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方案 > 

面对自动化仓库高速输送带上的毫米级尺寸和复杂表面货物,如何选择高性能激光传感器,实现包裹动态体积与轮廓的精准测量?【智能物流】

2025/09/30

第1部分:被测物的基本结构与技术要求

在自动化仓库中,我们通常要测量的“被测物”是各种流动的货物,比如包裹、纸箱、托盘上的堆叠物品,甚至可能是单件商品。这些货物并非结构复杂的精密部件,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尺寸多样、形状不规则(尤其是软包装或堆叠不齐的),而且材质、颜色和表面光泽度也千差万化。想象一下,一个仓库里既有深色的磨砂纸箱,也有反光的塑料包装,甚至可能还有透明的薄膜包裹。

为了实现高精度动态尺寸测量,这些“被测物”对传感器提出了以下技术要求:

  • 高精度测量: 不仅仅是知道大概尺寸,而是需要精确到毫米甚至亚毫米级别,以便准确计算体积、优化存储空间、防止货物碰撞或识别异常尺寸。这就像快递公司需要精确计算包裹体积来收费一样。

  • 动态测量能力: 货物在输送带上快速移动,传感器必须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测量,并输出结果。如果测量速度跟不上货物移动的速度,数据就会不准确或出现遗漏。这就像高速公路上的测速摄像头,必须在车辆驶过瞬间捕捉到数据。

  • 非接触式测量: 避免接触货物,以防损坏包裹或影响输送流程。

  • 环境适应性: 仓库环境可能存在灰尘、温度变化、轻微振动等,传感器需要具备一定的防护等级和环境适应能力,确保长期稳定工作。

  • 表面适应性: 能够应对不同颜色、材质和光泽度的包裹表面,减少测量误差。

  • 宽测量范围与灵活量程: 考虑到货物尺寸的多样性,传感器需要有合适的测量范围选择,既能测小件也能测大件。

第2部分:针对被测物的相关技术标准简介

在自动化仓库的动态尺寸测量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核心监测参数的定义和评价方法:

  • 尺寸(Length, Width, Height): 这是最基本的参数,指包裹在三个正交方向上的最大外部尺寸。在自动化测量中,通常是通过传感器获取被测物表面点云数据,然后计算其在X、Y、Z轴上的包络盒(Bounding Box)尺寸。例如,一个纸箱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 体积(Volume): 指被测物所占据的空间大小。最常见的评价方法是根据测量到的长、宽、高直接相乘得到一个长方体体积(即“外形尺寸体积”)。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品,更高级的系统可能会通过3D轮廓扫描获取点云数据,然后进行三维建模和积分计算,得到更精确的实际体积。体积是仓库存储、物流计费、装载率计算的关键依据。

  • 位置与姿态(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指被测物在输送带或存储空间中的精确三维坐标和旋转角度。这对于机器人抓取、货物堆叠、AGV/AMR导航至关重要。评价方法通常是通过多传感器协同测量,或者对单个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进行几何变换和匹配,以确定其在全局坐标系中的位置和方向。例如,一个包裹在输送带上的中心点位置以及它是否歪斜。

  • 轮廓与形变(Profile and Deformation): 指被测物表面的详细形状和是否存在凹陷、凸起等异常。这对于质量检测、破损预警非常重要。评价方法是通过高密度点云扫描,建立被测物的数字模型,然后与标准模型进行比对,或检测表面曲率的显著变化。例如,检测包裹是否被挤压变形。

这些参数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仓库自动化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第3部分:实时监测/检测技术方法

1. 市面上各种相关技术方案

在自动化仓库中,为了实现对快速移动货物的尺寸、位置等高精度动态测量,目前市面上主要有几种成熟的技术方案。这些技术各有特点,就像工具箱里不同的工具,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

