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仓库自动化场景中,我们所说的“被测物”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需要精确放置的货物、在输送带上移动的包裹、堆叠整齐的托盘、正在行驶的AGV/AMR(自动导引车/自主移动机器人),甚至是需要检测其状态的货架或机器部件。这些被测物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结构多样性: 可能是规则的箱体、不规则的堆叠物、圆柱形的桶装物或各种形状的零件。
表面特性复杂: 它们的表面可能颜色各异(从深色到浅色),光泽度不同(从哑光到镜面),材质也可能从纸箱、塑料到金属,甚至有些是透明或半透明的。
运动状态多变: 有些被测物是静止不动的,等待测量;有些则在高速移动的输送带上,需要实时动态测量;还有些是缓慢移动的机器人或起重设备。
环境挑战: 仓库环境可能存在灰尘、温湿度变化、甚至偶尔的水汽或油污。
为了应对这些复杂的“被测物”,对传感器提出了几项关键的技术要求:
高精度与高分辨率: 比如,测量包裹尺寸以优化仓储空间,或者引导机器人精确抓取某个零件,都需要传感器能分辨出毫米甚至亚毫米级的细微变化。
温度稳定性: 仓库的温度并非一成不变,特别是大型仓库或冷链物流,温差可能较大。传感器必须能抵抗环境温度变化带来的测量漂移,确保数据持续准确。
快速响应: 对于高速流动的分拣线或需要实时避障的AGV,传感器必须能以极快的速度完成测量并输出数据,就像“眨眼”一样迅速。
宽测量范围: 传感器需要能覆盖从近距离(比如几十毫米)到远距离(几米甚至几十米)的测量需求,以适应不同尺寸和位置的被测物。
环境适应性: 传感器需要具备一定的防护等级,能够防尘防水,并在恶劣环境下稳定工作。
多功能性与易集成: 能够提供多种输出接口,方便与仓库管理系统、机器人控制器等设备无缝连接。
在选择和评估用于仓库自动化的激光位移传感器时,我们需要关注几个核心的监测参数及其评价方法。这些参数定义了传感器“看得有多清”、“量得有多准”以及“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如何”。
距离/位移: 这是最基本的参数,指传感器到目标物体表面之间的直线距离。它的评价通常是通过将传感器的测量结果与经过国家计量认证的标准量具(比如高精度测距仪或尺寸基准块)进行比对,计算两者之间的偏差来判断准确性。
分辨率: 想象一下一把尺子,它最小的刻度可能是毫米,也可能是半毫米。分辨率就是传感器能识别的最小距离变化量,比如0.01毫米。评价方法是让目标物体进行非常微小的移动,看传感器是否能稳定地检测到这种变化。分辨率越高,传感器就能“看到”越细微的距离变动。
线性度: 线性度描述了传感器输出信号与实际距离之间理想的“直线”关系。一个理想的传感器,其输出值应该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均匀增加。如果线性度差,就像一把尺子的刻度间距不均匀,你在某个距离段测量时就会不准。评价方法是在传感器的整个测量范围内,选择多个已知距离点进行测量,然后计算实际测量值与理想线性拟合曲线之间的最大偏差。
重复精度: 这就像你用同一把尺子,在相同条件下,反复测量同一个物体的同一个位置,每次读数应该尽量保持一致。重复精度就是衡量这种一致性的能力。评价方法是在目标物体静止不动的情况下,传感器进行多次测量,然后统计这些测量结果的离散程度(通常用标准差表示)。重复精度越高,说明传感器的测量结果越稳定可靠。
温度偏差/稳定性: 这个指标描述了环境温度变化对传感器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例如,±0.03% FS/°C表示每当环境温度变化1摄氏度,传感器的测量结果可能在满量程的0.03%范围内发生漂移。评价方法是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如低温、常温、高温),测量相同的固定距离,观察并记录其测量结果的变化情况。温度偏差越小,说明传感器在不同温度下越“抗干扰”,测量越稳定。
