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方案 > 

如何利用非接触式激光技术,实现2-15米原木在高速输送线的±1毫米长度测量精度,提升锯木厂出材率?【木材自动化、质量控制】

2025/09/24

1. 原木的基本结构与技术要求

想象一下,每一根原木就像是一件大自然的艺术品,它粗犷、自然,但也充满了不规则性。在木材加工厂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艺术品”切割成符合特定尺寸的木料,比如木板、木方,就像把一块大石头雕刻成精确尺寸的砖块一样。

原木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不规则性:* 形状不规整: 它们往往不是完美的圆柱体,可能带有弯曲、锥度(一头粗一头细)、椭圆度,甚至会有树瘤或疤痕。这使得测量长度时,需要考虑这些形状上的偏差。* 表面粗糙: 带有树皮、泥土、冰雪,或者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损伤,这些都会影响传统接触式测量的准确性,也可能干扰光学传感器的信号。* 尺寸多样: 从几米到十几米甚至更长的原木都有,直径也从几十厘米到一米多不等,这就要求测量设备有足够大的测量范围和适应性。* 含水率变化: 木材的含水率会影响其密度和结构,虽然不直接影响长度测量,但对后续加工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有些高级系统会同时监测。

确保原木切割长度符合规范,不仅仅是为了避免浪费,更是为了保障下游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如果切割长度不准,轻则导致材料损耗增加,重则影响后续锯切、刨光、指接等工序的顺畅进行,甚至造成产品报废,就像盖房子时砖头尺寸不一,整个结构就可能出问题。因此,在原木进入锯木厂的初级加工阶段,精确、快速地获取其长度信息,是实现高效、高价值切割优化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2. 原木相关技术标准简介

在木材加工行业,为了确保木材产品的质量和可追溯性,对原木及其加工品的尺寸参数有着明确的定义和评价方法。这些参数的准确测量是实现标准化生产的基础。

  • 长度: 指原木从两端断面的最短距离。在实际测量中,需要识别原木的头部和尾部,然后计算这两个边界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对于弯曲的原木,通常会测量其轴线上的投影长度或弦长。评价长度准确性,会比较测量值与目标设定值之间的偏差。

  • 直径: 通常指原木小头(通常是细端)的去皮直径,或在特定位置(如中间、大头)的直径。由于原木多为不规则形状,直径的测量可能需要多点测量取平均值,或者测量最小/最大直径。对于圆度不佳的原木,有时会引入椭圆度来描述。

  • 锥度: 描述原木从根部(大头)到梢部(小头)直径逐渐减小的程度。这通常通过测量原木两端或多个点位的直径,然后计算单位长度上的直径变化率来评价。

  • 弯曲度: 描述原木轴线的弯曲程度。它可以通过测量原木最大弯曲处的弦高与弦长之比来评价,或者通过3D扫描获取原木的空间曲线,再进行拟合分析。

  • 体积: 综合长度和直径(或多个横截面面积)计算得出,是原木价值评估的核心参数。

这些参数的准确获取,是木材加工厂进行生产计划、优化切割方案、减少浪费、提高木材利用率的基础。尤其是在自动化生产线上,通过非接触式传感器实时监测这些参数,能够显著提升效率和产品质量。

3. 实时监测/检测技术方法

确保原木切割长度符合规范,离不开精准的实时监测技术。市面上各种技术方案就像是侦测木材尺寸的“火眼金睛”,各有各的绝活。

3.1 市面上各种相关技术方案

3.1.1 激光位移测量(点式/线式)

这项技术就像是拿一把“激光尺”去量木材。它发射一道激光束到木材表面,然后通过接收反射回来的光线来精确计算距离。当原木在生产线上移动时,多个这样的激光位移传感器或者一个激光线扫描器就能像接力赛一样,检测到原木的起点和终点,再结合原木的移动速度,就能算出它的准确长度。

  •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 激光位移测量通常采用两种主要原理:

    • 激光三角测量法: 传感器发射一束激光,照射到被测物体表面形成一个光点。反射回来的光线通过接收光学系统投射到CCD或CMOS等光敏元件上。当物体距离传感器发生变化时,光点在光敏元件上的位置也会随之移动。通过测量光点在光敏元件上的位移,结合传感器已知的几何参数(如基线距离、焦距),可以精确计算出物体到传感器的距离。这种方法适合中短距离的高精度测量。

    • 脉冲飞行时间(Time-of-Flight, TOF)法或相位差法: 传感器发射一个激光脉冲或调制激光信号,同时开始计时。当激光遇到物体表面并反射回来时,传感器接收反射光并停止计时。通过测量激光往返的时间(TOF)或反射光与发射光之间的相位差,可以计算出物体到传感器的距离。光的传播速度是一个已知常数(近似为 c = 3 x 10^8 米/秒)。

      • 对于TOF法,距离 D = (c * t) / 2,其中 t 是激光往返时间。

      • 对于相位差法,通过比较调制信号的相位偏移 φ,距离 D = (λ * φ) / (4π),其中 λ 是调制光的波长。在长度测量应用中,通常会部署两个或多个点式激光位移传感器在输送带两侧的固定位置,或者一个激光线扫描器。当原木头尾经过传感器检测区域时,传感器会发出触发信号,记录下对应的位置信息。如果原木是匀速运动,那么原木长度 L = V * (T_end - T_start),其中 V 是输送速度,T_startT_end 分别是头部和尾部被检测到的时间。

  • 核心性能参数:

    • 测量范围: 几十毫米到几米,某些型号可达2000mm或更大。

    • 精度: 亚毫米级到几十微米,高端系统分辨率可达0.01mm,线性度可优于±0.03mm。

    • 响应时间: 实时性高,更新频率通常可达1kHz。

  •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 优点: 测量精度高,能捕捉细微的尺寸变化;非接触式测量,避免磨损和污染;响应速度快,适合在线实时监测;设备相对紧凑,易于集成到现有产线。对于粗糙表面或不规则形状的木材,只要激光能有效反射,就能进行测量。

    • 缺点: 对环境中的灰尘、水汽或振动比较敏感,可能需要额外的防护措施;对于复杂的三维形貌,单个点式传感器无法提供全面的数据,需要多传感器协同或结合扫描机制;初期校准和安装要求较高。

    • 成本考量: 单个点式传感器成本适中,但若需要多点部署或结合运动控制系统,则整体系统成本会上升。

3.1.2 2D激光扫描(LiDAR)

这种技术就像是给木材做了一个“二维CT扫描”。它不是一个点一个点地量,而是通过快速旋转的镜子,将激光束在一个平面内快速来回扫描,从而获得木材截面的二维轮廓数据。

  •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 基于脉冲飞行时间原理的2D激光扫描,通常称为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传感器发射一连串激光脉冲,测量每个脉冲从发射到接收其在物体表面反射回来的时间。通过内置的旋转扫描镜,激光束在一个扇形区域内高速扫过,每个扫描周期内可以获取成百上千个距离点。这些点组合起来,就形成了物体在该平面上的二维轮廓。当原木通过扫描区域时,LiDAR传感器可以识别木材的起始和结束边界,并结合输送速度,计算出木材的长度。

    • 距离 D = (c * t) / 2,与点式TOF原理相同,但通过扫描获取多点数据。

  • 核心性能参数:

    • 测量范围:0.05米至最高25米。

    • 角度分辨率:0.25°/0.5°。

    • 扫描频率:25赫兹/50赫兹。

    • 重复精度:±15毫米(典型值)。

  •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 优点: 扫描范围广,能获取木材的完整轮廓信息,不仅是长度,还能辅助判断直径和弯曲度;对环境适应性好,通常具有较高的防护等级;集成度高,便于快速部署。

    • 缺点: 相较于高精度点式激光位移传感器,其距离测量精度通常较低,更适合粗略到中等精度的长度和轮廓检测;价格相对较高。

    • 成本考量: 设备成本较高,但因其多功能性,在某些需要综合信息的场景下性价比突出。

3.1.3 智能视觉传感

这就像给生产线装上了一双“智能眼睛”,它能看到木材的全貌,并通过图像分析来判断长度。

  •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 智能视觉传感器内置高分辨率相机和图像处理单元。它通过拍摄木材的图像,然后利用预设的视觉算法(如边缘检测、形状匹配、尺寸测量等)对图像中的像素进行智能分析。系统可以自动识别木材的起始和结束边界,甚至能识别出不规则的树皮边缘,从而计算出其长度。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非接触式、高精度且要求快速响应的在线批量检测。

