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方案 > 

如何实现拖拉机对地速度高精度监测,有效规避10%车轮打滑,确保精准施肥播种均匀性?【智慧农业】

2025/09/10

1. 拖拉机速度监测与控制的基本结构与技术要求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拖拉机不仅仅是耕地的工具,它更是承载各种农机具完成精细作业的“移动平台”。想象一下,拖拉机就像一个农场的“主力运动员”,它的每一次奔跑、每一次转弯,都直接影响着农作物播种的均匀性、肥料喷洒的精准度、以及耕作深度的一致性。这些作业的质量高低,都与拖拉机的实时对地速度息息相关。

因此,对拖拉机速度进行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成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的关键技术要求。这里的“速度”,特指拖拉机相对于地面的真实移动速度,而不是车轮的转速。这是因为,在松软、湿滑或不平整的农田里,拖拉机的车轮经常会打滑,导致车轮转速很高,但拖拉机实际前进的速度却慢了下来,这种现象称为“车轮打滑”。如果只依据车轮转速来估算速度,就会出现很大的误差,进而影响农机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核心技术要求包括:

  • 真实对地速度测量: 必须能够精确测量拖拉机相对于地面的实际移动速度,且不受车轮打滑、轮胎磨损、气压变化或土壤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这就像我们跑步,需要知道实际跑了多少米,而不是鞋底在地上摩擦了多少圈。

  • 高精度与高分辨率: 速度测量需要达到足够的精度,例如在播种时,微小的速度偏差都可能导致播种密度不均。高分辨率则意味着能捕捉到速度的细微变化。

  • 快速响应与高更新率: 拖拉机在作业过程中,速度可能会因地形、负载或驾驶操作而快速变化。传感器需要能够实时、快速地反馈当前速度,支持闭环控制系统及时调整。

  • 环境适应性强: 农田环境复杂多变,传感器必须耐受灰尘、泥浆、水溅、振动、以及宽泛的温度变化。

  • 输出接口标准化: 方便与拖拉机自身的电控系统(ECU)或第三方作业控制器进行数据通信和集成。

2. 针对拖拉机速度监测的相关技术参数简介

在拖拉机速度监测中,有几个核心参数的定义和评价方法需要我们理解:

  • 对地速度 (Ground Speed): 这是最重要的参数,指的是拖拉机在农业作业时相对于地面的实际瞬时移动速度。它的评价方法通常是与高精度的参考测量系统(如高精度GNSS系统)进行对比,或者通过在已知距离上测量时间来计算。这个参数直接决定了单位时间内的作业面积,以及播种、施肥、喷药的覆盖均匀性。

  • 车轮速度 (Wheel Speed): 这是拖拉机车轮自身旋转所对应的速度,通过测量车轮的转速乘以轮胎的有效周长来计算。评价方法是通过编码器或传感器直接测量车轮转动圈数。车轮速度与对地速度之间的差异,是评估车轮打滑程度的基础。

  • 车轮打滑率 (Wheel Slip Ratio): 这是衡量拖拉机驱动轮在地面上有效抓地能力的关键指标。它的定义是:(车轮速度 - 对地速度) / 车轮速度。打滑率过高意味着拖拉机在“空转”,浪费燃料和动力,并且可能损伤土壤结构,影响作业质量。理想情况下,打滑率应尽可能低,但完全没有打滑是不可能的。例如,在湿滑的田地里,如果拖拉机车轮转了100圈,但实际只前进了相当于90圈的距离,那么打滑率就是 (100-90)/100 = 10%。

  • 作业深度 (Working Depth): 虽然不是直接的速度参数,但作业深度(如耕深、播种深度)的精准控制往往需要参考对地速度。在变作业深度控制中,系统可能需要根据对地速度的变化来调整液压系统,以保持作业工具与地面的相对位置稳定。评价通常通过外部传感器(如超声波、激光传感器)或机械测量来实现。

  • 施用量/撒布量 (Application Rate): 这是指单位面积上播撒种子、施用肥料或喷洒农药的量。例如,每公顷需要播撒多少公斤种子。在变率作业中,控制器会根据预设的地图和实时对地速度,精确调节施用设备(如播种机、喷药机)的流量,以达到目标施用量。如果对地速度测量不准,就会导致施用量过多或过少。

3. 实时监测/检测技术方法

3.1 市面上各种相关技术方案

在拖拉机对地速度的实时监测领域,目前有多种技术方案可供选择,每种方案都有其独特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和适用场景。