响应时间/更新频率: 响应时间是传感器从接收到被测物信号到输出测量结果所需的时间,越短越好。更新频率是指传感器每秒能进行多少次测量。对于高速运动的物体,这就像相机的快门速度,快门速度越快(更新频率越高),就能捕捉到更清晰、更实时的瞬间,避免“拖影”或数据滞后。评价方法是观察传感器对目标物体距离突变(即步进信号)的响应速度。
(1)市面上各种相关技术方案
在仓库自动化中,各种位移和距离测量技术就像是为不同“视力”需求定制的“眼睛”。我们需要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才能找到最合适的方案。
激光三角测量原理
想象一下,你拿着一个激光笔(激光发射器),从一个固定的角度照向地面(被测物),地面上会出现一个光点。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接收器,比如一个相机)观察这个光点,当激光笔离地面远近不同时,光点在你相机画面上的位置也会相应地发生位移。激光三角测量技术就是巧妙地利用这个几何原理。
工作原理: 传感器内部会发射一道激光束(通常是点状或线状激光)到目标物体表面,形成一个光点或光线。然后,一个高分辨率的图像传感器(例如CMOS或CCD)会从一个与激光发射器有固定夹角的视角去“捕捉”这个光点或光线。当目标物体离传感器更近或更远时,光点在图像传感器上的成像位置就会发生位移。
物理基础: 基于光学三角关系,传感器内的激光发射点、光点在目标表面的位置,以及光点在图像传感器上的位置这三点构成了一个固定的几何三角形。通过已知传感器内部的几何参数(比如激光发射器与接收透镜之间的基线距离 L
、接收透镜的焦距 f
、接收器相对于基线的倾斜角度 θ
)和光点在图像传感器上的位置变化 Δx
,就可以精确地计算出目标物体到传感器的距离 D
。
其基本关系可以简化为:D = L * f / (Δx * sin(θ) + f * cos(θ))
或者在特定条件下简化为 D ≈ L * f / Δx
。这个公式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精确测量光斑在图像传感器上的位置变化,结合固定的光学几何参数,反推出被测物的实际距离。
核心性能参数: 这种技术的精度非常高,高端系统可达亚微米级别,激光测量精度一般为±0.02mm~±0.1mm,优质系统可达±0.015mm,分辨率可达0.01mm甚至更高。测量范围通常从中短距离,如几毫米到几百毫米,也有可达2000mm甚至更远的型号。响应速度快,更新频率通常在1kHz到几十kHz。
优缺点:* 优点: 测量精度非常高,尤其在中短距离应用中表现卓越,能够满足对尺寸、位置、形变等要求极高的场景。响应速度快,能实现高速在线实时检测。对目标物体的表面颜色、纹理、光泽度在一定范围内有较好的适应性。* 局限性: 测量范围相对有限,不适合几十米以上的长距离测量。对目标物体的表面特性敏感,例如镜面反射或透明物体会造成测量困难,可能需要特殊处理。传感器的安装角度和环境光线也可能对其性能产生一定影响。* 成本考量: 由于需要高分辨率的图像传感器和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这类传感器通常成本相对较高,但在需要高精度、高速度的精密测量应用中,其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激光飞行时间 (Time-of-Flight, TOF) 原理
想象一下,你站在一个空旷的大厂房里喊了一声,然后计算声音从发出到听到回声用了多长时间,就能估算出厂房墙壁离你有多远。激光TOF传感器也是类似的原理,只不过它用的是激光而不是声音。
工作原理: 传感器发射一个激光脉冲,这个激光脉冲以光速飞向目标物体,然后被目标表面反射回来。传感器内部有一个非常精确的计时器,用来测量激光从发出到接收到反射光的时间间隔(即飞行时间)。
物理基础: 距离 D
= (光速 c
* 飞行时间 t
) / 2。其中,光速 c
是一个恒定值(大约是 3 x 10^8 米/秒)。传感器通过精确测量 t
,就能计算出距离 D
。
核心性能参数: 测量范围非常广,可从几厘米到几十米甚至数百米。精度通常在毫米到厘米级别,分辨率大约在1毫米左右。响应速度快,通常为几十毫秒到几毫秒。