激光三角测量法

想象一下,你用一个手电筒(激光发射器)对着一个盒子(被测物)照一个光点。这个光点在盒子上形成一个亮点。在手电筒旁边,你再放一个摄像头(位置检测元件,如PSD或CCD),并让摄像头稍微倾斜一个固定的角度来看这个光点。当盒子离手电筒近的时候,光点在摄像头上的位置会往一边移动;当盒子远的时候,光点在摄像头上的位置会往另一边移动。通过测量光点在摄像头上移动了多少,我们就能精确地算出盒子离手电筒有多远。这个过程就是“三角测量”的物理基础。

工作原理: 激光器发射一束可见激光(通常是点状或线状)照射到被测物表面,在物体表面形成一个光斑。反射光经过接收透镜汇聚后,投射到位置敏感探测器(PSD, Position Sensitive Detector)或电荷耦合器件(CCD, Charge-Coupled Device)上。当被测物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光斑在探测器上的位置也会随之移动。通过精确测量光斑在探测器上的位置变化,结合预先标定的光学几何参数,就可以利用三角关系计算出被测物与传感器的距离。

物理基础与公式:设传感器基线长度为 B(激光发射器与接收透镜光轴之间的距离),激光发射光束与基线的夹角为 θ,接收透镜的焦距为 f,光斑在PSD/CCD上的位移量为 Δx。在理想的几何模型下,被测物到传感器的距离 D 可以通过以下三角关系近似计算:D = (B * f) / Δx更精确的计算会考虑所有光学参数和非线性校正,通常通过查表或多项式拟合进行内部处理。核心在于,距离 D 与光斑位移 Δx 之间存在明确的几何关系,传感器通过监测 Δx 即可反推出 D

核心性能参数: 激光三角测量法的测量精度通常可以达到±0.02mm~±0.1mm,高端型号甚至可以达到±0.015mm。测量频率通常较高,可以达到几千甚至上万赫兹。量程根据具体型号有所不同,通常在几毫米到几百毫米之间。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测量精度和分辨率极高,响应速度快,非常适合对距离和尺寸变化要求非常精细、高速的动态测量应用。非接触测量,不会对被测物造成损伤。在合适的激光波长选择下(如蓝光),可以应对一些特殊表面(如高温或有机材料)。* 缺点: 测量范围相对较短,通常不适用于超长距离测量。受被测物表面特性(颜色、光泽度、粗糙度)影响较大,深色或镜面物体可能难以准确测量,或需要调整传感器参数。光斑通常较小,如果需要测量整个物体的轮廓或体积,可能需要多个传感器协同或通过扫描机构实现。* 成本考量: 中等到高,高性能型号价格较高。

激光时间飞行法 (ToF)

这就像你对着山谷喊一声,然后测量声音从发出到听到回声用了多长时间,再根据声速计算出山谷的宽度。激光时间飞行法就是用光波来做这个事情。

工作原理: 传感器发射一个短促的激光脉冲,这个脉冲遇到物体表面后会反射回来。传感器内部的计时器精确测量激光从发射到接收反射光所经历的时间。由于光速是一个已知且极高的常数,通过简单计算,就能得出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物理基础与公式:距离 D = (光速c* 时间t) / 2这里的 t 是激光往返的总时间,除以2是因为激光走了去和回两趟路程。

核心性能参数: 测量范围非常广,可以从几厘米到几百米甚至更远。精度通常在毫米到厘米级别,响应速度较快。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测量距离远,对被测物表面颜色和材质的依赖性较低,适用于大型物体或长距离测量。结构相对简单,易于集成。* 缺点: 在短距离内,其测量精度通常不如激光三角测量法。光斑通常较大,不适合检测细微特征。在强环境光下可能会受到一定干扰。* 成本考量: 中等到高。

结构光三维成像法

想象一下,你不是照一个点,而是照一个特定的图案(比如一条激光线或一个棋盘格)。这个图案投射到不平整的物体表面时,会因为物体表面的高低起伏而发生变形。然后,你用一个高分辨率的摄像头把这个变形的图案拍下来,再通过复杂的计算,就能“还原”出物体真实的三维形状。

