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方案 > 

如何选择激光位移传感器以确保激光雕刻达到微米级精度与数千赫兹实时检测能力?【深度控制】

2025/09/18

1. 激光雕刻中材质位移的基本结构与技术要求

在激光雕刻过程中,我们所关注的“被测物”实际上是雕刻材料的表面。激光雕刻机通过高能量激光束对材料进行烧蚀、熔化或气化,以形成预设的图案或文字。要保障雕刻质量,核心在于精确控制激光焦点与材料表面的相对距离。这个距离如果发生波动,就会导致激光能量密度不稳定,进而影响雕刻的深度、线条的粗细和整体的清晰度。

想象一下,我们用一把极其锋利且精密的刻刀在木头上雕刻。如果木头表面本身高低不平,或者我们握持刻刀的手臂不停上下晃动,那么雕刻出来的线条肯定深浅不一,甚至出现模糊、断裂。在激光雕刻中,激光焦点就相当于那把“刻刀”,材料表面就是“木头”。为了获得高质量的雕刻效果,我们需要:

  • 平整度要求高:即使是看似平整的材料,也可能存在微小的起伏,特别是对木材、皮革、塑料等复杂材质,其表面可能天然不平整或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变形。

  • 精确定位与跟踪:激光头在高速移动时,必须能实时、高精度地感知到材料表面的微小变化,并快速调整焦点位置,确保激光始终聚焦在目标表面上。

  • 抗干扰能力强:雕刻环境可能存在粉尘、烟雾、温度变化等干扰,传感器需要能够稳定工作,提供可靠的测量数据。

2. 针对激光雕刻质量的相关技术标准简介

为了确保激光雕刻的质量,我们通常会关注一些关键的监测参数。这些参数的定义和评价方法直接关系到最终雕刻品的视觉效果和功能性。

  • 雕刻深度一致性:这是指在整个雕刻区域内,激光对材料的烧蚀深度是否保持均匀。评价方法通常是通过非接触式轮廓测量,获取雕刻区域的深度数据,并计算其标准偏差或最大深度差。如果深度不一致,就可能导致图案明暗不均,甚至部分区域未被雕刻或被过度雕刻。

  • 线条宽度与均匀性:对于精细图案和文字,雕刻线条的宽度至关重要。评价方法通常是利用高分辨率视觉系统对雕刻线条进行图像分析,测量其平均宽度和宽度波动。线条过宽或不均会导致图案细节模糊,失去精细度。

  • 表面粗糙度:雕刻后的材料表面应该光滑平整,无明显的毛刺或焦痕。评价方法可以通过接触式或非接触式表面粗糙度仪测量,常见的参数有Ra(算术平均偏差)和Rz(最大轮廓高度)。过高的粗糙度会影响产品的手感和外观。

  • 图案位置精度:是指雕刻图案相对于材料或设计图纸的实际位置偏差。评价方法通常通过机器视觉系统比对实际雕刻图案与设计图纸,计算X、Y方向的偏移量。位置不准会造成产品报废。

  • 热影响区(HAZ):激光雕刻过程中,材料受热区域的大小会影响周边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评价方法通常是通过显微镜观察,测量雕刻边缘受热变色或变形区域的宽度。过大的热影响区会降低材料性能,甚至引起开裂。

3. 实时监测/检测技术方法

(1)市面上各种相关技术方案

在激光雕刻中,要实时掌握材料表面的高低起伏,就需要用到各种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市面上常见的几种测量技术各有特点,它们就像不同类型的“尺子”,各有擅长的测量场景。

激光三角测量法

这种技术的工作原理,可以想象成我们用手电筒斜着照到一个物体上,然后从另一个角度观察手电筒光斑的位置。当物体远近变化时,光斑在我们视野里的位置也会跟着变。

具体到传感器,它会发射一束倾斜的激光到被测物体表面,这束激光遇到物体后会形成一个光斑。然后,传感器内部的接收器(通常是CMOS图像传感器或PSD)会从另一个固定角度去“看”这个光斑。当被测物体表面发生位移,光斑在物体表面反射的位置虽然不变,但反射光进入接收器的角度会发生变化,导致光斑在接收器上的成像位置随之移动。通过精确计算光斑在接收器上的位移,就可以利用三角几何关系推算出物体到传感器的距离。