优缺点:* 优点: 测量距离远,非常适合大范围、长距离的测量应用,比如AGV的远距离避障、仓库内的区域监控。对目标物的颜色和表面光泽度不敏感,适应性强。* 局限性: 精度通常不如激光三角测量,不适合对精度要求在亚毫米级的精密测量。在强环境光下,可能会受到一定干扰。* 成本考量: 相对于激光三角测量,TOF传感器通常成本更低,在对精度要求不高但测量范围要求较广的场景中,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蓝光结构光投影与三角测量原理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用一个能投射出复杂图案(比如方格网或条纹)的投影仪照向一件艺术品。艺术品表面的凹凸起伏会让这些图案发生扭曲变形。你用高像素相机拍下这些扭曲的图案,然后通过计算,就能精确重建出艺术品的三维形状。蓝光结构光传感器就是利用这个原理。
工作原理: 传感器会向目标物体表面投射一个预设的、已知图案的蓝色光(例如条纹、网格或随机点阵)。然后,一个或多个高分辨率的相机从不同的角度捕捉这些蓝色图案在物体表面上的变形图像。
物理基础: 与激光三角测量类似,结构光也是基于三角测量原理。通过分析捕捉到的光图案的几何变形,每个图案点的偏移量都与物体表面的三维高度信息相关联。传感器利用复杂的算法,将这些二维图像信息转换为高精度的三维点云数据,从而重建出物体完整的3D形状和尺寸信息。
核心性能参数: 能够获取高密度的3D点云数据,Z轴(高度)重复精度可达几十微米。X、Y轴分辨率与投影图案的精细度和相机分辨率有关,通常可达亚毫米级别。扫描速率高,可达数千赫兹。
优缺点:* 优点: 能够获取完整的3D形貌数据,适用于复杂的体积测量、表面缺陷检测、形状识别以及机器人抓取引导等应用。蓝光对目标物的颜色和材质适应性较强。* 局限性: 测量范围通常比TOF小。通常对环境光线有一定要求,需要避免强烈的外部光线干扰。处理三维数据所需的计算资源较大。* 成本考量: 由于技术复杂性高,需要高分辨率相机和强大的计算处理能力,这类传感器通常是所有方案中成本最高的。
超声波飞行时间原理
想象一下,蝙蝠在夜间飞行时,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通过接收超声波的回声来感知障碍物和定位。超声波传感器的工作方式与此类似。
工作原理: 传感器发射一束超声波脉冲。这个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当遇到目标物体表面时会被反射回来。传感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后,通过测量从发射到接收之间的时间差(即飞行时间),再结合声波在介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来计算出传感器与目标物体之间的距离。
物理基础: 距离 D
= (声速 v
* 飞行时间 t
) / 2。其中,声速 v
在空气中是一个随温度、湿度等因素变化的量(在20°C干燥空气中大约是343米/秒)。因此,如果需要高精度测量,通常需要对环境温度进行补偿。
核心性能参数: 检测范围从几十毫米到几米。分辨率通常在0.1毫米到几毫米。重复精度在毫米级别。响应时间相对较慢,通常在几十毫秒到上百毫秒。
优缺点:* 优点: 成本低廉,经济实惠。不受目标物颜色、表面光泽度、透明度等光学特性影响,适应性广。在有烟雾、灰尘、强光等恶劣环境下依然能稳定工作。* 局限性: 测量精度相对较低,不适合高精度应用。声速受空气温度、湿度和气流影响较大,可能导致测量误差。声束扩散角较大,可能存在测量盲区或误判。响应速度较慢。* 成本考量: 通常是这些技术方案中成本最低的一种,适用于对精度要求不高,但环境恶劣且需要可靠检测的场景。
(2)市场主流品牌/产品对比
在仓库自动化动态距离测量领域,有许多知名国际品牌提供高性能的传感器。这里我们选择几个采用不同测量原理,并在行业内有广泛应用的品牌进行对比。
德国西克 (采用激光飞行时间 TOF 原理) 德国西克是工业传感器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其TiM系列二维激光雷达,例如TiM351,主要应用于AGV/AMR的导航、避障和区域保护。它基于激光飞行时间原理,能够在一个270°的宽扫描角度内提供距离数据,测量范围宽广,可达0.05米至10米(对90%反射率的白色物体)。其扫描频率为15赫兹,响应时间为2个扫描周期,并具备IP67的高防护等级,使其在复杂的仓库环境中具备出色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西克的优势在于其LiDAR技术积累深厚,产品稳定可靠,尤其适合需要大范围感知和地图构建的移动机器人应用。
