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方案 > 

在1200°C高温粉尘等恶劣工业环境下,如何确保红热物体检测达到亚毫米级精度与毫秒级响应?【非接触测距技术选型】

2025/09/30

1. 基于红热物体测距的基本结构与技术要求

在恶劣工业环境下对红热物体进行测距,首先需要理解被测物体的特性及其对测距技术带来的挑战。这里我们所说的“红热物体”,通常是指温度极高,会发出可见红光的物体,比如冶金行业中的钢坯、热轧钢板、铸件,或者玻璃行业中的熔融玻璃等。

这些红热物体有几个显著特点:* 高温辐射:物体本身会发出强烈的红外辐射,甚至达到可见光波段,这会干扰依赖光信号的传感器。* 表面状态多变:表面可能粗糙、氧化、熔融、带有水汽或油污,反射特性不均匀。* 运动状态复杂:物体可能高速移动、颤动,或者在生产线上发生形变。* 周围环境恶劣:伴随着高温、烟雾、蒸汽、粉尘、水溅、振动,甚至可能受到电磁干扰。

因此,对红热物体的测距,技术要求远超一般环境:* 精度与稳定性:需要在剧烈环境扰动下保持高精度和长期稳定性。* 响应速度:对于高速运动的物体,传感器必须具备毫秒级的快速响应能力。* 抗干扰能力:能够有效抑制热辐射、热空气扰动(热空气密度不均导致光线折射)、环境粉尘和蒸汽的影响。* 坚固耐用:传感器本体需要有高防护等级(如IP66),并能承受高温、腐蚀、冲击和振动。* 测量范围:根据应用场景,可能需要短距离的精密测量,也可能需要远距离的可靠监测。

2. 针对红热物体的相关技术标准简介

针对红热物体在工业生产中的监测,主要关注以下几个参数的定义和评价方法:

  • 距离(或位置)测量

    • 定义:指传感器参考点到被测物体表面指定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 评价方法:通常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并与已知标准距离进行比较来评估其绝对精度;通过测量重复性来评估其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会设定一个允许的距离偏差范围,超出范围则报警或停机。

  • 尺寸(如长度、宽度、直径)测量

    • 定义:基于距离测量,通过测量物体多个点的距离,间接计算出物体的几何尺寸。例如,通过测量物体两端点到基准线的距离差,推算其长度。

    • 评价方法:与标准量具或设计图纸上的尺寸进行对比,评估测量误差。对于连续生产的红热钢材,尺寸的均匀性、波动性也是重要指标。

  • 形貌与轮廓测量

    • 定义:指获取物体表面三维几何信息,例如平整度、直线度、弯曲度等。这通常需要多点或线扫描传感器协同完成。

    • 评价方法:将测量到的三维点云数据与理论模型进行比对,评估其偏差。在热轧过程中,钢板的翘曲、边缘不齐等形貌问题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 运动状态监测

    • 定义:包括物体的速度、加速度、振动幅度等动态参数。

    • 评价方法:通过在一段时间内连续测量距离或位置变化来计算。例如,通过多次测距数据的时间差来估算物体移动速度。

这些参数的准确监测,是确保红热物体在工业生产中质量控制、工艺优化和安全运行的关键。

3. 实时监测/检测技术方法

选择适合恶劣工业环境下红热物体测距的传感器,技术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市面上主要有几种成熟的技术,它们各有侧重,像不同的“工具”,适用于不同的“任务”。

(1)、市面上各种相关技术方案

a. 激光三角测量技术

想象一下,你用手电筒照到墙上一个点,然后从旁边一个固定的角度去观察这个光点。如果墙离你近了,光点在你观察视线中的位置就会“往外偏”;如果墙远了,光点就会“往里缩”。激光三角测量技术就是利用这个原理。

传感器内部会发射一道激光束,打到被测红热物体表面形成一个光斑。同时,在传感器内部的另一个固定位置(与激光发射器有一个固定的基线距离),安装了一个高分辨率的接收器,比如CMOS或PSD(位置敏感探测器)相机。当被测物体的距离发生变化时,反射回来的激光光斑在接收器上的成像位置就会移动。

其核心物理基础是简单的几何三角关系。设激光发射器与接收透镜的光轴之间有一段固定的距离 L(称为基线),激光以特定角度发射。接收器捕获反射光斑,其在探测器上的位置变化 X,与被测物体到传感器的距离 Z 之间存在几何关系。