工作原理: 传感器向被测物表面投射已知的结构光图案(例如激光线、光栅或编码图案)。同时,一个或多个高分辨率相机从不同的角度捕获被结构光图案照明后的物体表面图像。由于物体的三维形状,投射的图案在图像中会发生变形。通过分析这些变形,并结合相机和投影器的几何关系(三角测量原理),可以计算出物体表面上每个点的三维坐标,从而重建物体的完整三维轮廓或点云数据。物理基础与公式:结构光技术的核心是多视角几何和三角测量原理。通过投影器投射的光线在物体表面与相机成像光线在空间中形成一个三角形。已知投影器光线方向、相机光心位置、图像中像素点位置,以及相机内参和外参,可以根据光线在图像平面的投影位置来反推三维空间点的坐标。例如,对于线激光扫描,如果激光线投射到物体表面上的点为 P(X, Y, Z),相机观测到图像上的像素点为 p(u, v),那么 P、相机光心 O_cp 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结合激光平面方程和相机投影方程,可以解算出 P 的三维坐标。

核心性能参数: 能提供高分辨率的3D点云数据,高度分辨率可达微米级别,测量速度可达每秒数千行(对于线激光)。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能够获取物体完整的3D形状信息,进行体积测量、表面缺陷检测、复杂轮廓识别等。对物体表面材质和颜色变化的适应性较好,尤其是高精度型号。非接触式,测量速度快。* 缺点: 对环境光比较敏感,通常需要在相对稳定的光照条件下工作。数据处理量大,对计算能力要求高。相对于单点或单线测量,其集成和校准可能更复杂。* 成本考量: 高。

超声波测量法

这就像你对着黑暗的房间喊一声,根据回声判断障碍物的大概位置。超声波传感器就是用人耳听不到的声波来做这个事情。

工作原理: 传感器发射高频声波脉冲。当声波遇到物体表面后会反射回来,传感器接收反射波。通过测量声波从发出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并结合已知的声速,就可以计算出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物理基础与公式:距离 D = (声速v* 时间t) / 2这里的 t 是声波往返的总时间,v 是声波在介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受温度和湿度影响。

核心性能参数: 检测范围通常在几厘米到数米,分辨率在毫米级别(例如1毫米),响应速度相对较慢。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不受被测物颜色、透明度或光泽度影响,非常适合检测透明物体、液体、粉末等特殊材质。在多尘、潮湿等恶劣工业环境下表现良好。成本相对较低。* 缺点: 精度和响应速度相对较低,不适合高精度、高速测量。声波的扩散角度较大,空间分辨率有限,容易受到周围物体的干扰。声速受环境温度和湿度影响,需要补偿。存在盲区。* 成本考量: 低。

2. 市场主流品牌/产品对比

在仓库自动化动态尺寸测量领域,各主流厂商纷纷推出了性能卓越的传感器产品。以下是几个代表性品牌的对比:

  • 德国西克 (采用激光时间飞行法) 德国西克的激光雷达传感器,如TiM系列,主要通过时间飞行法实现长距离测量和2D环境扫描。其产品在测量范围上表现出色,例如TiM361-2134001型号,测量范围可达0.05米至10米(对黑物体为6米),扫描角度270°,扫描频率15赫兹。这种技术使其特别适合用于AGV/AMR的导航、避障以及仓库区域的安全监控,提供广阔区域的环境感知能力。它对物体表面颜色和材质的依赖性较低,但相较于三角测量法,在极短距离内的精度可能略低。

  • 英国真尚有 (采用激光三角测量法) 英国真尚有ZLDS103激光位移传感器以其超小的体积(45*30.5*17mm)和高精度著称,该传感器采用激光三角测量技术,线性度达到±0.05%,分辨率高达0.01%(数字输出),测量频率最高可达9400Hz,并提供10/25/50/100/250/500mm等多种量程选择。这种传感器非常适合在空间受限且需要极高测量精度和速度的场景。它还能提供可选的蓝光或UV激光器,以适应高温物体或有机材料的测量需求。其出色的环境适应性(IP67防护等级,-10°C至+60°C工作温度,抗振动20g,抗冲击30g)也保障了其在各种工业环境中的可靠性。