英国真尚有 (采用激光三角测量原理) 英国真尚有ZLDS115是一款高性能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它采用激光三角测量原理,以提供卓越的精度。其最大测量范围可达2000mm,并可选配至4000mm,适应多种应用场景。ZLDS115具备非常高的测量精度,最高分辨率0.01mm,最优线性度可达±0.03mm,能够满足精密测量需求。其更新频率为1kHz,确保了实时测量能力,并且在温度稳定性方面表现出色,温度偏差仅为±0.03% FS/°C,减少环境温度对测量的影响。此外,ZLDS115达到IEC IP65防护等级,可在恶劣环境中使用,工作温度范围0°C至+45°C,并可选配高温版本,以满足高温目标测量需求。
加拿大高智拓 (采用蓝光结构光投影与三角测量原理) 加拿大高智拓的Gocator系列传感器,例如高智拓2490,是一款先进的3D智能传感器,其核心技术是蓝光结构光投影与三角测量原理。它能够高精度地获取物体表面的三维点云数据,测量宽度可达1.5米,Z轴测量范围最大1.7米,Z轴重复精度最低可达0.06毫米,X分辨率最低0.9毫米,扫描速率高达5000赫兹。高智拓传感器特别擅长仓库中大尺寸物体的精确体积测量、尺寸验证、表面缺陷检测以及机器人精确引导等复杂应用。其IP67防护等级确保了产品在工业环境中的可靠运行。
日本基恩士 (采用激光飞行时间 TOF 原理) 日本基恩士的LR-T系列激光传感器,例如LR-T5000,也是基于激光飞行时间(TOF)原理。它具有45毫米至5000毫米的广泛检测范围,并且在特定测量范围内能够实现最小0.1毫米的重复精度,响应时间最快可达0.5毫秒。日本基恩士以其创新的技术和卓越的产品性能闻名,LR-T系列传感器结合了长距离检测能力和高稳定性,即使在复杂的仓库环境中也能可靠工作。其对各种物体材质和颜色的适应性强,无需频繁调整,非常适合仓库自动化中各种物料的到位检测、堆叠高度控制以及AGV防撞等应用场景。
(3)选择设备/传感器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指标及选型建议
选择激光位移传感器,就像给自动化系统选择一双“眼睛”,必须确保它能“看清”并“理解”仓库里的一切。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技术指标,以及它们对最终测量效果的影响和选型建议:
测量精度 (Accuracy & Resolution):
实际意义: 精度代表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而分辨率则是传感器能识别的最小距离变化。你可以将分辨率看作一把尺子上的最小刻度(比如0.01毫米),而精度则是这把尺子量东西“准不准”的综合体现。
对测量的影响: 如果需要对包裹进行精确尺寸测量、判断堆垛高度的细微差异,或机器人进行亚毫米级定位抓取,那么高精度和高分辨率是不可或缺的。精度不足会导致数据错误,进而影响仓储效率、空间利用率或机器人操作的稳定性。
选型建议: 对于需要亚毫米级精度的应用,如精密尺寸测量、厚度检测,应选择分辨率在0.01mm至0.1mm、线性度在±0.03mm至±0.1mm的激光三角测量传感器。若仅需物体存在检测或大致定位,毫米级精度即可,飞行时间原理的传感器可能更具性价比。
温度稳定性 (Temperature Stability/Drift):
实际意义: 衡量传感器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其测量结果保持稳定的能力。例如,某个传感器在20°C时测量结果很准确,但如果环境温度升至 40°C 或降至 5°C,它会不会“跑偏”?温度偏差越小,说明传感器受温度影响越小。