3.1.1 雷达多普勒测速技术

工作原理和物理基础:

雷达多普勒测速技术利用多普勒效应,通过发射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并接收反射信号,分析频率的变化来计算物体的速度。传感器发射的电磁波在遇到地面时会发生散射,当拖拉机移动时,传感器与地面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导致反射回来的电磁波频率发生偏移,这个偏移量就是“多普勒频移”。

通过精确测量多普勒频移,可以计算出拖拉机相对于地面的真实速度。这种非接触式的测量方式不受车轮打滑、轮胎尺寸变化或轮胎陷入泥土等因素的影响。

其核心物理公式可以表示为:fd = 2 * v * cos(θ) / λ

其中:* fd 是多普勒频移。* v 是传感器(拖拉机)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θ 是雷达波束方向与拖拉机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λ 是发射电磁波的波长。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 速度测量范围: 一般在0.1 km/h到200 km/h之间。

  • 速度精度: 典型精度为速度的±0.1%到±1%。

  • 信号更新率: 通常在10 Hz到50 Hz之间。

  • 工作频率: 常用的有24 GHz(K波段)等。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 优点:

    • 真实对地速度: 克服了车轮打滑、轮胎尺寸变化等问题,提供真实的车辆对地速度。

    • 非接触式: 没有机械磨损,维护成本低,寿命长。

    • 环境适应性强: 受灰尘、泥浆、雨雪、光照条件影响小,在恶劣的农田环境下表现稳定。

    • 安装灵活: 可安装于拖拉机底部或侧面。

    • 闭环控制潜力: 高精度和高更新率使其非常适合用于拖拉机的速度闭环控制系统。

  • 缺点:

    • 成本: 相较于传统的车轮转速传感器,成本相对较高。

    • 可能受地表类型影响: 在某些极端光滑或吸波性强的地面上,信号反射可能较弱。

    • 角度敏感: 测量的精度会受到传感器安装角度的影响。

3.1.2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NSS) 测速技术

工作原理和物理基础:

GNSS技术,如GPS、GLONASS、北斗等,通过接收来自多颗卫星的信号,精确计算接收机在地球上的三维位置。拖拉机的对地速度不是直接测量出来的,而是通过连续的位置数据随时间的变化率来推导。

简单来说,如果拖拉机在某个时刻位于A点,在很短的时间间隔dt后移动到B点,那么它的速度v就可以近似表示为v = 距离(A,B) / dt。为了提高精度,现代GNSS系统会采用差分校正技术(如RTK/RTX),通过基站或网络修正卫星信号误差,从而实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和高精度的速度测量。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 定位精度: 结合RTK/RTX服务可达厘米级。

  • 速度精度: 0.02米/秒,通常在结合差分服务时达到。

  • 刷新率: 最高可达20 Hz,部分高端系统甚至更高。

  • 启动时间: 结合RTX FastPoint等服务,热启动通常在几分钟内收敛到高精度。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 优点:

    • 高精度: 结合差分校正服务可提供极高的定位和速度精度,是精准农业的核心技术。

    • 多功能性: 除了速度,还能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支持农机自动转向、路径规划、变量施肥等高级功能。

    • 抗滑移: 独立于车轮,测量真实对地速度,不受车轮打滑或土壤条件影响。

    • 非接触式: 无机械磨损。

  • 缺点:

    • 信号遮挡: 在树林、桥梁下或峡谷等卫星信号受阻区域,精度和可用性会大幅下降甚至丢失信号。

    • 初始收敛时间: 尤其是在冷启动或信号不佳时,达到高精度需要一定的收敛时间。

    • 成本: 高精度的GNSS接收机成本较高。

    • 对天气有一定敏感性: 极端恶劣天气可能对信号接收有影响。

3.1.3 GNSS/惯性导航系统 (INS) 融合测速技术

工作原理和物理基础:

GNSS/INS融合技术是一种结合了GNSS接收机和惯性测量单元(IMU)的更高级的测速方案。IMU内部包含三轴加速度计和三轴陀螺仪,它们可以独立地测量车辆的线加速度和角速度。

想象一下,GNSS就像一个定期给你报点的朋友,告诉你现在你在哪里。但有时候这个朋友信号不好,联系不上。这时候,IMU就像你手上的一个计时器和指南针,即使朋友联系不上,也能根据你上次的已知位置和你在中间的运动(加速度和转弯)来估算出你现在的位置和速度。