  • 核心性能参数:

    • 相机像素:30万像素/200万像素。

    • 检测速度:最快约33毫秒/幅。

    • 测量精度:高精度亚像素级别检测(取决于光学配置和测量距离)。

  •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 优点: 能够处理形状不规则或表面纹理复杂的木材,提供丰富的视觉信息;测量精度高,尤其在配合高质量光学系统时可达到亚毫米级;配置灵活,易于操作和部署。

    • 缺点: 容易受到光照条件、木材表面颜色和纹理对比度的影响,需要稳定的照明环境;处理速度受限于相机分辨率和图像处理算法的复杂度;对于超长原木,可能需要多个相机或复杂的拼接算法。

    • 成本考量: 设备成本相对较高,且对现场环境(如光照)有一定要求。

3.1.4 测量光幕

可以把测量光幕想象成一道“激光网”,当木材穿过这道网时,它会准确地知道木材有多长。

  •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 测量光幕由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组成,两者之间发出一系列平行的、间隔均匀的红外光束,形成一个“光墙”。当原木通过光幕时,会遮挡部分光束。接收器检测被遮挡的光束数量。通过已知的光束间距和被遮挡的光束数量,系统可以快速计算出原木的长度。

    • 长度 L = N_blocked * S_beam,其中 N_blocked 是被遮挡的光束数量,S_beam 是光束间距。

  • 核心性能参数:

    • 测量长度范围:取决于光幕长度,最高可达1.8米(典型配置)。

    • 分辨率:5毫米,10毫米,20毫米(光束间距)。

    • 响应时间:毫秒级。

  •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 优点: 结构坚固,易于安装和维护,对恶劣工业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测量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的长度检测方案;非接触式,无磨损。

    • 缺点: 测量分辨率受限于光束间距,精度相对较低,不适合需要毫米级以下精度的应用;只能测量简单的轮廓(如宽度或长度的投影),无法提供复杂的3D形状信息;对于不规则边缘或有缝隙的木材,可能存在测量误差。

    • 成本考量: 通常是成本最低的长度测量方案之一,适合对精度要求不高但要求速度和稳定性的场景。

3.2 市场主流品牌/产品对比

在原木长度测量领域,不同品牌的解决方案各有侧重。以下是一些主流品牌的对比:

  • 德国西克

    • 采用技术: 2D激光扫描(LiDAR)。

    • 核心参数: 测量范围广(0.05米至最高25米),扫描频率高(25赫兹/50赫兹),重复精度±15毫米。

    • 应用特点与优势: 作为工业传感器领域的领导者,德国西克的LiDAR传感器以其坚固耐用、宽测量范围和高扫描频率而闻名。它们能快速获取木材的二维轮廓,不仅可以测量长度,还能辅助进行简单的轮廓检测,非常适合在恶劣工业环境下进行在线、非接触式测量,并且易于集成。

  • 英国真尚有

    • 采用技术: 激光位移测量(高精度点式)。

    • 核心参数: 测量范围最大可达2000mm,最高分辨率0.01mm,线性度最优±0.03mm,更新频率1kHz,温度偏差±0.03% FS/°C,防护等级IP65。

    • 应用特点与优势: 英国真尚有的ZLDS115激光位移传感器是一款高性能的测量设备,具有高精度和快速响应能力。它提供模拟和数字输出,方便集成到不同系统中。其高防护等级和温度稳定性使其在多变的环境中也能可靠工作,通过精确检测原木头部和尾部的到达/离开点,并结合输送速度,实现高精度的长度计算。此外,它还内置多种滤波器,支持用户自定义设置,以适应不同的测量需求。