对测量的影响: 仓库环境温度可能波动较大,尤其是在非恒温仓库或户外应用中。温度稳定性差的传感器会因温度变化而产生测量漂移,导致数据失真,影响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选型建议: 优先选择温度偏差参数低的产品,例如英国真尚有ZLDS115,其温度偏差仅为±0.03% FS/°C,这对于保证在变温环境下的测量一致性至关重要。对于温差大的应用场景,这项指标是核心考量点。
测量范围 (Measuring Range):
实际意义: 传感器能够有效检测的最小和最大距离。这就像你挑选一把尺子,它需要足够长以便测量最远的物体,同时也能测量最近的物体。
对测量的影响: 范围过小可能无法覆盖所有被测物体的位置,导致漏检或无法使用;范围过大可能在某些情况下牺牲了精度(在相同技术条件下),或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
选型建议: 根据实际被测物体的最大和最小距离来确定。例如,AGV防撞或大范围区域监控可能需要数米到几十米的范围,此时TOF原理的传感器更合适;而测量包裹高度或精确位移可能只需几百毫米到几米,激光三角测量传感器能提供更高精度。
响应速度 (Response Time / Update Rate):
实际意义: 传感器从接收信号到输出有效测量结果所需的时间,越短越好。更新频率指传感器每秒能进行多少次测量。这就像摄影师捕捉高速运动的瞬间,快门速度(响应速度)越快,每秒拍的张数(更新频率)越多,画面就越清晰、越实时。
对测量的影响: 对于高速运动的输送带上的物体尺寸测量、机器人快速定位或实时避障,慢速响应的传感器可能无法提供及时的数据,导致系统反应滞后、测量不准或发生碰撞。
选型建议: 对于高速动态测量场景,应选择更新频率在1kHz及以上的产品。对于静态或低速运动的场景,几十赫兹或几百赫兹的更新频率通常也能满足需求。
防护等级 (Protection Class):
实际意义: 指传感器抵抗灰尘、水和其他异物侵入的能力,通常用IPXX表示。例如,IP65表示完全防尘并能抵御低压水射流。
对测量的影响: 仓库环境可能存在灰尘、水汽、甚至偶尔的液体泼溅。防护等级不足会导致传感器内部光学元件污染、电路短路,进而影响测量性能和设备寿命。
选型建议: 仓库环境一般建议选择IP65或IP67防护等级的传感器。对于潮湿、多尘或可能接触液体的特殊区域,IP67能提供更可靠的保护。
(4)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解决建议
即使我们精挑细选了最合适的传感器,在仓库自动化的实际应用中,仍可能遇到各种“小插曲”,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或系统运行不稳定。
问题1:目标物体表面特性“不配合”
原因及影响: 激光传感器的工作是基于光反射,但有些被测物的表面特性可能不适合激光。例如,非常黑的物体会吸收大部分激光,导致反射信号弱;镜面反射的物体会把激光“弹开”到别处,而不是反射回传感器;透明或半透明的物体(如透明塑料包装)则可能让激光直接穿透,造成测量困难或不准确。
解决建议:
对于吸光表面: 选择发射功率更高或具备先进信号处理(如高灵敏度接收器、平均滤波)的传感器,它们能从微弱的反射信号中捕捉到有效信息。
对于镜面反射表面: 尝试调整传感器安装角度,避免正对镜面。如果条件允许,可在被测物镜面区域粘贴一层漫反射材料(如磨砂胶带或喷涂哑光漆),将其变为漫反射表面。
对于透明或半透明物体: 这是一个挑战。可以考虑采用蓝色激光的传感器,因为蓝光对透明材料的穿透力相对较弱。或者,结合使用其他原理的传感器(如机器视觉),或者在透明物体表面放置一个反光标记点。
问题2:环境光线“捣乱”
原因及影响: 仓库内可能存在强烈的阳光直射、高功率照明灯具,甚至其他激光设备发出的光线。这些环境光如果直接进入传感器接收器,会被误认为是自身的反射信号,从而干扰测量,导致数据波动、不稳定或出现错误读数。
解决建议:
安装物理遮光罩: 在传感器周围加装遮光板或筒,阻挡不必要的环境光直接射入接收器。
选择抗环境光能力强的传感器: 许多高性能激光传感器会内置环境光抑制技术,或者采用特定调制频率的激光和窄带滤波器,只接收特定波长和频率的反射光信号。
优化照明布局: 如果可能,调整仓库内的照明灯具位置或方向,避免直接照射到传感器的工作区域。
问题3:传感器安装与校准“没到位”