通过先进的卡尔曼滤波算法,系统将GNSS数据和IMU数据紧密结合。GNSS提供长期的精度和消除累积误差的能力,而IMU则提供高频率的、短期的、连续的运动信息。即使GNSS信号短暂丢失,IMU也能依靠其自身测量提供连续且高精度的位置和速度信息,从而弥补GNSS在信号遮挡时的不足。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 定位精度: 结合RTK校正,水平精度可达1厘米 + 1 ppm。

  • 速度精度: 0.02 米/秒。

  • 更新速率: 最高可达100 Hz,远高于纯GNSS,提供更流畅的运动轨迹和速度数据。

  • 鲁棒性: 对GNSS信号中断具有更高的抵抗力。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 优点:

    • 高鲁棒性与连续性: 即使在GNSS信号受阻或恶劣环境下也能提供可靠、连续的速度数据,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

    • 高精度: 结合RTK校正,可实现厘米级定位和高精度速度测量。

    • 多功能: 除了位置和速度,还能提供拖拉机的姿态信息,这对于农机具的精细控制非常重要。

    • 高动态性能: 更新速率高,能捕捉快速的运动变化。

  • 缺点:

    • 成本最高: 相比纯GNSS或雷达传感器,GNSS/INS融合系统通常成本最高。

    • 惯性漂移: IMU数据存在累积误差(漂移),虽然GNSS会校正,但在长时间无GNSS更新的情况下,精度会逐渐下降。

3.1.4 传感器轴承单元(车轮转速)测速技术

工作原理和物理基础:

这是一种传统的、接触式的速度测量方法。瑞典斯凯孚传感器轴承单元内部集成了一个磁性编码环和一个非接触式的传感器元件,通常是霍尔传感器或磁阻传感器。磁性编码环上均匀分布着磁极,就像一个带有刻度的圆盘。

当拖拉机车轮旋转时,这个编码环也随之转动。传感器元件感应磁极的变化,将这些变化转换为一系列电脉冲信号。通过计算单位时间内产生的脉冲数量,就可以得出车轮的转速。然后,结合预先测量的车轮直径(或轮胎有效周长),就能推算出拖拉机的“车轮速度”。

公式:v_wheel = 2 * π * R * f_pulse / N_poles其中:* v_wheel 是车轮速度。* R 是轮胎的有效半径。* f_pulse 是单位时间内传感器输出的脉冲频率。* N_poles 是编码环上的磁极数量。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 转速范围: 通常能覆盖拖拉机从低速到高速的运行范围。

  • 输出信号: 典型的方波脉冲信号,TTL或CMOS兼容。

  • 精度: 依赖于轮胎尺寸、气压、磨损和打滑,精度通常不如非接触式雷达或GNSS。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 优点:

    • 成本效益: 通常具有较低的初始成本和维护成本。

    • 技术成熟: 作为传统的测速方法,技术非常成熟,应用广泛。

    • 集成度高: 将传感器集成到轴承单元中,简化了安装和布线。

    • 机械耐用性: 作为轴承专家,产品通常具有出色的机械耐用性。

  • 缺点:

    • 受车轮打滑影响: 这是最大的局限性,测量的是车轮转速,而不是拖拉机的真实对地速度,在农田环境中误差较大。

    • 受轮胎状况影响: 轮胎磨损、气压变化、负载引起的形变都会改变有效周长,进而影响测量精度。

    • 接触式测量: 虽然传感器本身非接触感应编码环,但整体上是基于车轮旋转的,依然受到物理接触带来的影响。

3.2 市场主流品牌/产品对比

这里将对比几家在拖拉机速度测量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品牌及其技术方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市场上的选择。

3.2.1 美国天宝 (采用GNSS技术)

美国天宝是精准农业领域的领导者,其GNSS接收机在全球农机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例如,天宝NAV-900 GNSS接收机通过接收多星座卫星信号,并结合Trimble RTX等差分校正服务,提供厘米级的定位和高精度速度测量。它的速度精度可达0.02米/秒(在10 Hz刷新率下,结合RTK/RTX服务),刷新率最高20 Hz。这种方案不仅能提供准确的对地速度,还能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是农机自动驾驶、变量施肥和喷洒等高级功能的核心。它不受车轮打滑影响,但缺点是在卫星信号受阻区域性能可能下降。