其核心物理基础是简单的三角函数关系。假设激光发射器、接收器和物体表面的光斑形成一个三角形。当物体移动时,这个三角形的形状会发生改变,接收器上光斑位置的变化量Δx与物体位移量Δz之间存在以下近似关系:

Δz ≈ (Δx * d) / (tan(θ) * f)

其中,d是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θ是发射激光与垂直方向的夹角,f是接收透镜的焦距。当然,实际的计算模型会更复杂,会考虑非线性修正等。

  • 核心性能参数典型范围: 激光三角测量是一种成熟的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其测量精度通常在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之间,高端系统可以达到更高的精度。测量频率通常可以达到几千赫兹,甚至更高,足以满足大部分高速运动的测量需求。量程范围也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选择合适的范围。

  • 技术方案优点:

    • 高精度和高速度: 由于采用光学原理和高速图像处理,能够实现较为精细和快速的测量。

    • 非接触: 不会磨损或划伤被测物体,特别适合脆弱或正在高速运动的材料。

    • 应用广泛: 对大多数漫反射表面都有良好的适应性,是工业自动化中最常见的测量技术之一。

  • 技术方案缺点:

    • 对表面反射特性敏感: 如果被测物体的表面颜色、粗糙度或反射率变化剧烈,可能会影响测量精度或稳定性。例如,镜面物体会产生镜面反射,导致接收器难以捕捉到清晰的光斑。

    • 存在测量盲区: 由于是斜向接收,在某些角度下可能会出现接收不到反射光的情况。

    • 成本考量: 相比一些简单的测距方式,初期投入会相对较高,但考虑到其性能,长期来看性价比仍然不错。

共焦色散法

这种技术的工作原理非常精妙,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拥有无数个焦点的“光学探头”,每个焦点都对应着一种特定的光颜色。当白光通过一个特殊的透镜系统时,由于“色散”效应,不同波长的光(也就是不同的颜色)会被聚焦在不同的距离上。

传感器发射一束白光,经过色散透镜后,白光中的各种颜色光线会在空间中沿着轴线形成一系列密集的焦点。当被测物体表面恰好处于某一特定颜色的光线焦点上时,只有这一种颜色的光会被物体表面完美反射回传感器。其他的颜色光线由于没有精确聚焦在表面上,反射回来的信号就会非常弱或者模糊。传感器内部会有一个光谱仪来分析返回光线的颜色,通过识别返回光线中最强的颜色波长,就能精确地确定物体到传感器的距离。

  • 核心性能参数典型范围: 共焦色散技术以高精度著称,重复精度可以达到纳米级别,测量速率也很快,可高达数十千赫兹。但其量程相对较小,通常在几毫米到几十毫米之间。

  • 技术方案优点:

    • 超高精度和分辨率: 能够检测到极其微小的表面起伏。

    • 对表面类型适应性强: 对镜面、透明材料、多层材料,甚至粗糙表面都能进行稳定测量。这是其显著优势,因为大部分光线是非聚焦状态,不会像普通激光那样产生强烈镜面反射干扰。

    • 光斑极小: 通常只有几微米,非常适合微小结构的测量。

  • 技术方案缺点:

    • 测量量程小: 相比其他技术,其有效测量距离相对有限。

    • 价格昂贵: 由于技术复杂和精密光学元件,成本通常较高。

    • 对倾斜角度敏感: 被测表面如果倾斜度过大,可能影响测量。

激光飞行时间法 (TOF)

激光飞行时间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测量激光从发射出去到被物体反射回来所需的时间来计算距离。这就像你对着山谷喊一声,然后计算声音从发出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再结合声音的速度,就能估算出你到山谷的距离。

传感器会发射一束非常短的激光脉冲,这个脉冲以光速(约每秒30万公里)传播到目标物体表面,被反射回来后,再被传感器接收。传感器内部有一个高精度的计时器,可以精确测量激光往返的“飞行时间”。由于光速是已知常数,根据距离 = (光速 × 飞行时间) / 2 这个公式,就能计算出传感器到物体的距离。