一个简化的几何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Z = f * L / (X - X0)

其中:* Z 是被测物体到传感器的距离。* L 是激光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基线距离。* f 是接收器透镜的焦距。* X 是光斑在接收器上的实际位置。* X0 是当被测物体处于某一基准距离时,光斑在接收器上的参考位置。

通过精确测量X的变化,传感器就可以非常精确地计算出Z的变化。

核心性能参数典型范围:* 测量范围:通常在几毫米到几米之间,例如50毫米至10米。* 精度:激光测量精度一般为±0.02mm~±0.1mm,优质系统可达±0.015mm,具体取决于测量范围和传感器设计。* 分辨率:高精度传感器能分辨极其微小的距离变化。* 响应时间:非常快,通常在毫秒级(例如0.5毫秒到5毫秒),适合高速动态测量。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 高精度:在短中距离测量中,三角测量法能提供极高的精度和分辨率。 * 快速响应:能够实时跟踪高速移动的物体。 * 非接触:避免了对被测物体造成损伤或影响其物理状态。 * 易于集成:通常体积小巧,方便安装到各种生产线。* 缺点: * 受表面特性影响:被测物体表面的颜色、光泽度、粗糙度会影响激光的反射效果,可能导致测量误差或信号丢失。 * 受热空气扰动影响:红热物体周围的高温空气会形成密度梯度,导致激光束发生折射和散射,就像水波纹会扭曲水底的景象一样,影响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 测量距离有限:通常不适用于超长距离测量,因为随着距离增加,光斑在接收器上的位移变化会减小,测量灵敏度下降。 * 易受环境光干扰:强烈的环境光或物体自身的红外辐射可能被接收器误判为激光信号。* 适用场景:主要适用于需要高精度、快速响应的短中距离测量,如钢材热轧过程中的厚度控制、板材位置对中、零部件尺寸检测等。* 成本考量:中等到高。

b. 激光飞行时间 (Time-of-Flight, ToF) 测距技术

这种技术的工作原理,就像你对着山谷喊一嗓子,然后计算声音从发出到听到回声的时间来判断山谷有多深。激光ToF传感器发射一个极短的激光脉冲,然后精确测量这个脉冲从传感器发出,被目标物体反射,再回到传感器接收器所经过的总时间。

由于光速 c 是一个已知的物理常数(大约3 x 10^8 米/秒),通过测量激光往返的时间 t,就可以轻松计算出物体到传感器的距离 D

其核心物理基础是光速不变原理:D = (c * t) / 2

其中:* D 是物体到传感器的距离。* c 是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通常近似为真空中的光速)。* t 是激光脉冲从发射到接收的总时间。

除以2是因为光走了往返两趟。

核心性能参数典型范围:* 测量范围:非常广,从几十厘米到数百米甚至上千米,例如0.2米至50米。* 精度:通常在毫米到厘米级别(例如±5毫米到±几十毫米),不如三角测量法在短距离内的精度高,但远距离表现更稳定。* 分辨率:通常为毫米级别。* 响应时间:相对激光三角测量略慢,通常在几十毫秒到几百毫秒。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 测量距离远:适合大型工业场景的远距离监测。 * 抗环境干扰能力强:对于烟雾、灰尘、蒸汽等环境介质的穿透能力较好,因为其依赖的是光脉冲的整体到达时间,而非光斑的精确位置。 * 不易受物体表面特性影响:对物体表面的颜色和粗糙度不敏感,因为只要能接收到反射脉冲即可。 * 安装灵活:通常无需苛刻的安装角度。* 缺点: * 短距离精度相对较低:在非常短的测量范围内,其精度不如三角测量法。 * 响应速度相对慢:不适合对极高速移动物体进行超高频次测量。 * 可能受其他强光干扰:虽然比三角法抗干扰能力强,但仍可能受极强的环境光或高强度红外辐射干扰。* 适用场景:广泛应用于冶金行业热轧线材的位置检测、大型仓库的料位监控、港口起重机防撞、车辆自动导航等需要长距离、恶劣环境测距的场景。* 成本考量:中等到高。

c. 工业雷达测距技术

工业雷达测距传感器发出的不是光,而是微波信号(毫米波或厘米波)。这种微波信号的特性非常有趣,它就像一个“透视眼”,能够穿透厚重的烟雾、蒸汽、粉尘,甚至高温热气流,几乎不受这些恶劣环境的显著影响。