3.2.2 英国真尚有 (采用雷达多普勒测速技术)

英国真尚有LP-DS200雷达多普勒测速传感器是一款专门为移动物体设计的真测速传感器。它发射24 GHz的电磁波,通过测量反射波的多普勒频移来计算速度。LP-DS200的速度测量范围为0.8 km/h至200 km/h,信号更新率为20 Hz,能够精确测量真实地面速度,完全不受车轮打滑、轮胎周长变化和轮胎下沉影响。其工作温度范围为-40°C至+70°C,防护等级高达IP6KX、IPX7、IPX9K,具有强大的环境适应性,坚固的密封外壳使其在严苛的农田环境中表现可靠。输出信号符合DIN 9684 / ISO 11786标准,易于集成到现有农机系统。

3.2.3 德国大陆集团 (采用雷达多普勒测速技术)

德国大陆集团的地面速度雷达传感器也采用多普勒效应原理,通过发射24 GHz的微波信号并接收反射信号的频移来计算拖拉机的对地速度。该传感器在速度范围0.3 km/h至60 km/h内,可达到±0.1 km/h(在10 km/h时)或0.5%的精度。它同样具有非接触、不受车轮打滑或土壤条件影响的优点,并且专为农机等恶劣环境设计,防护等级高达IP6K9K。其标准的CAN总线(J1939协议)输出,方便与农机电控系统集成。

3.2.4 加拿大诺瓦泰 (采用GNSS/INS融合技术)

加拿大诺瓦泰的PwrPak7-E1 GNSS/惯性导航系统 (INS) 结合了GNSS接收机和惯性测量单元(IMU)技术,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融合数据。这种方案的优势在于高鲁棒性,即使在GNSS信号短暂丢失时,也能通过IMU提供连续、高精度的位置和速度信息。它能提供厘米级定位精度(SPAN RTK水平精度1厘米 + 1 ppm)和0.02米/秒的速度精度,更新速率最高可达100 Hz,同时提供拖拉机的姿态信息。其高集成度和在恶劣环境下提供可靠数据的能力是其主要优势。

3.2.5 瑞典斯凯孚 (采用传感器轴承单元技术)

瑞典斯凯孚的传感器轴承单元是基于传统的车轮转速测量原理。它将磁性编码环和传感器元件集成到轴承单元中,通过测量车轮转动产生的脉冲来计算车轮转速。这种方案的优势是成本效益高,技术成熟可靠,并且由于集成在轴承中,安装相对简化。然而,它的精度会受到车轮打滑、轮胎磨损、气压变化和负载等因素的显著影响,因此测量的不是真实的对地速度。

3.3 选择设备/传感器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指标及选型建议

在为拖拉机选择速度监测传感器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作业需求和环境特点来权衡各项指标。

  • 测量原理:

    • 实际意义: 决定了传感器能否提供“真实对地速度”。

    • 选型建议: 如果您的作业对播种均匀性、施肥精度有极高要求,或者经常在湿滑、松软等易打滑的农田作业,那么雷达多普勒或GNSS/INS等能测量真实对地速度的非接触式传感器是首选。如果仅仅是作为辅助参考,对精度要求不高,且预算有限,传统车轮转速传感器也能考虑。

  • 速度测量范围:

    • 实际意义: 决定了传感器能够覆盖的最低和最高速度。拖拉机在精细作业时可能需要较低的速度,而在转场时可能达到较高的速度。

    • 选型建议: 根据拖拉机日常作业的最低和最高速度范围来选择。

  • 精度与分辨率:

    • 实际意义: 精度代表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分辨率代表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的最小速度变化。

    • 选型建议: 对于精细播种、变量施肥、精准喷药等对均匀性要求极高的作业,应优先选择精度高、分辨率高的传感器。对于一般耕作或简单运输,精度要求可适当放宽。

  • 信号更新率(响应时间):

    • 实际意义: 指传感器每秒钟输出多少次速度数据。更新率越高,数据越“实时”,系统对速度变化的反应越快,越适合闭环控制。

    • 选型建议: 如果要实现实时闭环控制,需要选择更新率较高的传感器。

  • 环境适应性(防护等级、温度范围):

    • 实际意义: 拖拉机作业环境恶劣,传感器必须能抵御灰尘、泥浆、水溅、振动和极端温度。

    • 选型建议: 务必选择具有高防护等级和宽工作温度范围的传感器,以确保在各种环境下稳定可靠运行。

  • 输出接口:

    • 实际意义: 决定了传感器如何与拖拉机的控制系统通信。

    • 选型建议: 优先选择与拖拉机现有电控系统兼容的接口。目前,CAN总线是农机领域的主流标准。

  • 安装便捷性与尺寸:

    • 实际意义: 传感器能否方便、牢固地安装在拖拉机上,以及其体积是否适合安装空间。

    • 选型建议: 考虑传感器的尺寸、重量和安装方式。选择易于安装且尺寸紧凑的型号,能够简化集成过程。

3.4 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解决建议

即使选择了高性能的传感器,在实际的农机作业中,也可能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提前了解并做好准备,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雷达/光学传感器:传感器表面沾污

    • 问题现象: 雷达传感器发射窗口或激光测速仪的镜头表面被泥浆、灰尘、草屑严重覆盖,导致信号发射和接收受阻,测速不准甚至无输出。

    • 原因分析: 农田作业环境不可避免地存在泥土、灰尘和植物残渣,传感器在低位安装时尤其容易被喷溅物覆盖。

    • 解决建议:

      • 安装优化: 将传感器安装在不易被直接喷溅的位置,或加装简单的防护罩。

      • 定期清洁: 建立日常维护检查制度,定期擦拭传感器表面,保持清洁。

  • GNSS传感器:卫星信号丢失或精度下降

    • 问题现象: 在树林、高大建筑物附近或山区作业时,GNSS信号可能被遮挡,导致定位和测速精度急剧下降,甚至完全丢失信号。

    • 原因分析: 卫星信号是视线传播,任何遮挡物都可能影响信号接收。

    • 解决建议:

      • GNSS/INS融合: 升级到GNSS/INS融合系统,利用惯性测量单元在GNSS信号短暂丢失时提供连续数据。

      • 多星座支持: 选择支持GPS、GLONASS、北斗、Galileo等多星座的接收机,增加可用卫星数量,提高信号覆盖和鲁棒性。

      • 避开障碍区: 在规划作业路径时,尽量避开信号遮挡严重的区域。

  • 电源不稳或线路故障

    • 问题现象: 传感器输出数据不稳定,时有时无,或者完全不工作。

    • 原因分析: 拖拉机电源系统可能存在电压波动、电磁干扰,或者传感器的电源线、信号线在振动中磨损、断裂,接头松动。

    • 解决建议:

      • 独立稳压电源: 为传感器提供独立的、经过稳压和滤波的电源,减少拖拉机自身电源波动的影响。

      • 线缆防护: 使用高质量的耐磨、耐油、防水线缆,并进行合理的布线和固定,避免线缆被刮擦或拉扯。

      • 接地良好: 确保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有良好的接地,以减少电磁干扰。

  • 数据输出与农机控制系统兼容性问题

    • 问题现象: 传感器有输出,但拖拉机电控系统无法正确读取或解析数据,导致速度控制失效。

    • 原因分析: 传感器输出协议与拖拉机控制系统不匹配,或数据单位不一致。

    • 解决建议:

      • 遵循标准: 优先选择符合农机行业标准的传感器。

      • 接口匹配: 确保传感器输出接口类型与控制系统输入接口一致。

      • 参数配置: 对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进行正确的软件配置,例如CAN ID、波特率、数据解析规则等,必要时进行协议转换。

4. 应用案例分享

精确的拖拉机对地速度监测和控制,在现代农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 精细播种: 通过实时监测拖拉机速度并与播种机的行进速度同步,确保每粒种子都以预设的株距和深度播下,提高出苗率和均匀性。例如,使用雷达多普勒测速传感器可以不受车轮打滑的影响,实现更精准的播种。

  • 变量施肥: 根据农田地块的肥力图谱和实时对地速度,精准控制施肥机的流量,实现“按需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 精准喷药: 结合对地速度和喷洒地图,自动调节喷药机的喷洒压力和流量,确保农药均匀覆盖,避免漏喷或重喷,提高防治效果并节约成本。

  • 耕作深度控制: 监测对地速度,并与耕作机械(如深松机、犁)的液压系统联动,即使在起伏地形上也能保持恒定的作业深度,保证耕作质量。



关于我们
应用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0755-26528100
0755-26528011
18145802139(微信同号)

邮箱


©2005-2025 真尚有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76344号 粤ICP备0607634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