定角度捕捉这条反射的激光线图像。

与单点三角测量类似,当木材表面高度发生变化时,激光线在探测器上的图像会发生形变和位置移动。通过分析这条反射激光线的形状和其在探测器上的像素位置,结合三角测量原理,系统就能实时计算出木材表面这条激光线所对应的二维轮廓数据。对于木材宽度检测,系统可以从这个轮廓数据中提取出木材的左右边缘点,从而计算出其宽度。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测量范围(Z轴,高度): 几十毫米到数百毫米,例如高达230毫米。* 测量宽度(X轴,轮廓宽度): 几十毫米到数百毫米,例如高达200毫米。* 分辨率(Z轴): 微米级,例如2.5微米。* 扫描速度: 非常快,可达每秒数千个轮廓,例如最高4000个轮廓/秒。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 获取完整轮廓: 能够获取木材边缘的连续轮廓数据,特别适合检测不规则边缘的木材。 * 高精度和高速度: 在获取二维轮廓的同时,保持微米级的精度和高速扫描能力。 * 抗表面特性变化: 相比单点测量,线扫描系统通常具有更强的算法处理能力,能更好地应对木材表面粗糙度、颜色变化等挑战。* 缺点: * 系统成本较高: 相较于单点传感器,线扫描传感器的硬件和软件成本通常更高。 * 数据处理量大: 产生大量轮廓数据,需要强大的处理能力和算法支持。 * 安装和校准复杂: 需要更精确的安装和系统级校准。* 适用场景和成本考量: 适用于对原木、毛边板材等需要精确获取完整边缘轮廓,并对宽度、形状、弯曲度等进行全面检测的场景。初期投资相对较高,但能提供更全面的几何信息。

3.1.3 多色共聚焦激光扫描技术

想象一下,你有一套非常精密的“光学探针”,能用不同颜色的光来“触摸”物体的不同深度。多色共聚焦激光扫描技术就是利用这种“多色触感”来测量距离。

工作原理和物理基础: 这种技术的核心是发射一系列不同波长的激光(即不同颜色的光),并通过特殊的光学系统,使这些不同波长的激光在空间中聚焦在不同的高度上。简单来说,红光可能聚焦在距离传感器10毫米的地方,绿光聚焦在11毫米,蓝光聚焦在12毫米,以此类推。

当被测木材表面通过这些激光束时,只有那些正好聚焦在木材表面上的特定波长(颜色)的激光,才能被传感器内部的接收器捕捉到并被清晰地成像。因为不同颜色的光聚焦位置不同,通过识别被接收到的光的颜色,系统就能精确地判断出木材表面到传感器的距离。对于木材宽度测量,传感器通过高速扫描或结合多个传感器,实时构建物体表面的2D或3D轮廓数据,进而精确计算木材宽度。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测量范围: 通常较小,例如Z轴测量范围可达±20毫米。* 分辨率(Z轴): 极高,可达亚微米级,例如0.005微米。* 扫描速度: 极高,最高可达64kHz。* 重复精度: 亚微米级,例如1.5微米(Z轴)。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 极高的测量精度和分辨率: 能够达到非常精细的测量水平,甚至对微小形变都敏感。 * 对表面特性不敏感: 即使在粗糙、颜色多变、光泽度变化的木材表面,也能提供稳定的测量结果。共聚焦原理使其能够有效抑制杂散光和表面反射干扰。 * 高速采样: 适合在线高速检测,能捕捉快速变化的尺寸。* 缺点: * 测量范围相对较小: 通常适用于高精度、小范围的距离或轮廓测量。 * 系统成本高昂: 技术复杂,硬件成本投入较大。 * 对安装环境要求较高: 精密光学系统对振动、温度变化等环境因素更敏感。* 适用场景和成本考量: 适用于需要极致精度和稳定性的木材加工环节,例如精密刨切、薄木片制造或高附加值产品的质量控制。初期投资成本是所有技术中最高的。

3.1.4 测量光栅技术

你可以把测量光栅想象成一道“光幕”,就像激光版的“门禁系统”。当木材穿过这道光幕时,它会挡住部分光线,系统通过数“被挡住的光线数量”来判断木材的尺寸。

工作原理和物理基础: 测量光栅系统通常由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组成。发射器会发射一排平行的、均匀间隔的红外光束,形成一道“光幕”。接收器则在对面接收这些光束。当木材通过这道光幕时,它会遮挡一部分光束。接收器会检测哪些光束被遮挡了,并根据被遮挡光束的数量和它们在光幕中的位置,精确计算出木材的宽度。

