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性能测试中,悬挂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就像车辆连接车轮与车身的“桥梁”,主要承担两个核心任务:一是支撑车身,吸收来自路面的冲击和振动,确保乘坐舒适性;二是保持车轮与路面的良好接触,以优化车辆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一个典型的汽车悬挂系统通常由弹性元件(如弹簧、空气弹簧)、减振器(或称阻尼器)、导向机构(如控制臂、连杆)、防倾杆等部件组成。这些部件协同工作,共同决定了车辆在不同行驶状态下的动态表现。
要评估悬挂系统的性能,我们需要关注几个关键指标:
车身姿态控制:车辆在加速、制动、转弯时,车身会出现俯仰(点头、抬屁股)、侧倾(左右晃动)等现象。好的悬挂系统能有效抑制这些不必要的姿态变化,保持车身平稳。
乘坐平顺性:悬挂系统吸收路面颠簸的能力直接影响乘客的舒适度。我们希望车辆能“过滤”掉大部分的路面不平,让车内人员感觉平稳。
操纵稳定性:车轮与路面的接触情况直接关系到车辆的抓地力,进而影响转向、制动等操控性能。悬挂系统需要确保车轮在各种工况下都能紧密贴合路面。
而要量化这些性能,精确测量车辆不同点位与路面之间的距离是基础。这些距离数据反映了悬挂系统在动态运行中的压缩、拉伸以及车身姿态变化,是评估和优化悬挂系统设计的“金钥匙”。
在评估车辆悬挂系统性能时,精确测量车辆与路面之间的距离,可以转化为对一系列关键参数的监测。这些参数能够直观地反映悬挂系统的动态行为:
离地间隙(Ground Clearance):这是车辆底部最低点与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它不仅关乎车辆通过性,更是悬挂系统在静态和动态载荷下的基本支撑能力体现。通过测量多个点的离地间隙,我们可以评估车辆在满载、空载或行驶过程中底盘高度的变化,这对于载重车辆或越野车尤为重要。
车轮垂直位移(Wheel Vertical Displacement):这个参数描述的是车轮中心相对于车身参考点的垂直运动量。想象一下,车轮就像一个灵活的舞者,在路面颠簸时不断上下跳动,而车身则希望保持相对稳定。车轮垂直位移就是衡量这个“跳动”幅度的。它直接反映了悬挂系统弹簧的压缩与拉伸程度,是分析悬挂系统行程、减振器工作效果的关键数据。
车身俯仰(Pitch)和侧倾(Roll):俯仰是指车辆在加速或制动时车身前端或后端相对于水平面的上下摆动;侧倾则是车辆在转弯时车身左右倾斜。测量车身四个角或多个点位与路面的距离,我们可以通过几何关系计算出车身的俯仰角和侧倾角。这就像测量一艘船在海浪中的姿态,好的悬挂系统能像一个优秀的舵手,将这些晃动控制在最小范围,确保乘员的舒适性和车辆的稳定性。
动态车高(Dynamic Ride Height):这个参数指的是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实时的离地间隙。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量,能全面反映悬挂系统在不同速度、路况和驾驶操作下的实际表现。通过对比车辆设计车高与实际动态车高,可以评估悬挂系统是否按预期工作,以及其在应对复杂路况时的调整能力。
这些参数的监测和评估,能够帮助工程师深入理解悬挂系统的工作机制,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最终提升车辆的整体性能。
要精确测量车辆与路面距离以评估悬挂系统,我们需要借助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市面上有多种成熟的测量技术方案,它们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测试场景。
激光三角测量法是利用光学三角几何原理来测量物体距离的一种非接触式技术。想象一下,你拿着一个手电筒(发射激光),从侧面观察一个物体。当手电筒移动时,光斑在物体上的位置也会跟着移动。而激光三角测量法就是通过精确地捕捉这个“光斑移动”,来反推出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该方法的核心是一个激光发射器、一个接收镜头(通常是CCD或CMOS图像传感器)和一个被测物体。传感器向被测物体表面投射一束激光点或激光线。当激光束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在物体上形成一个光斑。这个光斑反射的光线会被接收镜头捕获。如果被测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发生变化,光斑在接收器上的成像位置也会随之移动。