  • 日本基恩士 (采用高精度激光三角测量法或相位差法) 日本基恩士LK-G5000系列激光位移传感器是高精度测量领域的佼佼者。以LK-G500传感器头为例,其测量范围在50±5毫米,能实现惊人的0.005微米分辨率和±0.02%的线性度,采样周期高达6.25微秒。这种极致的精度和速度使其成为精密定位、微小尺寸检测和立体仓储中精确定位等严苛应用的理想选择。日本基恩士在抗环境光和工件表面影响方面也表现出色,是业界公认的高端产品。

  • 瑞士徕卡测量系统 (采用脉冲激光或相位差法) 瑞士徕卡测量系统在测量领域享有盛誉,其激光测距产品,如DISTO S910,虽然是测距仪,但其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集成模块。该产品测量范围宽广,从0.05米至300米,精度高达±1.0毫米,单次测量时间通常小于0.5秒。这使得徕卡的产品非常适用于大型仓库中的堆垛机精确定位、高层货架管理和超大型物体尺寸测量。其坚固耐用和可靠性高的特点,使其在大型基础设施和户外应用中表现卓越。

  • 加拿大维视 (采用结构光技术) 加拿大维视的Z-Trak2系列3D轮廓传感器采用结构光技术,提供高分辨率的3D轮廓测量能力。例如,它能提供2048像素的X轴分辨率和微米级的高度分辨率,测量速度可达每秒数千行,并输出3D点云数据。这种传感器能够获取物体完整的形状信息,特别适用于复杂物体的体积测量、缺陷检测以及机器人抓取引导等高级仓库自动化应用。它能处理不同材质和颜色的物体表面,为精细的质量控制和智能分拣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

3. 选择设备/传感器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指标及选型建议

选择合适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就像给不同任务的工人挑选最趁手的工具,需要根据具体需求来评估各项指标。

重点关注的技术指标

  • 测量范围(Range): 指传感器能够精确测量的最短和最长距离。

    • 实际意义: 如果量程太短,传感器可能无法“看到”整个被测物;如果量程太长,在近距离测量时精度可能会下降。

    • 影响: 直接决定了传感器能监测的物体尺寸大小和安装位置的灵活性。

    • 选型建议: 首先确定被测物体的最小和最大可能尺寸,以及传感器到被测物体的典型工作距离,选择量程略大于最大尺寸且包含典型工作距离的传感器。对于包裹尺寸变化大的场景,选择一个覆盖范围广的量程或者考虑多个不同量程的传感器协同工作。

  • 精度(Accuracy)与分辨率(Resolution): 精度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分辨率是指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的最小尺寸变化。

    • 实际意义: 精度决定了你测量结果的“真”度,分辨率决定了你测量结果的“细”度。

    • 影响: 直接关系到尺寸测量的可靠性和是否能满足应用场景的精细化要求。例如,对包裹体积收费,毫米级的精度可能就足够;而检测微小变形则需要微米级分辨率。

    • 选型建议: 根据应用对尺寸测量的严格程度来选择。例如,立体仓库的精确定位可能需要微米级分辨率,而普通包裹的尺寸测量可能毫米级精度就足够。要区分“重复精度”(Repetability)和“绝对精度”(Absolute Accuracy),后者通常更关键。

  • 测量频率(Measurement Frequency / Speed): 指传感器每秒钟能完成多少次测量。

    • 实际意义: 对于动态测量,这个指标至关重要,它决定了传感器捕捉快速移动物体的能力。

    • 影响: 测量频率越高,就能在相同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测量点,对于高速输送线上的物体,可以获得更密集的轮廓数据,避免“漏检”或数据不足。