  • 瑞典利纳

    • 采用技术: 专用激光测量系统(多点/线式激光传感器)。

    • 核心参数: 长度测量精度可达±0.5毫米至±2毫米,支持每秒300米的高速输送。

    • 应用特点与优势: 瑞典利纳专注于为木材等重工业提供定制化的激光测量解决方案。其MS2000系统正是针对木材长度测量而设计,通过优化部署多个激光传感器,即使在高速运动下也能保证测量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它能无缝集成到现有生产线中,有效提升木材利用率。

  • 日本基恩士

    • 采用技术: 智能视觉传感。

    • 核心参数: 相机像素30万/200万,检测速度最快约33毫秒/幅,高精度亚像素级别检测。

    • 应用特点与优势: 日本基恩士的智能视觉传感器以其友好的操作界面和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著称。它能够通过图像分析自动识别木材的边缘和形状,特别适合处理形状不规则或表面纹理复杂的木材,提供灵活且高精度的非接触式长度测量方案。

3.3 选择设备/传感器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指标及选型建议

选择合适的长度测量设备,就像为木匠挑选最趁手的工具,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定。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技术指标及其选型建议:

  • 测量范围: 指传感器能够有效测量的最短和最长距离。

    • 实际意义: 决定了设备能适应的原木长度范围。如果测量范围太小,长原木就测不了;太大则可能影响精度和成本。

    • 对测量效果影响: 范围不匹配会导致无法测量或测量精度下降。

    • 选型建议: 确定您生产线上最长和最短的原木尺寸,选择略宽于此范围的传感器。例如,如果原木最长15米,那么25米的测量范围(如德国西克LiDAR)就非常合适。

  • 精度(分辨率与线性度): 分辨率是传感器能检测到的最小尺寸变化,线性度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最大偏差。

    • 实际意义: 直接决定了长度测量的准确性。分辨率高,能检测到毫米甚至亚毫米级的长度差异;线性度好,则测量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 对测量效果影响: 精度不足会导致切割误差大,造成木材浪费或产品不合格。

    • 选型建议: 对于要求严格的精细加工,可以选择分辨率和线性度都极高的激光位移传感器,某些型号分辨率可达0.01mm,线性度可优于±0.03mm(如英国真尚有ZLDS115)。对于粗加工或初步分拣,±15毫米的重复精度(如德国西克LiDAR)可能已足够。

  • 响应速度/更新频率: 指传感器每秒能进行多少次测量。

    • 实际意义: 决定了设备处理高速运动原木的能力。

    • 对测量效果影响: 响应速度慢会导致移动中的原木测量不及时,产生拖影或漏测,从而影响长度的准确判断。

    • 选型建议: 生产线速度越快,对响应速度的要求越高。例如,每秒300米的原木输送速度,就需要1kHz(每毫秒一次)的更新频率或更快的检测速度。

  • 防护等级(IP等级): 指设备防尘防水的能力。

    • 实际意义: 木材加工环境通常多尘、潮湿,甚至有木屑和水雾。高防护等级的设备能抵抗这些恶劣条件。

    • 对测量效果影响: 防护等级低会导致设备内部进尘进水,影响传感器光路,造成测量漂移、故障甚至损坏。

    • 选型建议: 至少选择IP65或更高防护等级的设备,确保其在木材加工厂的恶劣环境中能长期稳定运行。

  • 温度稳定性: 指环境温度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

    • 实际意义: 厂房内外温差大,或季节变化时,设备的性能会受影响。

    • 对测量效果影响: 温度稳定性差会导致测量值随温度波动,引入系统误差。

    • 选型建议: 选择温度偏差小的传感器,以保证全天候和不同季节下的测量一致性。例如,英国真尚有ZLDS115的温度偏差为±0.03% FS/°C。

  • 输出接口: 指传感器与上位控制系统(PLC、PC等)通信的方式。

    • 实际意义: 决定了传感器能否方便地集成到现有的自动化系统中。

    • 对测量效果影响: 接口不匹配会增加集成难度和成本。

    • 选型建议: 优先选择与您现有系统兼容的模拟输出(如4-20mA)或数字输出(如RS232/RS442、Ethernet/IP、Profinet等)的传感器。

3.4 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解决建议

在原木切割长度测量的实际应用中,总会遇到一些挑战,就像木材本身的自然属性一样多变。

  • 问题1:原木表面不规则或有杂质

    • 原因与影响: 树皮、泥土、冰雪、树瘤、锯屑等都会导致激光束反射不均匀,或者视觉传感器误判边缘,从而引起测量误差。例如,激光打到树皮上可能产生漫反射,导致信号弱;或者被泥土覆盖的边缘无法准确识别。