例如,如果光束间隔是5毫米,当木材遮挡了20根光束时,那么它的宽度就是20根 * 5毫米/根 = 100毫米。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光束间隔: 常见的有5毫米、10毫米、25毫米等,这直接决定了测量分辨率。* 检测高度: 从几百毫米到几米,例如最高可达3200毫米。* 分辨率: 取决于光束间隔,例如5毫米光束间隔可实现 5毫米分辨率。* 响应时间: 快速响应,适合高速输送线。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 结构坚固,抗干扰能力强: 对工业现场的灰尘、振动等环境因素不敏感,稳定性好。 * 对木材表面特性不敏感: 测量原理是基于光束遮挡,因此木材的颜色、纹理、粗糙度、光泽度等对其测量结果影响很小,测量稳定可靠。 * 安装调试简单: 通常只需要对准发射器和接收器。 * 维护成本低: 结构简单,故障率低。* 缺点: * 分辨率受限: 测量分辨率通常受限于光束的间隔,难以达到微米级精度,更适合对精度要求相对宽松的场景。 * 无法获取轮廓信息: 只能得到整体宽度,无法提供木材边缘的详细轮廓数据或缺陷信息。* 适用场景和成本考量: 适用于对锯材、板材等进行快速、稳定、高可靠性的大致宽度分类和检测,对精度要求在毫米级别即可满足的场景。例如,在锯木厂的初级加工环节,对木材进行快速分级。初期投入成本通常较低,且后期维护成本也低。

3.2 市场主流品牌/产品对比

这里我们对比几个在激光测量领域表现突出的主流品牌,它们各自的技术特点和优势。

  • 日本基恩士 (采用多色共聚焦激光扫描原理) 日本基恩士的LJ-V7000系列以其超高的精度和稳定性闻名。该系列产品能在粗糙、颜色多变或有光泽的木材表面稳定测量,这是其共聚焦技术的独特优势。例如,LJ-V7080型号在Z轴(高度)上的分辨率能达到0.005µm,重复精度为1.5µm,测量宽度(X轴)为60mm,扫描速度最高可达64kHz,非常适合对精度有极致要求且需要高速检测的木材加工环节。它的优势在于能提供非常精细的2D或3D轮廓数据,是高附加值木材产品质量控制的理想选择,但成本也相对较高。

  • 英国真尚有 (采用单点激光三角测量原理) 英国真尚有ZLDS103激光位移传感器是一款小巧的测量设备,尺寸仅45*30.5*17mm。它利用单点激光三角测量原理来精确测量距离。凭借±0.05%的线性度和高达0.01%的分辨率(数字输出),以及最高9400Hz的测量频率,能提供高精度和高速的距离数据。其IP67防护等级,使其在恶劣工业环境下表现出色。通过配置两台或多台ZLDS103传感器,可以形成一个高精度的宽度测量系统,特别适用于板材、方木等边缘相对规整的木材的在线宽度检测。其提供10/25/50/100/250/500mm等多种量程选择和可选蓝光或UV激光器,也增强了对不同材料和应用场景的适应性。

  • 德国米铱 (采用激光线扫描原理) 德国米铱的scanCONTROL 2900系列激光线扫描仪,是基于激光三角测量原理的线扫描设备。它能够投射一条激光线到木材表面,并捕捉反射回来的二维轮廓,从而提供木材的完整边缘信息。例如,scanCONTROL 2900-100型号在Z轴分辨率可达2.5µm,测量范围高达230mm,测量宽度(X轴)高达 200mm,扫描速度可达4000个轮廓/秒。这使得它非常适合对不规则边缘或需要同时获取轮廓形状的木材进行检测,例如原木或毛边板材。其优势在于可以提供更全面的几何信息,适用于复杂的形状检测。

  • 德国西克 (采用测量光栅原理) 德国西克的MLG-2系列测量光栅提供了一种坚固耐用且对木材表面特性不敏感的宽度检测方案。它通过发射均匀的红外光束阵列形成“光幕”,并根据被木材遮挡的光束数量来计算宽度。该系列的优点在于安装简单、维护成本低,并且在多尘、振动的恶劣工业环境中也能保持稳定工作。光束间隔可选5mm、10mm等,检测高度可达3200mm,分辨率取决于光束间隔。它非常适合对精度要求在毫米级别,但需要极高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且不追求精细轮廓信息的应用场景,如锯木厂的初级分选。