    • 选型建议: 对于高速输送线上的动态尺寸测量,务必选择测量频率高的传感器,确保在物体快速移动时仍能获取足够的测量数据点。计算好物体最大移动速度和所需的空间分辨率来确定最低测量频率需求。

  • 线性度(Linearity): 衡量传感器在整个测量范围内,输出信号与实际物理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有多好。

    • 实际意义: 好的线性度意味着传感器在不同距离下的测量结果都是准确且一致的,不需要复杂的校准曲线。

    • 影响: 线性度差的传感器会导致在量程的不同位置产生系统性误差。

    • 选型建议: 对于需要高精度且测量范围跨度较大的应用,高线性度的传感器能确保整个量程内的测量准确性。

  • 表面适应性(Surface Adaptability): 传感器对不同颜色、材质(如哑光、光泽、透明、深色)表面的测量能力。

    • 实际意义: 仓库中的货物表面千差万别,传感器能否稳定测量这些表面是关键。

    • 影响: 适应性差的传感器在遇到特殊表面时可能无法测量或产生大幅误差。

    • 选型建议: 如果被测物表面多样,考虑带有蓝光或UV激光选项的传感器,它们在测量深色或高温物体、以及某些有机材料时表现更佳。或者考虑结构光3D传感器,其对表面纹理的依赖性相对较低。

  • 环境鲁棒性(Environmental Robustness): 包括防护等级(IP rating)、工作温度范围、抗振动和抗冲击能力。

    • 实际意义: 仓库环境可能存在灰尘、水汽、温度波动,甚至叉车碰撞带来的振动冲击。

    • 影响: 鲁棒性不足的传感器在恶劣环境下容易损坏或性能下降。

    • 选型建议: 务必选择防护等级高、工作温度范围宽广、且具有良好抗振动/冲击能力的传感器,确保其在仓库恶劣环境下的长期稳定运行。

  • 输出接口(Output Interface): 传感器与上位机或控制系统通信的方式。

    • 实际意义: 决定了传感器数据如何被系统接收和处理。

    • 影响: 接口选择不当可能导致数据传输慢、集成困难。

    • 选型建议: 确保传感器的输出接口(如RS232/RS485、以太网、4-20mA/0-10V模拟输出)与仓库控制系统兼容,以便快速、稳定地传输数据。对于大数据量和高速传输,以太网接口通常更优。

选型建议总结

在自动化仓库中选择传感器,首先要明确你的核心需求是什么。如果你需要的是高精度、高速度、近距离的单个点或线测量,比如检测包裹的高度或边缘,那么激光三角测量传感器是首选,其在精度和响应速度上有明显优势。如果你需要远距离的区域感知或避障激光时间飞行传感器则更适合。而如果你的目标是获取复杂物体的完整3D轮廓或体积,甚至进行缺陷检测,那么结构光3D传感器会是更好的选择,尽管成本相对较高。超声波传感器则适用于对精度要求不高,但对表面材质(如透明、液态)有特殊要求的场景。

4. 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解决建议

在自动化仓库中部署激光位移传感器进行动态尺寸测量,就像在高速公路上安装精密探头,总会遇到一些挑战。

问题一:被测物表面特性变化大

  • 原因及影响: 仓库中的包裹可能颜色深浅不一,有的是哑光纸箱,有的是反光塑料膜,甚至有透明的包装。这些表面特性会影响激光的反射率和散射特性,导致传感器接收到的光信号强度不均,甚至无法形成有效光斑,从而影响测量精度和稳定性。深色表面吸光多,反射弱;镜面表面反射方向性强,可能导致光斑偏离接收器。

  • 解决建议:

    • 选择适应性强的传感器: 优先选用提供多种激光波长(如蓝光、UV光)的传感器,它们在处理深色或透明/半透明物体时有更好的表现。

    • 调整传感器参数: 利用传感器提供的增益、曝光时间等参数进行优化,以适应不同表面。

    • 多传感器融合: 对于特别棘手的表面,考虑多传感器(如激光与视觉相机)结合,相互补充。

    • 改善照明: 在传感器工作区域增加特定波长的辅助照明,以增强反射效果。

问题二:环境光干扰

  • 原因及影响: 仓库内的日光、照明灯具甚至其他传感器的激光都可能作为“噪声”混入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中,导致测量误差增大或数据不稳定。