我们可以将这个过程想象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一个顶点是激光发射器。* 另一个顶点是接收器的光心。* 第三个顶点是被测物体上的激光点。
当被测物体移动时,这个三角形的形状会发生变化,导致光斑在接收器上的位置 Δx
变化。通过精确测量 Δx
,并结合传感器的内部参数(如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基线距离 B
,接收镜头的焦距 f
,以及激光发射角度 θ
),就可以利用三角函数关系计算出被测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 H
。
一个简化的距离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H = B * tan(α)
其中,H
是传感器到被测物体的垂直距离,B
是激光器与接收器光轴之间的基线距离,α
是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光线的角度。实际计算会更复杂,需要考虑光斑在图像传感器上的具体位置映射。
核心性能参数:* 精度和分辨率: 激光三角测量法能够达到微米级的精度和分辨率,优质的系统可以达到亚微米级,这对于捕捉悬挂系统细微的动态变化至关重要。* 采样速度: 高性能的传感器可以达到数十kHz的采样速度,确保在车辆高速行驶时也能连续、密集地获取数据,不遗漏任何瞬时变化。* 测量范围: 激光三角测量法的测量范围通常在几毫米到数百毫米之间,对于车辆与路面距离测量非常适用。* 线性度: 优秀的产品线性度可达0.1%甚至更高,保证在整个测量范围内的准确性。
优缺点:* 优点: 极高的测量精度和分辨率,非接触式测量避免了对被测物体的磨损和干扰,高采样速度适用于动态测量。同时,对于路面颜色、纹理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一些先进的算法可以有效抑制路面光照和材质变化带来的误差。* 局限性: 测量范围相对有限,对于非常长的距离(几米以上)效果不佳;当被测物体表面存在高反光或强吸光时,可能会影响测量稳定性;传感器体积相对较大,安装位置需要仔细考量。成本通常介于超声波传感器和激光干涉仪之间,属于中高端产品。
激光飞行时间法,顾名思义,是根据激光从发射到接收的“飞行时间”来计算距离的。它就像我们对着山谷喊一声,然后等待回声一样,通过测量声音传播的时间来估算距离。只不过这里用的是激光。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传感器向目标物发射一个激光脉冲(或连续调制的激光)。这个激光脉冲以光速传播,到达目标物表面后反射回来,被传感器内部的接收器捕获。传感器内部的高速计时器精确测量从激光发射到接收之间经过的时间 t
。由于激光以光速 c
传播,那么目标物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D
就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D = (c * t) / 2
这里的除以2是因为激光走了去和回两次的路程。
核心性能参数:* 测量范围: 激光ToF传感器通常具有较长的测量范围,可以从几米到数百米,甚至更远。* 响应速度: 能够实现较高的测量速率,例如几百Hz到几KHz。* 精度: 精度一般在毫米到厘米级别,对于长距离测量来说足够,但通常不如激光三角测量法在短距离下的微米级精度。
优缺点:* 优点: 测量距离远,非常适合需要较大测量范围的应用;对目标物体的颜色和表面粗糙度不敏感,因为主要测量的是光脉冲的到达时间;抗环境光干扰能力较强,能够在室外强光环境下工作。* 局限性: 精度通常低于激光三角测量法;对物体的反射率有一定要求,如果物体反射率过低,信号可能难以被接收;受大气条件(如雾、雨)影响可能导致信号衰减。成本通常较高,尤其是高精度长距离ToF传感器。
超声波脉冲飞行时间法与激光ToF类似,但它使用的是超声波(人耳听不到的高频声波)而不是激光。可以把它想象成蝙蝠用声波来探测周围环境。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超声波传感器发射一束高频超声波脉冲。这些声波在空气中传播,当它们遇到目标物表面时,会反射回来。传感器内部的接收器捕获这些回波,并测量从超声波发射到接收之间经过的时间 t