雷达测距通常也采用类似飞行时间(ToF)或调频连续波(FMCW)的原理:* 脉冲飞行时间(ToF):与激光ToF类似,发射微波脉冲并测量其往返时间。* 调频连续波(FMCW):传感器发射一个频率随时间线性变化的连续微波信号(想象成一个音调逐渐升高的声音)。当这个信号碰到物体并反射回来时,由于时间延迟,接收到的信号频率会与发射信号的当前频率产生一个差值。通过测量这个频率差,就可以精确计算出距离。

对于FMCW雷达,距离 D 与频率差 Delta_f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D = (c * Delta_f * T_sweep) / (2 * B)

其中:* D 是物体到传感器的距离。* c 是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Delta_f 是发射信号与接收信号的频率差。* T_sweep 是频率扫描(扫频)的持续时间。* B 是扫频的带宽(频率变化的范围)。

核心性能参数典型范围:* 测量范围:从几十厘米到数百米,例如0.1米至150米。* 精度:通常在毫米到厘米级别(例如±10毫米),不如激光三角测量在近距离的精度。* 工作频率:通常在GHz范围,例如24 GHz、77 GHz。* 响应时间:取决于具体实现,通常在几十毫秒到几百毫秒。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 超强环境鲁棒性:在极端恶劣环境(如高粉尘、浓烟、高温蒸汽、热空气扰动)下的穿透能力和可靠性无与伦比。 * 不受环境光影响:微波信号与可见光、红外光是不同波段,完全不受其干扰。 * 非接触测量:与激光技术一样,不会损伤被测物。* 缺点: * 精度相对较低:通常不如激光测距在理想条件下的精度。 * 空间分辨率较低:雷达波束通常较宽,不如激光光斑精细,可能无法对非常小的目标或精细特征进行测量。 * 成本较高:通常比普通激光传感器更昂贵。* 适用场景:冶金行业高炉料位、焦炉进料监测、矿山矿石堆料、港口大型设备定位、隧道掘进等需要极强环境适应性和远距离测距的极端工业场景。* 成本考量:较高。

d. 激光线扫描/3D轮廓测量技术

想象一下,你用一把“光尺”而不是一个“光点”去测量物体。激光线扫描传感器不再投射一个点,而是投射一条激光线到物体表面。当这条线投射到物体上时,如果物体表面不是平的,这条激光线就会发生弯曲和畸变。传感器内置的高分辨率相机从一个特定的角度(也是基于三角测量原理)捕捉这条畸变的激光线图像。

通过分析图像中激光线的形状,传感器就能实时计算出物体横截面的二维轮廓数据。如果物体在传感器下方持续移动,或者传感器本身在扫描,就能连续获取这些轮廓,最终“拼接”成物体的完整三维点云数据或表面模型。

其核心物理基础依然是光学三角测量,但扩展到了二维线形数据采集。通过对激光线在图像传感器上的投影位置X(y)的分析,结合几何关系,可以得到物体表面在Z轴方向的轮廓信息。

核心性能参数典型范围:* 测量视场:通常在几十毫米到几百毫米(例如X轴最大63毫米,Z轴25毫米)。* Z轴重复精度:可达微米级别(例如0.6微米)。* 扫描速度:非常快,最高可达10 kHz(全轮廓),即每秒获取1万条轮廓。* 数据密度:可获取高密度的三维点云。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 获取三维形貌:能够提供物体的完整三维几何信息,不仅是距离,还有形状、轮廓、尺寸等。 * 高密度数据:比单点测距提供更丰富、更全面的信息。 * 在线检测:适合对移动中的物体进行连续的质量检测和尺寸监控。 * 集成度高:许多智能传感器内置了数据处理能力,减少了对外部控制器的依赖。* 缺点: * 对环境要求较高:与单点激光三角测量类似,易受热空气扰动、烟雾、粉尘和表面特性影响。 * 价格昂贵:通常比单点测距传感器更复杂、更昂贵。 * 数据处理量大:需要更强大的处理能力来处理三维点云数据。* 适用场景:主要用于对红热物体(如钢坯、铸件)进行全面的在线尺寸、形状和缺陷检测,如测量板材的平整度、焊接缝的轮廓、铸件的形变等。* 成本考量:高。

