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方案 > 

如何在高速金属板材压制生产线中,实现20微米级厚度与表面缺陷的在线监测,以提升良品率?【自动化检测方案】

2025/10/13

1. 金属板进料的基本结构与技术要求

在金属板压制生产线中,金属板在进入压机前,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输送和定位环节。我们可以想象金属板就像一张大纸片,要把它精确地送入一个打印机口。这个“打印机口”就是压机的模具入口。如果“纸片”送偏了,或者厚度不对,甚至是表面有损伤,都可能导致“打印”出来的产品不合格,甚至损坏“打印机”。

因此,对于金属板进料的自动化和高精度监测,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技术要求:

  • 精确位置定位: 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确保金属板在X、Y轴方向(即左右和前后)都准确地位于模具中心,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也不能太靠前或太靠后。同时,Z轴方向(即上下)的高度也需要稳定,避免板材跳动或下垂。

  • 板材厚度一致性: 压制产品对板材厚度有严格要求,即使是微小的偏差也可能导致产品强度不足或尺寸不符。所以,需要实时监测板材厚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 边缘齐平度与对齐度: 多张板材堆叠进料时,需要保证边缘整齐,避免“参差不齐”影响后续加工。对于单张板材,也需要确保其侧边与生产线的导向基准线平行对齐。

  • 表面平整度与缺陷检测: 板材表面不能有明显的凹陷、凸起或划痕等缺陷,这些都可能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外观。进料前如果能发现并剔除,可以避免后续加工的浪费。

  • 进料速度与节拍同步: 生产线通常是高速运行的,进料监测必须能够跟上生产节拍,提供快速、实时的反馈,以确保整个产线的流畅运行。

2. 金属板监测参数与评价方法简介

为了确保金属板满足上述要求,我们需要对一些关键参数进行定义和评价。这就像我们用尺子量东西一样,需要知道量的是什么,以及怎么量才算准。

  • 位置偏差: 这是指金属板实际的中心线或边缘线与理想定位线之间的距离差异。通常用毫米(mm)或微米(µm)来表示。评价时,我们会设定一个允许的偏差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就认为定位不准确。

  • 板材厚度: 指金属板垂直于表面的尺寸。精确到毫米甚至微米级别。评价方法是,在板材的不同位置进行多点测量,然后计算平均值或最大/最小值,与设计厚度进行比对,确保在公差范围内。

  • 边缘齐平度: 当多层金属板堆叠时,测量最上面一层板材的边缘与最下面一层板材边缘在水平方向上的差异。或者对于单张板材,是指其侧边与基准导轨的平行度。评价时,通常通过测量多个点的偏差,确保其在预设的公差范围内。

  • 表面平整度: 描述金属板表面是否存在波纹、凹凸不平的程度。可以通过在板材表面扫描多个点,测量这些点到参考平面的距离,然后分析这些距离的波动范围来评价。平整度通常用最大高度差或均方根偏差来表示。

  • 进料速度: 指金属板在输送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通常用米每秒(m/s)或毫米每秒(mm/s)表示。监测进料速度是为了确保与压制设备的节拍相匹配,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生产中断或效率低下。

3. 实时监测/检测技术方法

在金属板压制产线的进料环节,为了实现自动化和高精度监测,市面上涌现了多种先进的传感器技术。这些技术各有特点,就像不同工具箱里的工具,虽然都能完成一些任务,但在特定场合总有最合适的选择。

(1)市面上各种相关技术方案

a. 激光三角测量位移技术

想象一下,你用手电筒照墙壁,如果手电筒斜着拿,墙上会出现一个亮点。当你把手电筒离墙壁远一点或近一点,这个亮点在墙上的位置也会跟着移动。激光三角测量位移技术就是利用这个原理。