。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v_s
(受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距离 D
就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D = (v_s * t) / 2
同样,除以2是因为超声波走了去和回的路程。
核心性能参数:* 检测范围: 通常在几十毫米到几米之间。* 分辨率: 毫米级。* 切换频率/响应速度: 一般较低,几十Hz到几百Hz。
优缺点:* 优点: 对目标物的颜色、透明度、表面纹理不敏感,这意味着无论路面是黑色沥青、白色水泥还是泥泞路,都能稳定测量;可在多尘、潮湿等恶劣工业环境中稳定工作,穿透烟雾和灰尘的能力较强;成本相对较低。* 局限性: 精度相对较低,通常是毫米级,无法满足对微米级精度有要求的应用;受环境温度、湿度、气流影响较大,因为声速会随这些因素变化;响应速度较慢,难以捕捉车辆高速行驶时的快速动态变化;测量光束较宽,可能存在扩散和多径反射问题。
在汽车性能测试中,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至关重要。以下是几个主流品牌及其产品的特点对比,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市场上的选择:
日本基恩士 (激光三角测量法) 日本基恩士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享有盛誉,其LJ-X8000系列激光位移传感器/轮廓测量仪采用激光三角测量法。该系列以其高速和高精度著称,例如其LJ-X8000E型号能提供±15 mm的测量范围和0.2 µm的重复精度,扫描速度最高可达16 kHz。这使得它在汽车制造中,如车身间隙、零部件高度、平整度等在线高速批量检测方面表现出色。它还具备较强的抗环境光干扰能力,操作简便,易于集成到现有系统中。
英国真尚有 (激光位移传感器) 英国真尚有ZLDS100RD系列激光位移传感器是一款紧凑型传感器,专为路面检测优化设计。该传感器量程高达1000 mm,采样速度高达70KHz(部分版本),分辨率为0.01%,线性度最高可达0.03%。其可在高速行驶状态下检测,无惧动态变化的路面颜色,抗太阳强光辐射能力强,潮湿路面无干扰,即使在山区公路也能稳定测量。该系列具有多种输出功率选项(小于1mW、小于80mW和小于20mW),并采用RS422或RS485数字输出接口,确保与各种设备的兼容性和可靠的数据传输。此外,该系列提供多种光斑大小选择,既有小于0.06mm的光斑,也有大于1mm的光斑,以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德国巴鲁夫 (超声波传感器) 德国巴鲁夫的BOS系列超声波传感器采用超声波脉冲飞行时间法,是另一种非接触式距离测量方案。其特点在于对目标物的颜色、透明度、表面纹理不敏感,并能在多尘、潮湿等恶劣工业环境中稳定工作。例如,BOS 18M-PA-UA20-S4型号的检测范围为30...400 mm,分辨率为0.18 mm,切换频率为50 Hz。超声波传感器成本相对较低,适用于对精度要求不高但需要大范围、环境适应性强的检测场景,如汽车底盘高度、物流车辆货物高度等中等精度检测。
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就像为不同场景挑选工具,关键在于匹配需求。在测量车辆与路面距离以评估悬挂系统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技术指标:
测量精度与分辨率
实际意义: 精度指的是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分辨率是传感器能识别的最小变化量。对于悬挂系统性能评估,哪怕是毫米或亚毫米级的微小位移变化,都可能对车辆舒适性和操控性产生显著影响。
影响: 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传感器能够捕捉到悬挂系统在复杂路况下的细微动态响应,例如减振器阻尼的精确变化,这对于精确调校悬挂至关重要。如果精度不够,测试数据就可能掩盖真实问题。
选型建议: 对于精细的悬挂调校和研发测试,建议选择微米级精度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如激光三角测量法)。对于只需大致了解离地间隙变化的场景,毫米级精度的传感器(如超声波)可能足够。
采样速度/响应频率