(2)、市场主流品牌/产品对比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市面上几个主流品牌在红热物体测距领域的表现,这里主要对比采用上述不同技术方案的知名厂商。

  • 日本基恩士

    • 采用技术:激光三角测量。

    • 核心性能:以其DL-RN系列为例,测量范围在几十毫米,如DL-RN50C型号为50 ± 5毫米;重复精度极高,可达0.03微米;采样速度最高可达125 kHz。

    • 应用特点与优势:日本基恩士的传感器以超高的精度和分辨率著称,特别擅长对精密零部件进行在线尺寸和位移检测。在测量红热物体时,其先进的算法和光学设计能够有效补偿热空气扰动,确保高精度测量。产品通常集成度高,易于快速部署和调试。

  • 英国真尚有

    • 采用技术:光学三角测量。

    • 核心性能:以ZLDS116型号为例,测量距离可达8米,最大测量范围10米;精度可优于0.08%;响应时间仅为5毫秒;可测量最高1300°C的物体。

    • 应用特点与优势:英国真尚有ZLDS116传感器在保持较高精度的同时,提供了较远的测量范围和对高温物体的良好适应性。其坚固的IP66级铸铝外壳和可选的空气净化系统,使其非常适合恶劣工业环境。多种输出方式(模拟、数字、视频)也方便与各种工业控制系统集成,适用于直径测量、长度测量等多种工业测量场景。

  • 德国西克

    • 采用技术:激光脉冲飞行时间 (ToF)。

    • 核心性能:以DT50系列为例,测量范围可达0.2米至50米;重复精度为±5毫米;分辨率1毫米。

    • 应用特点与优势:德国西克的激光测距传感器在远距离测量和恶劣工业环境下表现出色。它能够可靠地测量红热钢材、玻璃熔液等物体,特别适用于存在烟雾、灰尘、蒸汽等干扰的环境。其坚固耐用的设计和对环境变化的良好适应性,使其成为冶金、玻璃、水泥等重工业在线监测的可靠选择。

  • 加拿大拉迪奥

    • 采用技术:激光线扫描/3D轮廓测量(基于三角测量原理)。

    • 核心性能:以Gocator 2500系列为例,测量视场最大可达63毫米(X轴)和25毫米(Z轴);Z轴重复精度可低至0.6微米;扫描速度最高可达10 kHz(全轮廓)。

    • 应用特点与优势:加拿大拉迪奥的3D智能传感器提供高密度、高精度的三维几何信息,能够对红热物体(如钢坯、铸件)进行全面的在线尺寸和形状检测。它克服了单一距离点测量无法提供完整形貌信息的局限性,特别适合需要精细轮廓和形状检测的场景。

  • 芬兰普拉托克

    • 采用技术:工业雷达测距。

    • 核心性能:以RADARSCAN D系列为例,测量范围可达0.1米至150米;精度为±10毫米;工作频率例如24 GHz。

    • 应用特点与优势:芬兰普拉托克的工业雷达传感器以其在极端恶劣环境下的超高可靠性著称。它能够稳定地对红热且可能被烟雾、粉尘严重遮蔽的物体进行远距离测距,是冶金、矿山等对环境鲁棒性要求极高的在线批量检测的理想选择。

(3)选择设备/传感器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指标及选型建议

在选择红热物体测距传感器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关键指标,它们就像评估一个运动员在复杂赛道上的表现一样,每个方面都影响着最终的结果:

  • 防护等级(IP等级)

    • 实际意义:IP(Ingress Protection)等级衡量的是传感器外壳对固体异物(如灰尘)和液体(如水)的防护能力。IP66意味着传感器能够完全防止灰尘进入(第一个6),并且能够承受强力水柱喷射而不会造成损害(第二个6)。这就像一个坚固的“盔甲”,保护传感器内部的精密元件。

    • 对测量效果影响:在充满灰尘、水汽、甚至高温水溅的恶劣工业环境中,高防护等级能有效防止污染物进入,避免光学元件污染、电路短路或机械损坏,从而保证传感器的长期稳定工作和测量精度。