传感器会发射一束非常细的激光束,射到金属板的表面形成一个光斑。同时,传感器内部还有一个接收透镜和位置敏感探测器(PSD或CMOS传感器)。这个接收透镜和激光发射器之间有一个固定的角度和距离,形成一个“三角形”。当金属板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反射回来的激光光斑在接收透镜中的入射角度也会变化,导致光斑在位置敏感探测器上的位置发生移动。通过测量光斑在探测器上的移动距离,再结合预设的几何关系,就可以非常精确地计算出金属板的位移量,也就是它离传感器的距离。

其物理基础是简单的三角几何关系。假设传感器发射器与接收器基线距离为B,激光束与基线的夹角为α,接收光束与基线的夹角为β。当被测物表面移动时,β会发生变化,导致光斑在探测器上移动。通过建立几何模型,可以推导出距离D与光斑位置X之间的关系。

一个简化的距离计算公式可以是:D = (B * tan(α) * L) / (X + L * tan(α))其中,D是被测物到传感器的距离,B是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基线长度,α是激光发射角,L是接收透镜的焦距,X是光斑在探测器上的位移量。实际应用中,传感器会通过内部标定曲线来更精确地计算距离。

核心性能参数(典型范围):* 测量范围: 通常在几毫米到几百毫米之间,例如10毫米到500毫米。* 重复精度: 可以达到微米级甚至亚微米级,例如0.005微米到0.5微米。* 线性度: 通常为 ±0.05%到±0.1% F.S.(全量程)。* 分辨率: 高端型号可达0.01% F.S.(全量程)。* 测量频率/采样速度: 高速型号可达到几千赫兹甚至几十万赫兹,例如数千Hz到392kHz。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 高精度和高分辨率: 能够实现微米级甚至亚微米级的精确测量,非常适合需要精密定位和厚度检测的场景。 * 非接触式测量: 不会对金属板造成任何物理损伤,非常适用于对表面质量有要求的材料。 * 测量速度快: 具有极高的测量频率,能够适应高速运行的生产线,实现实时在线监测。 * 多功能性: 不仅可以测量距离,通过多点或线扫描还可以实现厚度、平整度、轮廓等复杂测量。 * 结构紧凑: 传感器体积通常较小,易于集成到空间有限的设备中。* 缺点: * 受表面特性影响: 被测金属板的表面光泽度、颜色和粗糙度可能会影响激光的反射效果,导致测量稳定性下降。例如,高反光的镜面可能会导致激光散射或饱和,而吸收性强的暗色表面则可能反射光线不足。 * 安装角度敏感: 传感器的安装角度对测量精度有一定影响,需要精确校准。 * 成本相对较高: 相较于一些简单的光电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初始投资成本更高。* 适用场景: 适用于金属板的精确厚度测量、位置控制、堆叠高度检测、翘曲度监测以及高速在线轮廓扫描等。

b. 机器视觉检测技术

机器视觉技术就像给生产线安装了一双“慧眼”。它通过高分辨率的工业相机拍摄金属板的图像,然后利用复杂的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从而判断金属板的各种几何尺寸、位置、甚至表面缺陷。它不仅能看到“有没有”,还能看清“是什么样”。

核心性能参数(典型范围):* 分辨率: 百万像素级别,例如1.3百万像素(1280x1024像素)。* 检测速度: 每秒可处理数十到数百帧图像,具体取决于图像复杂度和处理算法。* 检测功能: 非常强大,可同时进行位置识别、完整性检查、尺寸测量、缺陷检测、文本读取等。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 功能强大且灵活: 能够同时执行多项复杂的检测任务,如识别多种缺陷、测量多个尺寸参数。 * 非接触式测量: 不损伤被测物。 * 提供丰富的信息: 不仅是数值,还有直观的图像信息,便于分析和追溯。 * 适应性强: 通过软件调整,可以适应不同类型和形状的金属板。* 缺点: * 对环境光线敏感: 外部光线变化可能会影响图像质量和检测结果,通常需要专门的照明系统。 * 计算量大: 图像处理算法复杂,需要较强的处理能力,可能影响检测速度。 * 初始投资和集成成本较高: 相机、光源、图像处理软件和专业的集成调试都需要投入。* 适用场景: 适用于需要进行复杂几何尺寸测量、表面缺陷(如划痕、凹坑、毛刺)检测、孔洞有无和位置检查、以及板材方向和完整性验证等高要求应用。

