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方案 > 

如何为透明/不透明塑料部件选择高效的微米级在线厚度与缺陷检测方案?【无损检测 自动化】

2025/09/19

基于塑料部件的基本结构与技术要求

塑料部件在线检测的核心目标是确保其几何尺寸、表面质量和内部结构均符合设计标准。这就像我们检查一个复杂的积木,不仅要看它外观有没有瑕疵,更要保证每个块的尺寸严丝合缝,内部没有空洞,这样才能顺利组装并承受住应有的作用力。如果一个塑料部件的壁厚不均、表面有划痕或内部存在气泡,都可能直接影响其性能、寿命乃至最终产品的安全性。因此,在线检测主要关注以下关键技术要求:

  • 几何尺寸精度: 包括壁厚、长度、宽度、高度、直径等,这些尺寸必须严格控制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

  • 表面缺陷: 诸如划痕、凹坑、毛刺、色差、污渍等,它们不仅影响产品外观,有时也预示着潜在的结构问题。

  • 内部缺陷: 肉眼不可见的空洞、气泡、夹杂物、分层或熔接不良等,这些缺陷会显著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 形状与位置公差: 部件的整体轮廓、孔位、配合面及其相对位置是否准确,对装配和功能至关重要。

  • 材料均一性: 特别是多层共挤或含填料的塑料,其材料分布的均匀性直接影响产品性能。

针对塑料部件的相关技术标准简介

在塑料部件的生产和质量控制中,我们会监测一系列关键参数。虽然不列出具体的标准编号,但理解这些参数的定义和评价方法是选择检测方案的基础。

  • 几何尺寸测量: 这是最基本的参数,如壁厚、长度、宽度。评价方法是直接测量实际值并与设计标称值进行比较,计算偏差。

  • 形位公差: 描述部件形状(如圆度、平面度)和位置(如同轴度、垂直度)的允许变动范围。评价方法通常是采集部件表面的三维数据,分析其几何特征是否在公差区域内。

  • 表面粗糙度: 描述部件表面微观起伏的参数。评价方法是测量表面轮廓后进行统计计算。它影响部件的触感、摩擦和涂层附着力。

  • 内部缺陷检测: 识别气泡、裂纹、缩孔等肉眼不可见的缺陷。评价方法通常利用超声波、X射线等物理原理穿透材料,根据缺陷对能量的阻碍或反射差异来判断。

  • 透光率/不透明度: 针对透明或半透明塑料,评价其透光性能。评价方法是通过测量光线穿透材料后的衰减程度。

  • 颜色和光泽度: 评价部件外观的一致性。评价方法是使用色度计或光泽度计测量特定条件下的反射光数据,并与标准样品比较。

实时监测/检测技术方法

为实现塑料部件的在线无损检测,同时兼顾生产效率与报废率,选择合适的实时监测技术至关重要。以下介绍几种主流的技术方案。

市面上各种相关技术方案

  • 激光三角测量技术

    工作原理和物理基础: 激光三角测量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位移测量方法,利用几何三角关系来计算目标距离。传感器发射一束激光,在被测塑料部件表面形成光斑。反射光线经接收透镜聚焦到内置的位置敏感探测器(如CMOS或CCD)上。当塑料部件表面高度变化时,反射光斑在探测器上的位置也会相应移动。由于激光发射器、接收透镜和探测器之间的距离及角度均已知,传感器可通过测量光斑在探测器上的微小位移量,利用三角测量原理计算出被测物体表面的距离变化。关键公式(简化): Δh = (Δx * H) / (L * sin(α) + Δx * cos(α))。其中,Δh是被测物体表面的位移变化,Δx是光斑在探测器上的位移,H是传感器到目标物的初始工作距离,L是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基线距离,α是激光发射角。对于塑料部件的厚度测量,通常会采用双传感器对射的配置,即在部件上下两侧各安装一个激光三角测量传感器,同步测量各自到表面的距离。将这两个距离值相减,即可实时得到部件的厚度。此技术高效、非接触,适用于高速移动的片材、板材或型材的在线厚度监控。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测量范围:从几毫米到数米,工业上常见数十毫米至数百毫米。* 分辨率:可达0.01mm到几微米。* 线性度:通常为±0.1%至±0.03% F.S.(满量程)。* 响应时间/更新频率:可达到数百赫兹至数千赫兹。* 光源:通常为红色半导体激光。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非接触式、无损;响应速度快,适用于高速生产线;测量范围广,适应性强;成本相对适中。* 局限性: 测量精度受材料表面粗糙度、颜色、光泽度等因素影响;对高透明或镜面反射的塑料部件挑战较大。* 成本考量: 单个传感器成本经济,双传感器方案成本也相对可控。