  • 瑞典利奥尼 (采用多传感器集成激光三角测量系统) 瑞典利奥尼的MS3000系列是专为木材行业设计的集成测量系统,它主要利用多个高精度激光三角测量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协同工作,构建木材的完整轮廓,从而精确计算出宽度、厚度、弯曲度等。MS3000系列针对木材的各种特性(如颜色、纹理、表面粗糙度)进行了优化,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测量精度可达±0.5mm或更高。利奥尼在木材测量领域深耕多年,其系统优势在于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集成度高,易于实施和维护,特别适合锯木厂等恶劣环境下的综合测量需求。

3.3 选择设备/传感器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指标及选型建议

在选择激光测量设备进行木材宽度检测时,我们需要像挑选合适的工具一样,根据实际需求来匹配传感器能力。以下是几个关键的技术指标及其对测量效果的影响,以及对应的选型建议:

  • 精度与分辨率:

    • 实际意义: 精度代表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分辨率则代表传感器能检测到的最小尺寸变化。就像用卷尺量东西,精度是卷尺刻度是否准,分辨率是最小能读到几毫米或几分之几毫米。

    • 影响: 高精度和高分辨率能确保产品尺寸符合严格标准,减少废品率,提高木材利用率。如果精度不够,可能导致木材分级错误,影响后续加工和销售。

    • 选型建议: 对于精加工(如地板、家具板)和高附加值产品,需要选择分辨率达到微米级或亚毫米级的激光位移传感器或线扫描仪。而对于原木粗加工或只需要大致分级的场景,光栅传感器可能就足够了,且更具成本效益。

  • 测量范围(量程):

    • 实际意义: 指传感器能够有效测量距离或宽度的最大和最小范围。就像一把尺子能测量多长。

    • 影响: 必须覆盖所有待测木材的宽度范围。量程过小会漏测,量程过大则可能牺牲部分精度。

    • 选型建议: 结合生产线上木材的最大和最小宽度来选择。例如,如果木材宽度在100-500mm之间,可以通过合理配置传感器数量和安装位置来满足需求。对于超宽原木,可能需要更广的线扫描仪或多传感器系统。

  • 测量频率/响应时间:

    • 实际意义: 指传感器每秒能进行多少次测量(频率)或从检测到变化到输出结果所需的时间(响应时间)。这决定了传感器能否跟上生产线的速度。

    • 影响: 高速生产线必须配备高测量频率的传感器,否则会漏掉部分木材或导致数据不连贯,影响实时控制。

    • 选型建议: 对于高速输送的木材生产线,应选择测量频率高的传感器。如果生产线速度慢,对频率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 线性度与重复精度:

    • 实际意义: 线性度反映传感器在整个测量范围内输出与实际变化的一致性,越接近直线越好。重复精度则表示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位置时结果的一致性。就像运动员每次跳高,跳的成绩稳定性和与目标高度的误差。

    • 影响: 低线性度会导致测量值随距离变化而产生非线性误差,而差的重复精度则意味着每次测量结果都不稳定,影响质量判断。

    • 选型建议: 精密测量要求选择线性度好的和重复精度高的传感器。这对于确保整个测量范围内的准确性和长期稳定性至关重要。

  • 环境适应性(IP防护等级、工作温度、抗振动/冲击):

    • 实际意义: 传感器在恶劣工业环境下(如多尘、潮湿、高温、振动)能否稳定可靠地工作。

    • 影响: 环境适应性差的传感器容易损坏,或因灰尘、温度变化等导致测量漂移甚至故障停机。

    • 选型建议: 木材加工环境通常恶劣,因此选择IP67或更高防护等级的传感器,并考虑其工作温度范围、抗振动和抗冲击能力,以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 激光波长:

    • 实际意义: 激光的颜色或类型。不同波长的激光对不同颜色和材质的物体表面有不同的反射特性。

    • 影响: 某些颜色(如深色木材)或特定表面(如高光泽、潮湿)可能会吸收或散射特定波长的激光,影响测量效果。蓝光激光通常对有机材料或高温物体有更好的穿透和反射效果。