  • 解决建议:

    • 使用滤波功能强的传感器: 现代激光传感器通常内置光学滤光片,只允许特定波长的激光通过,或采用调制解调技术,只识别自身发出的脉冲信号。

    • 遮光与屏蔽: 在传感器附近设置物理遮光罩,减少杂散光进入传感器接收区域。

    • 优化安装位置: 避免将传感器直接安装在阳光直射或强照明灯具下方。

问题三:机械振动与冲击

  • 原因及影响: 输送带的运行、叉车或AGV的移动、包裹的掉落等都可能产生振动和冲击,导致传感器本体位移或内部光学元件抖动,从而影响测量稳定性。

  • 解决建议:

    • 选择高抗振动/冲击等级的传感器: 优先选用符合严格工业标准的传感器。

    • 加固安装: 使用坚固的支架和防震垫片将传感器牢固安装在稳定可靠的结构上,减少外部振动传递。

    •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传感器及其支架的紧固情况,防止螺丝松动。

问题四:灰尘与水汽积累

  • 原因及影响: 仓库环境通常不比洁净车间,空气中的灰尘、湿气甚至偶尔的洒水都可能污染传感器镜头或激光发射窗口,影响激光的透射和反射,降低测量性能。

  • 解决建议:

    • 选择高防护等级传感器: 选用IP67或更高防护等级的传感器,能有效防止灰尘和水的侵入。

    • 定期清洁: 制定并执行传感器光学窗口的定期清洁计划,使用专业的镜头清洁剂和软布擦拭。

    • 气幕保护: 在极端多尘或潮湿环境下,可以考虑在传感器镜头前加装气幕或空气吹扫装置,用洁净空气形成保护层。

问题五:测量速度与精度的权衡

  • 原因及影响: 在追求高速测量的同时,往往需要缩短采样时间,这可能导致每个测量点的数据量减少,或者信号处理时间不足,从而影响最终的测量精度。

  • 解决建议:

    • 根据需求选择: 对于绝大多数自动化仓库应用,并非所有环节都需要最高的精度,根据实际业务需求来确定最佳平衡点。

    • 优化系统设计: 尽可能让被测物体在传感器测量区域内稳定匀速通过。

    • 利用传感器特性: 选用那些在高速模式下仍能保持高精度的激光三角测量传感器,并充分利用其内部的数据平滑和滤波算法。

    • 多传感器协同: 对于极端情况,可以采用多个传感器并行工作,增加数据冗余和处理效率。

第4部分:应用案例分享

  • 包裹体积与尺寸测量: 在物流分拣中心,激光位移传感器被用于高速测量流经输送带的包裹长宽高,精确计算体积和重量,从而进行自动化分拣、路径规划和运费核算。

  • 堆垛机精确定位: 在高层立体仓库中,传感器安装在堆垛机货叉上,实现对货位和托盘的毫米级精确定位,确保货物高效、安全地存取。

  • AGV/AMR避障与导航: 激光雷达传感器提供2D或3D环境地图数据,帮助自动导引车(AGV)和自主移动机器人(AMR)识别障碍物,进行实时路径规划和避障,确保仓库作业安全。

  • 货物堆叠状态检测: 通过顶部安装的激光传感器测量堆叠货物的高度和表面平整度,检测是否超高、歪斜或坍塌,避免存储风险。

  • 进出库货物质量检测: 在收货和发货环节,传感器对货物进行快速扫描,检测是否存在破损、变形或尺寸不符的情况,作为质量控制和索赔依据。



关于我们
应用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0755-26528100
0755-26528011
18145802139(微信同号)

邮箱


©2005-2025 真尚有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76344号 粤ICP备0607634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