    • 选型建议:对于红热物体测距的恶劣环境,IP66是基本要求。如果环境湿度特别大或有水冷需求,甚至需要考虑更高的防水等级,并搭配空气净化/水冷套件。

  • 测量原理

    • 实际意义:不同的测量原理(如激光三角测量、激光ToF、工业雷达)决定了传感器的固有优势和局限性。

    • 对测量效果影响

      • 激光三角测量:精度高,响应快,但测量距离相对较短,且易受热空气扰动和表面反射特性影响。

      • 激光ToF:测量距离远,抗环境干扰能力强,但短距离精度相对较低,响应速度也慢于三角测量。

      • 工业雷达:穿透能力极强,完全不受光照和气流干扰,但精度最低,波束较宽。

    • 选型建议

      • 高精度、短距离、快速动态测量(如热轧钢板厚度、宽度):优先选择激光三角测量,并配合空气净化和算法补偿。

      • 长距离、高粉尘、高烟雾环境测距(如热轧线材定位、料位):激光ToF是良好的选择。

      • 极端恶劣、需要穿透性、对精度要求相对较低(如高炉料位、焦炉监测):工业雷达是最佳方案。

  • 精度和分辨率

    • 实际意义

      • 精度: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它决定了你测得的数据“有多准”。

      • 分辨率:指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的最小距离变化量,它决定了你测得的数据“有多细”。

    • 对测量效果影响:高精度和分辨率是保证产品质量、实现精密控制的基础。如果精度不够,测出的数据就可能“失真”,导致误判或控制偏差。

    • 选型建议:根据工艺对尺寸或位置变化的容忍度来确定。例如,对钢板厚度控制可能需要微米级精度,而对料位监测可能只需要毫米或厘米级精度。

  • 测量范围

    • 实际意义:指传感器能够进行有效测量的最小和最大距离。

    • 对测量效果影响:确保传感器能覆盖被测物体可能出现的全部距离范围。如果测量范围不足,传感器就可能“看不见”物体或超出其工作极限。

    • 选型建议:根据现场安装条件和被测物体运动的最大、最小距离来选择。

  • 响应时间

    • 实际意义:指传感器从接收到信号到输出测量结果所需的时间。这就像摄像头的快门速度,决定了能否捕捉到快速移动的瞬间。

    • 对测量效果影响:对于高速运动的物体(如热轧钢带),如果响应时间过长,传感器的数据就可能“滞后”,无法反映物体的实时状态,导致控制不及时。

    • 选型建议:对于动态测量,响应时间越短越好,通常要求毫秒级。对于静态或慢速移动的物体,可以适当放宽要求。

  • 可测目标温度范围

    • 实际意义:传感器能够稳定、准确地测量目标物体的最高温度。

    • 对测量效果影响:红热物体自身会发出强烈热辐射。传感器需要有特定的设计(如窄带滤光片、高功率激光)来“穿透”这种辐射,确保只接收到自身发出的激光反射,而不是目标的热光。

    • 选型建议:确保传感器能应对目标物体的最高温度。例如,测量1200°C的钢坯,传感器必须明确支持该温度范围。

  • 工作温度范围(传感器自身)与冷却系统

    • 实际意义:指传感器自身能够正常工作的环境温度范围。在红热物体附近,环境温度可能非常高。

    • 对测量效果影响:传感器内部的电子元件对温度敏感。超过工作温度范围会导致性能下降甚至损坏。冷却系统(如水冷、空冷)是延长传感器寿命和保证稳定性的关键。

    • 选型建议:选择工作温度范围宽的传感器。对于极端高温环境,务必考虑配备水冷或空冷保护套。

(4)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解决建议

在恶劣工业环境下使用红热物体测距传感器,就像在暴风雪中驾驶精密车辆,总会遇到各种挑战。理解这些问题并提前准备解决方案至关重要。

  • 问题:热空气扰动(热浪效应)

    • 原因和影响:红热物体周围的高温空气会形成不均匀的密度梯度,导致激光束在传播过程中发生折射和散射,就像透过火焰看东西会扭曲一样。这会导致测量光斑在接收器上抖动或偏移,使得测量数据波动大、精度下降。

    • 解决建议

      • 空气吹扫(Air Purge):在传感器窗口前引入洁净、干燥的压缩空气形成气帘,可以有效隔离热空气,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测量路径。