实际意义: 采样速度指传感器每秒能进行多少次测量。车辆在高速行驶时,路面与车轮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非常快,悬挂系统的动态变化也极其迅速。
影响: 高采样速度的传感器能够提供连续、密集的数据流,确保捕捉到车辆在高速颠簸、制动、转弯等瞬间的真实运动轨迹,避免数据“盲区”。如果采样速度过低,就像用慢镜头拍摄快速运动,会丢失大量关键信息。
选型建议: 对于高速公路测试或赛车性能分析,应优先选择采样速度在数KHz甚至数十KHz的激光位移传感器。一般道路测试,数百Hz的传感器也可以考虑。
测量范围/量程
实际意义: 量程指传感器能够有效测量的最小和最大距离之间的范围。车辆与路面距离会因悬挂压缩、拉伸、车身姿态变化以及路面起伏而变化。
影响: 传感器的量程必须覆盖车辆与路面距离可能出现的所有变化。例如,一辆越野车在越野时,其悬挂行程可能很大,路面起伏也大,需要更大的量程;而一辆轿车在平坦路面测试,可能量程要求相对较小。
选型建议: 根据测试车辆的悬挂行程和预期路面起伏情况来选择。通常,激光位移传感器能提供几十毫米到一米左右的量程,适合大多数车辆测试场景。
线性度
实际意义: 线性度描述的是传感器在整个测量范围内,其输出信号与实际距离变化之间关系的“直线”程度。
影响: 好的线性度意味着传感器在测量范围内的任何一点都能提供准确且一致的读数。如果线性度差,那么在测量范围的不同位置,测量误差会不均匀,导致数据失真,影响悬挂系统性能的准确评估。
选型建议: 对于高精度测试,应选择线性度在0.1%甚至更优的传感器,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抗环境干扰能力
实际意义: 汽车性能测试往往在各种户外环境下进行,需要传感器能抵御阳光、雨水、灰尘、温度变化以及路面材质和颜色的动态变化。
影响: 恶劣环境可能导致传感器读数不稳定、误差增大甚至无法工作。例如,路面反光或吸光性强,阳光直射,潮湿路面等都可能干扰测量。
选型建议: 优先选择明确标注具有抗太阳强光、无惧路面颜色、潮湿路面无干扰等特性的工业级激光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在此方面也有其优势,但精度和速度是其短板。
光斑大小
实际意义: 激光传感器投射到物体表面的激光光斑的尺寸。
影响: 小光斑能够实现更精细的点测量,用于检测路面细微的纹理或车身特定点的位移。大光斑则可以对一定区域内的距离进行平均测量,减少局部噪声的影响,尤其适用于路面粗糙度较大或需要获取平均离地间隙的场景。
选型建议: 根据具体测试需求选择。如果需要精确捕捉细微振动,选择小光斑;如果需要平均路面情况或对粗糙路面进行鲁棒测量,选择大光斑。
输出接口与兼容性
实际意义: 传感器提供数据的方式(模拟或数字)以及其通信协议。
影响: 良好的输出接口(如RS422、RS485、模拟电压/电流)和广泛的兼容性可以简化传感器与数据采集系统、上位机软件的集成工作,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选型建议: 优先选择数字输出接口(如RS422/RS485),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数据完整性高。同时确保与现有测试平台的数据采集模块兼容。
防护等级与可靠性
实际意义: 传感器对灰尘、水侵入的防护能力(如IP等级)以及在长期恶劣工作环境下的稳定性。
影响: 汽车测试环境通常严苛,传感器需要具备足够的防护等级来应对雨水、泥浆、灰尘的侵蚀,确保长期稳定工作,减少维护成本。
选型建议: 选择具有高IP防护等级的坚固型传感器,其外壳材质和设计应能承受车辆振动和外部冲击。
在实际的汽车性能测试中,尽管激光传感器功能强大,但依然可能遇到一些挑战。了解这些问题并提前准备解决方案,能让测试过程更顺畅、数据更可靠。
路面反光与吸光性变化
问题原因与影响: 不同的路面材质(沥青、水泥、砂石)和状态(干燥、湿润、冰雪)会导致激光的反射率差异巨大。高反光的表面可能造成传感器饱和,吸光性强的表面则可能导致信号微弱,影响测量稳定性与精度。阳光直射路面或强烈的环境光也可能对激光信号产生干扰。
解决建议: 选择具备高动态范围(HDR)处理能力、或拥有先进抗环境光算法的传感器。一些传感器会采用特定波长激光或调制激光来提高信噪比。必要时可采用多传感器冗余测量,通过数据融合算法提高鲁棒性。调整传感器安装角度,避免镜面反射。
高速行驶下的振动与噪声
问题原因与影响: 车辆在高速行驶时,车身和悬挂系统的振动幅度大、频率高。同时,气流扰动、发动机和轮胎噪音等都可能引入测量噪声,影响数据纯净度。