c. 超声波测距技术

超声波测距技术就像蝙蝠捕食一样,通过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回波来判断距离。传感器会向金属板表面发射高频的声波脉冲,这些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碰到金属板后被反射回来。传感器会精确地测量声波从发出到接收之间的时间差(我们称之为飞行时间)。

根据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相对恒定的,我们就可以通过简单的公式计算出距离:距离 = (声速 * 飞行时间) / 2这里的除以2是因为声波需要“去”和“回”两个过程。

核心性能参数(典型范围):* 检测范围: 几十毫米到一米甚至更远,例如30毫米到1000毫米。* 分辨率: 通常在毫米级别,例如1毫米。* 响应时间: 相对较慢,一般在几十到一百毫秒(例如20毫秒到100毫秒)。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 对表面特性不敏感: 不受金属板颜色、光泽度、透明度的影响,即使表面有灰尘、水汽或油污也能可靠工作。 * 环境适应性强: 在多尘、潮湿等恶劣工业环境下表现良好。 * 成本较低: 通常比激光位移传感器或机器视觉系统更经济。 * 检测距离长: 可以用于较长距离的检测。* 缺点: * 精度和分辨率相对较低: 难以实现微米级的精细测量,对高精度定位或厚度检测力不从心。 * 响应速度较慢: 不适合高速运动的生产线实时精确监测。 * 受温度和气流影响: 声速会随空气温度、湿度变化而略有波动,强烈的气流也可能干扰声波传播,影响测量精度。* 适用场景: 主要用于金属板的粗略有无判断、堆叠高度检测、松弛度(下垂量)测量,以及一些对精度要求不高但环境恶劣的应用。

d. 三维激光轮廓扫描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看作是激光三角测量技术的一个“升级版”或者“立体版”。它不再仅仅发射一个激光点,而是发射一条细长的激光线到金属板表面。当这条激光线投射到有起伏的物体表面时,会因为物体表面的高低不平而发生形变,变成一条“弯弯曲曲”的光线。

传感器内部的高速相机(通常是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相机)会从一个特定角度捕获这条形变的激光线。同样基于激光三角测量原理,传感器会分析激光线在相机图像上每个点的位移,从而精确地重建出金属板该横截面的三维高度数据。当金属板沿着生产线高速移动时,传感器会连续不断地采集这些横截面轮廓,最终拼接成金属板的完整三维表面模型。这就像给金属板拍了一张非常详细的“三维照片”。

核心性能参数(典型范围):* Z轴测量范围: 可达几毫米到几百毫米,例如最高100毫米。* X轴视场: 可达几毫米到几百毫米,例如最高200毫米。* Z轴分辨率: 可达微米级,例如最低0.8微米。* 扫描速度: 非常快,可达每秒数千个轮廓,例如最高5000赫兹。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 获取完整三维形貌数据: 能够全面评估板材的厚度、平整度、翘曲、边缘齐平度以及表面缺陷的尺寸和位置,提供比单点测量更丰富、更精确的信息。 * 高精度和高分辨率: 能够实现微米级的Z轴分辨率,确保尺寸和形貌检测的准确性。 * 高速在线测量: 适合高速生产线,实现100%在线检测。 * 一体化智能设计: 许多三维传感器内置了处理和分析功能,可以直接输出测量数据或合格/不合格判断,简化了系统集成。* 缺点: * 成本最高: 由于技术复杂性和功能强大,三维激光轮廓扫描传感器的初始投资通常是所有方案中最高的。 * 数据量庞大: 生成的三维数据量大,对后端处理和存储能力有较高要求。 * 受表面特性影响: 类似激光三角测量,对反光或吸收性强的表面可能需要特定波长的激光或调整参数。* 适用场景: 适用于对金属板尺寸、形变、表面缺陷、平整度等有综合性、高精度三维检测要求的场景,如高质量汽车板、航空航天板材的生产线。