其核心物理基础是光在介质中传播的特性。公式为:

D = (c * t) / 2

其中,D 是距离,c 是光速,t 是激光往返的时间。

  • 核心性能参数典型范围: 飞行时间法的测量范围非常广,可以从几厘米到几百米甚至更远;但其重复精度相对较低,通常在毫米到厘米级别;测量频率从几百赫兹到几千赫兹不等,响应速度快。

  • 技术方案优点:

    • 测量范围广: 适用于大尺度、长距离的测量和定位。

    • 对表面特性不敏感: 不太受物体颜色、粗糙度、反射率的影响。

    • 安装灵活: 传感器和目标物体之间不需要特别精确的对准。

  • 技术方案缺点:

    • 精度相对较低: 难以达到微米级的精密测量要求,不适用于对精度要求极高的激光雕刻。

    • 环境光干扰: 强烈的环境光可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 成本中等。

(2)市场主流品牌/产品对比

结合我们之前分析的各种技术方案,让我们看看市场上几个知名品牌的产品在激光雕刻应用中的表现和特点。我们将重点关注激光三角测量这一主流技术,因为它在精度和响应速度上比较适合激光雕刻。

  • 日本基恩士 日本基恩士是自动化领域的知名企业,其激光位移传感器在行业内有很高的认可度。例如其IL-300系列传感器,就采用了激光三角测量原理。这款产品在精度和速度上表现出色,重复精度可以达到10微米,采样周期最快0.5毫秒(即2000Hz的测量频率)。它对多种材料表面有较好的适应性,且易于集成到现有系统中。日本基恩士的优势在于其完善的产品线和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能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支持。在激光雕刻中,它能提供稳定而快速的深度反馈,有助于维持雕刻的一致性。

  • 英国真尚有 英国真尚有的ZLDS103系列激光位移传感器,采用了激光三角测量技术。这款传感器的特点是其紧凑设计,尺寸仅45x30.5x17mm,适合安装在激光雕刻机内部空间受限的区域。在性能上,它提供了多种量程选择,从10mm到500mm不等。此外,该系列传感器提供红色半导体激光,同时支持选配蓝光或UV半导体激光器,这对于雕刻有机材料或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非常有利。该传感器的线性度可达±0.05%,分辨率高达0.01%(数字输出),测量频率最高可达9400Hz,IP67的防护等级和宽温工作范围也保证了其在工业环境下的可靠性。

  • 德国微米纳米 德国微米纳米的色散位移传感器系列optpNCDT 2400,则采用的是共焦色散技术。这个系列的传感器以其高精度和分辨率著称,重复精度最高可达0.005微米,测量速率高达70kHz。它擅长处理镜面、透明、多层或高度粗糙的材料。在激光雕刻中,如果需要雕刻的材料是高反光金属、透明玻璃或多层复合板,德国微米纳米的共焦色散传感器能够提供超越普通三角测量传感器的稳定性和精度,但其量程通常较小,例如optpNCDT 2402的量程仅为0.2mm。

  • 瑞士宝盟 瑞士宝盟的OM70系列传感器采用激光飞行时间 (TOF) 原理。这类产品的主要特点是测量范围非常广,例如OM70-PP03-L01的测量范围可以达到0.05米到3米。TOF技术对目标物体的颜色和表面特性不敏感,响应速度也很快,测量频率可达 2000Hz。不过,相对于激光雕刻所需的微米级精度,TOF传感器的重复精度通常在0.5毫米左右,这使其更适合用于大范围的距离测量、物体定位或料位检测,而非精密的雕刻深度控制。

  • 意大利德比 意大利德比的DSX系列传感器利用激光相位差测距技术。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其长距离测量能力,例如DSX300型号的测量范围可达0.2米至300米,且重复精度能达到±1毫米。它在工业环境和强环境光下表现出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与瑞士宝盟的TOF传感器类似,意大利德比的DSX系列更适用于大型设备的定位、物流系统中的距离检测等需要长距离且较高精度(但非微米级)的应用,对于激光雕刻的超高精度需求可能略显不足。