      • 选择更长波长的激光:特定波长的激光(如红外波段)受热空气折射的影响相对较小。

      • 增加激光功率:提高激光强度,使信号能更稳定地穿透热空气。

      • 高级滤波算法:通过传感器内部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对抖动的测量数据进行平滑和平均处理,滤除部分噪音。

  • 问题:强烈环境光和物体自身热辐射干扰

    • 原因和影响:红热物体会发出很强的红外和可见光辐射。如果传感器接收器没有足够的抗干扰能力,可能会将这些辐射误识别为自身发出的激光反射,导致测量失准甚至无法测量。

    • 解决建议

      • 窄带滤光片:在传感器接收器前安装只允许特定激光波长通过的滤光片,最大限度地阻挡其他波段的杂散光和物体辐射。

      • 激光调制技术:传感器发射的激光是经过调制的(例如以特定频率闪烁)。接收器只识别相同频率调制的反射光,从而区分出自身激光信号和环境光。

      • 提高激光功率:确保反射信号强度远高于环境噪声。

      • 加装遮光罩:物理性地阻挡不必要的环境光进入传感器接收窗口。

  • 问题:粉尘、烟雾、蒸汽污染

    • 原因和影响:这些颗粒物或水汽会遮挡激光路径,减弱激光信号,导致接收器难以捕获有效反射,甚至完全中断测量。同时,它们也可能污染传感器窗口,影响光学性能。

    • 解决建议

      • 空气吹扫(Air Purge):同样,通过气帘可以有效清洁传感器窗口并驱散测量路径上的污染物。

      • 选择ToF或雷达技术:如果环境中的粉尘、烟雾非常严重,激光ToF或工业雷达技术因其更强的穿透性,往往比激光三角测量更为合适。

      • 定期清洁:制定严格的传感器窗口清洁维护计划。

      • 保护罩:安装带有可更换保护玻璃或可吹扫接口的保护罩。

  • 问题:被测物体表面特性变化

    • 原因和影响:红热物体的表面可能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氧化、粗糙度变化、甚至出现熔融状态,导致反射率和反射方向发生变化,影响激光三角测量传感器的信号质量和稳定性。

    • 解决建议

      • 自动增益控制(AGC):传感器内部的算法可以根据接收信号的强度自动调整灵敏度,以适应表面反射率的变化。

      • 多激光功率选择:使用更高功率的激光来应对反射率较低的表面。

      • 选择对表面不敏感的技术:对于反射率变化剧烈的情况,激光ToF或雷达技术可能更能提供稳定的测量。

  • 问题:传感器自身过热

    • 原因和影响:红热物体及其周围环境的高温会对传感器电子元件造成热应力,导致测量漂移、性能下降甚至永久性损坏。

    • 解决建议

      • 水冷或空冷保护套:这是最有效的措施,通过循环冷却介质(水或压缩空气)带走传感器壳体吸收的热量,将其内部温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 隔热安装:在传感器和高温源之间设置隔热板或延长安装距离。

      • 选择宽工作温度范围的传感器:传感器本身应具有较好的耐高温设计。

4. 应用案例分享

  • 钢铁冶金行业:在热轧生产线上,激光位移传感器用于精确测量红热钢坯或钢板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确保产品尺寸符合标准。英国真尚有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可用于控制钢带的卷取直径和位置,避免跑偏或堆积。

  • 玻璃制造行业:在熔融玻璃生产中,传感器用于监测玻璃液面高度或热玻璃板的下垂量,以控制生产流程并保证玻璃制品的均匀性和平整度。

  • 锻造与铸造行业:对红热铸件或锻件进行实时三维尺寸检测,确保其形状和尺寸符合模具要求,及时发现缺陷,提高产品合格率。

  • 物料搬运与仓储:在高温料仓或料罐中,雷达或激光ToF传感器用于监测红热粉料或颗粒的料位,避免溢出或空仓,实现自动化补料控制。

  • 水泥与矿山行业:在水泥回转窑或矿石破碎机出口,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红热熟料或矿石的输送速度和位置,优化生产效率和设备运行状态。



关于我们
应用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0755-26528100
0755-26528011
18145802139(微信同号)

邮箱


©2005-2025 真尚有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76344号 粤ICP备0607634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