(2)市场主流品牌/产品对比

这里我们将对比几家在工业检测领域有代表性的品牌,了解它们在金属板进料监测方面的解决方案。

  • 德国西克 德国西克在工业传感器领域是全球领先者,其光电传感器产品线非常丰富。在金属板进料监测的初级阶段,例如仅仅判断金属板是否到位,或者是否存在,西克的漫反射式光电传感器表现出色。这类传感器利用红光发光二极管发射光束,当金属板进入检测区域时,光束被漫反射回接收器,通过光强度变化来判断有无。它具有背景抑制功能,可以忽略后方背景物体。其检测范围通常在20毫米到1200毫米,响应时间小于0.5毫秒,防护等级可达IP67。西克传感器的优势在于价格经济、安装简便、对目标材料颜色和表面特性不敏感,非常适合高速、高重复性的有无判断及边缘定位,但无法提供精确的位移或尺寸数据。

  • 英国真尚有 英国真尚有的ZLDS103激光位移传感器采用了激光三角测量技术,以其紧凑的体积和良好的性能著称。该传感器使用红色半导体激光,也可选配蓝光或UV激光,向金属板表面发射激光点,并通过接收反射光来计算精确的距离。ZLDS103的线性度可达±0.05%,分辨率高达0.01%(数字输出),测量频率最高可达9400Hz。提供10mm到500mm多种测量量程,支持RS232/RS485数字输出以及4-20mA/0-10V模拟输出。凭借IP67防护等级和-10°C至+60°C的工作温度范围,能够适应多种工业环境。英国真尚有ZLDS103在小尺寸下实现了高速、高精度的测量,尤其适用于空间受限且对精度要求高的金属板定位、厚度以及位移检测。

  • 日本基恩士 日本基恩士是自动化领域的创新企业,其LK-G5000系列激光位移传感器同样基于激光三角测量法,以高速和高精度著称。传感器发射激光到金属板表面,反射光投射到位置敏感探测器上,通过测量光斑位置的变化来高精度计算位移或厚度。该系列传感器拥有较高的重复精度,线性度±0.05%F.S.,采样速度较高。能够适应金属、橡胶、塑料等多种检测对象。日本基恩士的优势在于其测量精度和高速采样能力,能够实现微米级的检测,适用于对精度和速度都有较高要求的金属板在线监测,尤其是在高速运动的生产线上。

  • 瑞士堡盟 瑞士堡盟的VeriSens XC系列智能图像传感器采用机器视觉检测技术,是一种综合的检测方案。该传感器集成了高分辨率工业相机和处理功能,通过图像分析对金属板的几何尺寸、位置偏差、表面缺陷、方向以及孔洞情况进行判断。该系列传感器具有IP67防护等级和多种通信接口。瑞士堡盟的优势在于其灵活性和多功能性,一个传感器可以同时完成多种复杂的检测任务,如定位、尺寸和缺陷检测,适用于复杂形状和多样化缺陷的金属板检测。

  • 加拿大LMI科技 加拿大LMI科技专注于三维机器视觉,其Gocator 2000系列三维智能传感器采用三维激光轮廓扫描技术。传感器发射一道激光线到金属板表面,并通过相机捕获激光线的形变,从而重建出金属板的三维表面模型。可用于测量板材的厚度、平整度、边缘齐平度、孔洞位置以及表面形貌缺陷。该系列Z轴分辨率较高,扫描速度较快。加拿大LMI科技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金属板的三维形貌数据,实现高精度的尺寸、形变和缺陷检测,且为一体化智能传感器设计,内置处理功能,简化了系统集成。