    • 选型建议: 对于常规木材,红色激光通常足够。但如果遇到深色、潮湿或高温木材,可考虑选用带有蓝光或UV激光选项的传感器。

3.4 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解决建议

即使选择了再好的设备,在实际生产中也可能遇到各种“不配合”的情况。

  • 问题1:木屑、灰尘和水汽干扰

    • 原因及影响: 木材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木屑、灰尘,甚至有水汽。这些物质可能附着在传感器光学镜头上,或在激光路径中形成散射,导致激光信号减弱、测量不稳定,甚至读数错误。

    • 解决建议:

      • 空气吹扫装置: 在传感器镜头前安装一个空气吹扫装置,持续吹气形成“气幕”,有效阻挡灰尘和木屑附着。

      • 防护罩: 为传感器加装专业的防护罩,仅留出激光进出的窗口,并确保窗口具有自清洁或易清洁功能。

      • 定期清洁: 建立严格的设备清洁维护计划,定期使用无尘布和专用清洁剂擦拭传感器镜头。

  • 问题2:木材表面特性变化(颜色、粗糙度、节疤)

    • 原因及影响: 不同种类的木材颜色深浅不一,同一块木材也可能存在边材和心材的颜色差异。表面粗糙度、有无节疤、开裂等都会影响激光的反射效果,导致接收信号强度不稳定,甚至产生误判。

    • 解决建议:

      • 选用合适波长激光: 对于深色或有机材料,蓝光或UV激光器通常比红色激光器具有更好的穿透性和反射稳定性。

      • 高级算法补偿: 传感器或上位机软件应具备智能滤波和信号处理算法,能够识别并抑制由表面不规则造成的测量噪声。

      • 多传感器冗余: 在关键测量区域增加传感器数量,通过多点测量取平均值或剔除异常值,提高整体鲁棒性。

      • 共聚焦或线扫描技术: 如果预算允许,可以考虑采用对表面特性不敏感的多色共聚焦激光传感器或激光线扫描仪,它们在复杂表面测量方面表现更优。

  • 问题3:输送带振动或木材跳动

    • 原因及影响: 木材在生产线上高速输送时,由于输送带不平整、电机振动、木材自身不规则等原因,可能导致木材在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发生微小跳动或晃动,使得传感器测量到的距离出现瞬时误差。

    • 解决建议:

      • 加固安装: 确保传感器安装支架足够坚固,减少自身振动。

      • 稳定输送: 优化输送带平整度,安装导向装置或压紧装置,确保木材在测量区域稳定通过。

      • 高采样率: 选择测量频率高的传感器,可以捕捉到更密集的测量点,通过数据平均和滤波来降低瞬时跳动带来的影响。

      • 软件滤波: 在数据处理环节,采用移动平均、中值滤波等数字滤波算法,平滑测量数据,消除部分随机误差。

  • 问题4:温度变化对测量的影响

    • 原因及影响: 环境温度的剧烈变化可能导致传感器内部电子元件或光学系统产生微小形变,进而影响测量精度。同时,木材的热胀冷缩效应也会导致其真实尺寸发生变化。

    • 解决建议:

      • 温度补偿: 选用自带温度补偿功能的传感器,或在上位机软件中加入温度补偿算法。

      • 恒温环境: 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保持传感器工作环境温度的稳定。

      • 定期校准: 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校准,并建立校准曲线,定期检查校准状态。

4. 应用案例分享

  • 锯木厂原木分级与优化锯切: 激光测量系统可实时获取原木的直径、长度、锥度、弯曲度等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对原木进行智能分级,并优化锯切方案,最大化出材率,降低原材料成本。

  • 板材在线尺寸检测与质量控制: 在板材生产线上,激光传感器能高速精准地测量板材的宽度、厚度,及时发现超差或欠差产品,避免不合格品进入下一道工序,确保产品质量。

  • 地板、家具部件精密加工: 在高精度要求的地板或家具部件生产中,激光测量技术用于精确控制每个部件的尺寸,确保产品组装的精度和整体美观性。

  • 人造板生产线监控: 在胶合板、密度板等生产线上,激光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板材宽度、厚度和均匀性,辅助控制压机参数,提高产品合格率。



关于我们
应用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0755-26528100
0755-26528011
18145802139(微信同号)

邮箱


©2005-2025 真尚有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76344号 粤ICP备0607634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