    • 解决建议:

      • 预处理: 在测量前对原木进行简单的去皮或清洁,减少表面杂质。

      • 多点/多角度测量: 部署多个传感器从不同角度进行测量,取平均值或进行数据融合,可以减少单一测点误差的影响。

      • 智能滤波算法: 利用传感器内置的滤波功能(如中值滤波、滑动平均)或上位机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去除异常测量点。

      • 激光穿透能力: 选择对木材表面材质和颜色变化不敏感的激光波长或更强大的激光发射器。

  • 问题2:原木输送过程中振动或晃动

    • 原因与影响: 生产线上原木高速移动时,可能因输送带不平、支撑不稳或摩擦力变化而发生振动或横向晃动,这会导致传感器测量点位不稳,进而影响长度测量的准确性。

    • 解决建议:

      • 优化输送机构: 确保输送带平稳运行,增加支撑滚轮或导向装置,减少原木的自由晃动。

      • 高采样率传感器: 使用响应速度快的传感器,能够在短时间内捕捉更多数据点,再通过算法平均或拟合,提高抗振动能力。

      • 宽测量范围传感器: 适当选择测量范围稍宽的传感器,允许原木在一定范围内晃动而不超出测量视野。

      • 软件补偿: 结合编码器或附加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测原木的横向位移,并在长度计算中进行补偿。

  • 问题3:环境光干扰

    • 原因与影响: 厂房内的强光、阳光直射或周围设备的强光源可能与传感器发射的激光混淆,干扰接收器,导致测量数据不稳定或错误。

    • 解决建议:

      • 加装防护罩: 为传感器加装遮光罩或物理屏障,阻挡不必要的环境光。

      • 选用特定波长激光: 选择特定波长(如红外)的激光传感器,并搭配相应的滤光片,使其只对自身发射的激光敏感。

      • 提高激光功率: 在安全范围内适当提高激光发射功率,增强信号强度,使其在强环境光下也能清晰识别。

  • 问题4:温度变化导致测量漂移

    • 原因与影响: 生产环境温度的剧烈变化可能导致传感器内部元件的热胀冷缩,影响光学系统或电子元件的性能,从而使测量结果出现偏差。

    • 解决建议:

      • 选择温度稳定性好的传感器: 优先选择具有低温度漂移系数的传感器,例如,英国真尚有的ZLDS115激光位移传感器温度偏差仅为±0.03% FS/°C。

      • 安装温控设备: 在传感器安装区域提供局部恒温环境,或使用带有温度补偿功能的传感器。

      • 定期校准: 根据温度变化规律,制定定期校准计划,及时修正测量偏差。

4. 应用案例分享

激光位移测量技术在木材加工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为各种环节提供了精确的长度测量支持:

  • 锯木厂原木初级加工: 在原木进入锯木机的输送线上,激光位移传感器精确测量每根原木的长度,为自动优化切割方案提供核心数据,确保最大限度地提高出材率。例如,英国真尚有的ZLDS115具有多种滤波器,可以有效去除噪声,提高测量精度。

  • 指接板生产线: 在指接板生产中,需要将短木料连接成所需长度,激光传感器可用于精确测量每段短木料的长度和切割后的端面位置,确保拼接精度。

  • 胶合板/刨花板生产: 用于测量原木去皮后的长度和直径,为后续旋切或削片提供准确的尺寸信息,确保生产效率和板材质量。

  • 木材分拣与堆垛: 根据不同长度和直径对木材进行自动分拣,激光传感器能快速准确地识别木材尺寸,引导机械臂完成高效的分类和堆垛作业。



关于我们
应用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0755-26528100
0755-26528011
18145802139(微信同号)

邮箱


©2005-2025 真尚有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76344号 粤ICP备0607634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