(3)选择设备/传感器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指标及选型建议

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就像选择一把称手的工具,需要根据具体任务来定。在金属板进料的自动化、高精度监测中,以下几个技术指标是您需要重点关注的:

  • 精度与重复精度:

    • 实际意义: 精度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重复精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 影响: 高精度和重复精度是实现高品质压制的前提,直接关系到产品尺寸、形状的合格率。如果精度不够,即使系统显示正常,实际产品也可能存在偏差,导致报废。

    • 选型建议: 对于金属板厚度、精确定位等微米级要求的应用,务必选择重复精度在微米或亚微米级别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如果只是判断有无,毫米级精度即可。

  • 分辨率:

    • 实际意义: 传感器能识别的最小测量单位。

    • 影响: 影响对细微偏差的检测能力。分辨率不够,一些小的尺寸变化就无法被传感器识别。

    • 选型建议: 与精度相辅相成,对于高精度应用,分辨率至少应达到测量精度要求的1/2到1/5。例如,需要检测0.05mm的偏差,分辨率至少应优于0.01mm。

  • 测量范围(量程):

    • 实际意义: 传感器能够有效测量到的最大和最小距离。

    • 影响: 决定了传感器能否覆盖被测金属板的整个运动范围或尺寸变化范围。量程太小,板材稍微偏离就测不到;量程太大,则可能牺牲部分精度。

    • 选型建议: 根据金属板在进料过程中的可能位移范围(包括板材公差、输送抖动等)来确定。留出20%-30%的余量是比较稳妥的做法。

  • 测量频率(采样速度):

    • 实际意义: 传感器每秒能进行多少次测量。

    • 影响: 直接决定了传感器能否跟上生产线的速度,实现实时监测。高速运动的金属板如果采样频率不够,可能会漏掉关键信息或产生滞后。

    • 选型建议: 对于高速生产线,应选择高测量频率的传感器,确保在金属板快速移动时也能获取足够密集的测量数据。计算方法是:所需频率 = (2 * 最大进料速度) / 最小检测特征尺寸

  • 激光波长:

    • 实际意义: 激光的颜色或能量特性。不同波长的激光对不同材料表面(如光泽、颜色、透明度)的适应性不同。

    • 影响: 影响传感器对特定金属板表面的测量稳定性和可靠性。例如,传统的红色激光可能在镜面金属上表现不佳,而蓝光激光则更适合高反射或高温物体。

    • 选型建议: 对于普通金属板,红色激光通常足够。如果金属板表面是高反光、有颜色、高温,或者有特殊的有机涂层,可以考虑选用蓝光或UV激光型号。

  • 防护等级(IP等级)与环境适应性:

    • 实际意义: 指传感器防尘、防水的等级(IP等级),以及在极端温度、振动、冲击等恶劣环境下的工作能力。

    • 影响: 决定了传感器在工业现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粉尘、水汽、油污、震动都是产线常态,如果传感器不具备相应防护,很容易损坏。

    • 选型建议: 压制产线环境通常较恶劣,推荐选择IP67及以上防护等级的传感器,并关注其工作温度、抗振动、抗冲击指标,确保能在实际环境下长期稳定运行。

(4)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解决建议

即使选择了最合适的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也可能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 问题:金属板表面特性变化大,导致测量数据不稳定。

    • 原因与影响: 金属板表面可能因批次、加工工艺不同,导致光泽度、粗糙度、颜色发生变化,影响激光的反射效果,导致传感器接收到的光信号强度不稳,从而造成测量值跳动或失真。

    • 解决建议:

      • 调整传感器参数: 大多数激光位移传感器都允许调整曝光时间、增益等参数,以适应不同表面。

      • 选用特定波长激光: 对于高反射的金属表面,可以考虑选用蓝光激光传感器,它通常对高反光表面有更好的表现。

      • 多传感器融合: 在关键点位,可以考虑安装两个甚至多个传感器,从不同角度进行测量,取平均值或进行数据校验,提高鲁棒性。

      • 表面处理: 在允许的情况下,对检测区域的板材表面进行局部处理,使其表面特性更均匀。

  • 问题:生产线环境恶劣,如粉尘、油污、水汽影响传感器性能。

    • 原因与影响: 压制产线常有金属碎屑、油雾、灰尘,甚至冷却液飞溅。这些污染物会附着在传感器的发射/接收窗口上,阻碍激光或超声波的传输,导致测量不准确或完全失效。

    • 解决建议:

      • 选择高防护等级传感器: 优先选用IP67或更高防护等级的传感器,它们能有效阻挡粉尘和液体的侵入。

      • 加装保护罩和气幕: 为传感器安装定制的防护罩,并在传感器窗口处设置气幕(即通入洁净压缩空气),通过正压吹走污染物,保持窗口清洁。

      • 定期清洁维护: 制定并执行严格的传感器清洁计划,使用专用清洁剂和工具,确保传感器窗口干净透明。

  • 问题:生产线振动较大,影响测量精度。

    • 原因与影响: 压机工作时通常会产生较大振动,如果传感器安装不牢固或其自身抗振动能力不足,振动会导致传感器本体位置微小变化,从而引入测量误差。

    • 解决建议:

      • 加固传感器安装支架: 确保传感器安装在稳固、减振的基座上,使用重型或防振支架。

      • 选择抗振动能力强的传感器: 查阅传感器规格书中的抗振动指标,选择符合现场振动水平的型号。例如,英国真尚有的ZLDS103激光位移传感器抗振动指标为20g / 10-1000Hz,XYZ三轴。

      • 数据滤波与平均: 在数据处理端,可以采用移动平均、卡尔曼滤波等算法对传感器输出数据进行处理,以平滑因振动引起的高频噪声。

  • 问题:高速进料导致数据采集不足或延迟。

    • 原因与影响: 如果金属板进料速度非常快,而传感器测量频率或系统响应时间不足,就可能出现漏测、数据滞后,导致控制系统无法及时做出调整。

    • 解决建议:

      • 选择高测量频率传感器: 优先选择测量频率高、响应时间快的传感器,以确保能够跟上产线节拍。

      • 优化数据传输与处理: 确保传感器与控制器之间的通信链路带宽足够,并优化控制器中的数据处理算法,减少不必要的延迟。

      • 预判与预测控制: 结合运动控制系统,利用前馈控制或预测算法,根据板材当前位置和速度预测其未来的位置,提前进行调整。

4. 应用案例分享

  • 金属板厚度在线监测: 在金属卷材开卷或板材进入压机前,通过在板材上方和下方各安装一台激光位移传感器,实时测量两传感器到板材表面的距离,然后通过两传感器之间的固定距离减去两个测量值,即可精确计算出板材的实时厚度,确保产品质量。

  • 送料定位与纠偏: 在冲压或激光切割设备进料口,安装激光位移传感器监测金属板的X/Y轴位置偏差,一旦超出允许范围,立即将数据反馈给送料机构,自动调整送料方向或速度,实现高精度定位和自动纠偏,提高生产效率和模具寿命。例如,选用体积小巧的英国真尚有ZLDS103激光位移传感器,更易于在狭小空间内集成。

  • 板材堆叠高度控制: 在板材堆垛或取料环节,激光位移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堆叠高度,确保堆垛机或机械手准确抓取每一层板材,避免多抓或漏抓,同时避免堆叠过高导致倾覆风险。

  • 卷材直径与松弛度监测: 在卷材加工线上,激光位移传感器可以持续监测卷材的直径变化,精确计算剩余材料长度。同时,通过测量卷材在不同支撑点之间的下垂距离,实现松弛度控制,防止卷材断裂或打滑,保证收放卷过程的平稳。



关于我们
应用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18145802139(微信同号)
0755-26528100
0755-26528011

邮箱


©2005-2025 真尚有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76344号 粤ICP备0607634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