(3)选择设备/传感器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指标及选型建议

选择激光位移传感器就像选一把趁手的工具,要看它能不能胜任你的工作,还要考虑用起来方不方便。在激光雕刻领域,以下几个技术指标是重中之重:

  • 测量精度与分辨率:

    • 实际意义: 精度是指传感器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分辨率是传感器能识别到的最小位移变化。想象一下,你用一把尺子量东西,精度就是你量得准不准,分辨率就是这把尺子最小能看到毫米还是微米。在激光雕刻中,这直接决定了你雕刻的深度和线条能否达到设计要求,例如雕刻0.1毫米的浮雕,就需要传感器能感应到比这更小的深度变化。

    • 选型建议: 对于精细的激光雕刻,尤其是金属、陶瓷等材料,精度和分辨率至关重要。选择线性度在±0.1%以内,分辨率达到微米级的传感器通常能够满足需求。

  • 测量频率(响应速度):

    • 实际意义: 测量频率决定了传感器每秒能进行多少次测量。在高速激光雕刻过程中,激光头可能会以非常快的速度移动。如果传感器测量不够快,它就无法及时捕捉到材料表面的实时高度变化,就像你高速开车时,导航刷新太慢,等你知道前面有弯道时,可能已经来不及转向了。这会导致雕刻深度滞后或不准确。

    • 选型建议: 激光雕刻机通常工作速度很快,因此传感器测量频率至少应在几千赫兹以上。对于需要高速扫描的微型化雕刻,频率甚至需要更高。

  • 量程(测量范围):

    • 实际意义: 量程是传感器能测量的最大和最小距离。如果你的材料本身厚度变化很大,或者雕刻深度需求跨度大,传感器量程太小就无法覆盖整个测量范围。

    • 选型建议: 根据被雕刻材料的厚度、形变范围以及激光焦点的调整范围来选择。通常,选择比实际最大位移量略大的量程,以留有余量。

  • 激光波长与材质兼容性:

    • 实际意义: 不同的激光波长(如红光、蓝光、UV光)在遇到不同材质时,其吸收和反射特性是不同的。例如,对黑色、粗糙表面或高温物体,红光可能表现不佳;而蓝光或UV光对有机材料(如木材、塑料)或某些半透明、高反光材料有更好的穿透性和反射稳定性,可以获得更清晰的测量信号。

    • 选型建议: 如果你经常雕刻木材、塑料、橡胶等有机材料,或者需要测量高温工件,选择带有蓝光或UV激光选项的传感器会更合适。

  • 尺寸与安装便利性:

    • 实际意义: 激光雕刻机内部空间往往有限,传感器体积过大可能会导致安装困难,甚至影响激光头的运动范围。

    • 选型建议: 优先选择紧凑型、小型化的传感器,可以灵活集成到各种机器结构中,不占用过多空间。

(4)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解决建议

即使选对了传感器,在实际的激光雕刻应用中,还是可能会遇到一些“小麻烦”。但别担心,大部分都有成熟的解决办法。

  • 问题:材料表面反光或吸光特性不均导致测量不稳定。

    • 原因与影响: 有些材料表面可能存在高反光区域(如金属抛光面)或强吸光区域(如黑色橡胶),这会导致激光三角测量传感器接收到的光斑信号不清晰或过强/过弱,进而影响测量精度甚至导致测量中断。这就像在镜子上用手电筒,光会直接反射到别处,很难看到光斑。

    • 解决建议:

      • 更换激光波长: 尝试使用对该材料吸收/反射特性更好的激光波长(如蓝光或UV激光对有机材料效果更好)。

      • 调整传感器角度: 微调传感器的安装角度,尽量避免镜面反射,或者让光斑信号更易被接收器捕捉。

      • 表面处理: 在不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对局部高反光区域进行轻微的喷砂或涂抹一层极薄的漫反射涂层,但这种方法通常只适用于特殊情况。