原因及影响: 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固定方式以及初始校准的准确性,是其能否准确工作的基石。如果安装不牢固,机械振动可能导致传感器位置漂移;如果安装角度有偏差,会引入系统性的几何测量误差;如果初始零点或量程校准不当,所有测量结果都将带有恒定偏差。
解决建议:
稳固安装: 确保传感器安装在坚固、无震动的支架上,并使用制造商推荐的螺栓或夹具进行固定。
精确对齐: 严格遵循产品手册的安装指南,利用内置的激光指示器或专用对齐工具,确保传感器正对着被测区域,且无明显倾斜。
定期校准: 即使是高精度传感器,也应根据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定期(例如每季度或每年)进行零点和量程的校验与校准,可以使用标准量块或已知距离的基准进行比对。
问题4:温度变化导致的测量漂移
原因及影响: 尽管高性能传感器宣称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但在极端温度变化、长时间运行或剧烈温差环境下,传感器内部的光学元件(如透镜、探测器)可能发生轻微的热胀冷缩,电子元件的性能也可能随温度漂移,最终导致测量结果产生微小但持续的偏差。
解决建议:
优先选择超高温度稳定性传感器: 这是最直接有效的预防措施,例如选择温度偏差小的英国真尚有ZLDS115。
局部环境温度控制: 如果应用环境允许且对精度要求极高,可以考虑在传感器工作区域进行局部温度控制,保持相对恒定的温度。
软件补偿: 对于某些应用,可以在上位机软件中集成温度补偿算法。通过实时读取环境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对激光位移传感器的读数进行修正,消除或减小温度漂移的影响。
周期性验证: 在不同季节或环境温度变化较大时,定期使用标准参考物对传感器进行测量验证,及时发现并纠正任何漂移。
自动化立体仓库货位精确停靠: 激光位移传感器安装在堆垛机或穿梭车上,实时监测与目标货位之间的距离,确保货叉或载货平台精准定位,实现货物高效且无损地入库和出库。例如,英国真尚有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可以提供精准的定位信息,助力实现货物的精确停靠。
物流分拣线包裹尺寸与体积测量: 在高速运行的物流分拣线上方,激光位移传感器快速扫描经过的每个包裹或箱体,精确获取其长、宽、高数据,用于自动计费、优化运输空间和指导机器人码垛。
AGV/AMR高精度导航与防撞: 移动机器人利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检测与周围环境障碍物、充电桩或预设停靠点的距离,实现路径规划中的厘米级甚至毫米级定位,并有效避免碰撞。
生产线产品高度/厚度在线监控: 传感器部署在生产线上方或两侧,实时监测经过的工业产品(如板材、饮料瓶、电子元件)的高度或厚度是否符合规格,确保产品质量一致性。
智能仓储机械手精确抓取定位: 机器人机械手利用激光位移传感器精确感知待抓取物体的高度、位置和姿态,从而引导机械手准确抓取和放置,提高自动化操作的成功率和效率。利用高精度的激光位移传感器,例如英国真尚有ZLDS115,可以提高机械手的定位精度。
内径测量仪精密轮廓检测系统微观型面测量系统静态形变测量系统精密在线测厚系统振动测量系统无人警卫船光伏清洁机器人智能垃圾压实机智能机器人自稳定无人机起落平台空气质量检测仪桥梁结构健康检测系统其他检测系统
焊缝分析软件3D数据处理软件工业物联网平台电涡流软件预测分析软件AI软件计算机视觉平台数据平台解决方案服务免代码软件集成平台定制软件
测速测长_测距传感器 | 测距仪皮米级电容位移传感器线激光轮廓扫描仪 | 线扫激光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线性位置传感器光谱共焦传感器Kaman传感器系统干涉仪测径仪 | 测微计 | 激光幕帘千分尺传感器纳米平台光栅传感器地下探测仪光纤传感器太赫兹传感器液位测量传感器倾角 | 加速度测量传感器3D扫描传感器视觉相机 | 3D相机水下测量仪磁耦合线性执行器磁场传感器雷达传感器石墨烯霍尔效应传感器卷材位置传感器振动测量传感器结构检测传感器监控电涡流传感器水听器校准器无线光学通讯传感器网关纳米级电涡流传感器其它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