解决建议: 采用高采样率的传感器,以捕捉所有瞬时动态变化。在数据采集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如低通滤波、卡尔曼滤波等,去除高频噪声,平滑数据曲线,提取有效信息。确保传感器固定牢固,减少自身振动带来的误差。
传感器安装位置与角度
问题原因与影响: 传感器安装不当可能导致测量点偏离目标区域、被车辆部件(如排气管、泥瓦)遮挡、或者激光束与路面夹角过大(导致反射信号弱或测量精度下降)。
解决建议: 仔细规划传感器安装位置,选择车身底部不易被遮挡、且能直观反映悬挂动态的位置(如车轮附近、车身重心下方)。确保激光束垂直于路面或与路面保持一个较小的、恒定的入射角,以获得最佳反射信号。定期检查安装牢固性,防止因振动导致松动或偏位。
环境温度与湿度影响
问题原因与影响: 极端温度可能影响传感器内部电子元件的性能,导致测量漂移或失灵。湿度过高(如雨雾天气)可能导致激光散射,影响信号强度。对于超声波传感器,声速会随温度和湿度显著变化,直接影响距离计算的准确性。
解决建议: 选择具有宽工作温度范围和高防护等级的工业级传感器。对于超声波传感器,必须进行温度补偿,即实时测量环境温度并修正声速,确保距离计算的准确性。在雨雪天气下,应确保传感器光学窗口清洁,避免水珠或冰雪覆盖。
数据同步与分析
问题原因与影响: 在多传感器测试场景中,如果不同传感器的数据时间戳未能精确同步,那么在分析时,不同传感器的数据将无法准确对应到同一时间点,导致分析结果失真。
解决建议: 采用具备高精度时间同步功能的数据采集系统(如GPS授时或内部高精度时钟同步)。所有传感器应接入同一个数据采集单元或通过统一的协议进行时间同步。使用专业的测试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后处理,支持多通道数据对齐、滤波、可视化和高级分析功能。
激光传感器在测量车辆与路面距离方面的能力,使其在汽车行业有广泛且关键的应用:
悬挂调校优化 工程师通过实时监测车辆在不同路况下的动态车高和车轮垂直位移数据,可以精确评估悬挂系统在压缩和拉伸过程中的表现,进而优化弹簧刚度、减振器阻尼等参数,以达到最佳的舒适性和操控性平衡。例如,英国真尚有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可用于此类应用,其高采样率能够捕捉悬挂系统在高速运动中的细微变化。
ADAS/自动驾驶系统开发 高精度激光传感器能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系统提供实时的路面高程信息和车辆离地间隙数据,这对于车辆进行路况感知、路径规划(如规避障碍物、判断通过性)以及智能底盘控制(如主动悬挂)至关重要。
轮胎磨损与性能评估 结合车轮转速数据,激光传感器可用于实时监测轮胎与路面之间的相对位移,辅助评估轮胎的动态变形、跳动和磨损状况,为轮胎设计优化和性能分析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车辆舒适性评价 通过精确测量车身多个点位与路面的距离变化,可以量化车身的垂直振动、俯仰和侧倾幅度。这些数据是评价车辆乘坐舒适性的重要客观依据,帮助制造商打造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和乘坐体验的车型。英国真尚有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凭借其在各种复杂路况下的稳定性和高精度,亦可用于此类舒适性评价。
内径测量仪精密轮廓检测系统微观型面测量系统静态形变测量系统精密在线测厚系统振动测量系统无人警卫船光伏清洁机器人智能垃圾压实机智能机器人自稳定无人机起落平台空气质量检测仪桥梁结构健康检测系统其他检测系统
焊缝分析软件3D数据处理软件工业物联网平台电涡流软件预测分析软件AI软件计算机视觉平台数据平台解决方案服务免代码软件集成平台定制软件
测速测长_测距传感器 | 测距仪皮米级电容位移传感器线激光轮廓扫描仪 | 线扫激光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线性位置传感器光谱共焦传感器Kaman传感器系统干涉仪测径仪 | 测微计 | 激光幕帘千分尺传感器纳米平台光栅传感器地下探测仪光纤传感器太赫兹传感器液位测量传感器倾角 | 加速度测量传感器3D扫描传感器视觉相机 | 3D相机水下测量仪磁耦合线性执行器磁场传感器雷达传感器石墨烯霍尔效应传感器卷材位置传感器振动测量传感器结构检测传感器监控电涡流传感器水听器校准器无线光学通讯传感器网关纳米级电涡流传感器其它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