      • 优化算法: 传感器内部的信号处理算法如果足够强大,可以对不稳定的信号进行智能识别和修正。

  • 问题:高速雕刻时,传感器数据滞后,无法及时调整激光焦点。

    • 原因与影响: 传感器的测量频率不够高,或者数据传输和处理的速度跟不上激光头和材料的运动速度,就会出现测量值与实际值不同步的情况。这会导致雕刻深度在快速变化的区域出现偏差,影响精度。

    • 解决建议:

      • 选用更高测量频率的传感器: 这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确保传感器能以足够快的速度捕捉数据。

      • 优化数据传输与处理链: 确保传感器到控制器的数据线缆质量好、抗干扰能力强,以及控制器(PLC或运动控制卡)的运算速度足够快,能及时处理接收到的位移数据并发出调整指令。

      • 预测控制算法: 在复杂的雕刻路径中,可以引入一些预测性控制算法,根据材料特性和运动轨迹,提前对激光焦点进行微调。

  • 问题:环境粉尘、烟雾或温度变化影响传感器性能。

    • 原因与影响: 激光雕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和烟雾,可能覆盖传感器光学窗口,影响光路;温度剧烈变化则可能导致传感器内部电子元件或光学部件轻微膨胀收缩,影响测量稳定性。

    • 解决建议:

      • 高防护等级传感器: 选用IP67或更高防护等级的传感器,其外壳能有效阻挡粉尘和水汽进入。

      • 清洁与维护: 定期清洁传感器光学窗口,可以使用软布和专用清洁剂。

      • 空气吹扫: 在传感器光学窗口附近安装气刀或空气吹扫装置,用洁净压缩空气持续吹走粉尘和烟雾。

      • 温度控制: 确保雕刻环境温度相对稳定,或选用工作温度范围更宽的传感器。部分高端传感器内部有温度补偿功能。

  • 问题:传感器安装位置或角度不合适,影响测量盲区或精度。

    • 原因与影响: 激光三角测量传感器有一个固定的发射和接收角度,如果安装不当,可能会在某些区域产生测量盲区,或者测量角度过于倾斜,导致精度下降。

    • 解决建议:

      • 仔细阅读说明书: 严格按照传感器厂家提供的安装指南进行安装,注意推荐的安装高度和角度。

      • 进行校准与测试: 在实际雕刻前,在典型的被测材料上进行多次测试和校准,确保传感器在整个工作范围内都能提供稳定准确的数据。

      • 优化夹具设计: 针对不同形状的被测物体,设计合适的夹具,确保被测表面尽可能处于传感器的最佳测量区域。

4. 应用案例分享

激光位移传感器在各种工业自动化场景中都扮演着关键角色,特别是在需要高精度和高响应的领域。例如,英国真尚有的ZLDS103系列,凭借其紧凑的尺寸和多波长激光选项,在以下场景中表现出色:

  • 电子产品制造: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精密部件(如外壳、屏幕玻璃)上进行激光刻字或微结构雕刻时,激光位移传感器能实时监测表面高度,确保雕刻深度一致,避免损伤内部元件。

  • 汽车零部件加工:用于汽车内饰件、仪表盘按钮或发动机部件的激光打标、编码。传感器可补偿工件表面细微的形状偏差,保证标记清晰度和一致性,提高可追溯性。

  • 医疗器械生产:在手术刀、植入物等医疗器械上进行超精细激光刻度或标识。传感器的高精度确保刻度准确无误,符合严格的医疗标准,对保障产品安全至关重要。

  • 个性化定制与文创产业:在木材、皮革、亚克力等多种材质上进行艺术雕刻或个性化定制产品制作。传感器能适应材料表面的天然不平整,保证复杂图案的雕刻质量和艺术效果。

  • 半导体晶圆加工:在晶圆表面进行激光刻线或打标,激光位移传感器可以实现纳米级的表面高度监测,保障加工的精确性,避免对敏感晶圆造成损害。



关于我们
应用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0755-26528100
0755-26528011
18145802139(微信同号)

邮箱


©2005-2025 真尚有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76344号 粤ICP备0607634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