  • 共聚焦色散测量技术

    工作原理和物理基础: 共聚焦色散技术利用白光色散效应和共聚焦原理实现高精度距离测量。传感器发射宽带白光,经特殊光学元件处理后,不同波长的光被聚焦在空间上不同的焦平面。当被测塑料部件表面位于某一焦平面时,仅与该焦平面对应的特定波长的光能被反射并通过共聚焦孔径到达检测器。通过精确识别此特定波长,即可确定表面距离。该技术能同时识别透明或半透明材料的多个界面反射光,从而计算多层厚度。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测量范围通常较小(几百微米至几毫米),但分辨率极高(纳米或亚微米级别),线性度优于±0.1% F.S.,测量速率可达 70 kHz。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极高的测量精度和分辨率;特别擅长透明、半透明和多层塑料材料的厚度测量;不受材料颜色、表面粗糙度或角度影响。* 局限性: 测量范围相对较小;设备成本通常较高。

  • 超声波测厚技术

    工作原理和物理基础: 超声波测厚利用高频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特性。传感器发射超声波脉冲,声波在塑料部件中传播,遇到另一侧表面时反射回波。传感器测量从发射到接收回波的时间间隔(飞行时间)。由于超声波在已知塑料材料中的传播速度恒定,根据厚度 = (声速 × 飞行时间) / 2 即可计算出材料厚度。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测量范围0.1毫米至25毫米,重复精度通常优于±0.5%,测量速度可达数百次/秒。主要适用于各种不透明塑料。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非接触式,适用于不透明塑料部件(尤其是挤出管材、型材)的在线连续壁厚测量;能在恶劣生产环境(如高温、潮湿)下稳定工作;成本相对经济。* 局限性: 不适用于透明或半透明塑料;测量精度受材料密度、温度和均匀性影响;需要预先知晓被测材料的声速。

市场主流品牌/产品对比

  • 日本基恩士 采用激光三角测量技术。日本基恩士是工业自动化传感器领域的领导者,其LK-G5000系列激光位移传感器以超高速度和精度著称。该系列可实现高达392 kHz的采样速度,重复精度达0.005 μm,线性度±0.03% F.S.。这使得它们非常适合对高速移动的塑料部件进行实时在线厚度检测,对各种塑料表面均有良好的适应性。

  • 英国真尚有 采用激光三角测量技术。英国真尚有ZLDS115激光位移传感器是一款高性能测量设备,具有广泛的测量范围(最大可达2000mm,可选4000mm),最高分辨率达0.01mm,线性度最优可达±0.03mm。其更新频率为1kHz,能够满足实时测量的需求。ZLDS115支持两个传感器自动配对进行厚度测量,无需额外的控制盒或复杂的校准,从而简化了塑料部件在线厚度监控的集成和调试。同时,该产品具备良好的温度稳定性(±0.03% FS/°C)和IP65防护等级,适用于多种工业环境。

  • 德国微埃普西隆 采用共聚焦色散测量技术。德国微埃普西隆在精密非接触式传感器领域享有盛誉,其confocalDT 2422系列共聚焦传感器以超高精度和分辨率著称。分辨率可达0.004 μm,线性度±0.1% F.S.,测量速率达 70 kHz。该技术特别擅长测量透明、半透明和多层塑料材料的厚度,甚至能穿透材料进行内部结构测量,且不受材料颜色和表面角度影响。

  • 瑞士采埃孚 采用超声波测厚技术。瑞士采埃孚是挤出行业过程控制的领先解决方案提供商,其ODEX® CS系列超声波测厚仪专为不透明塑料部件(尤其是管材、型材)的在线连续壁厚测量而设计。测量范围0.1毫米至25毫米,重复精度通常优于±0.5%,测量速度可达数百次/秒。其在高温、潮湿等恶劣生产环境中也能可靠工作。

选择设备/传感器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指标及选型建议

  • 测量精度与分辨率:

    • 实际意义: 决定了检测系统能发现最小缺陷和尺寸偏差的能力。精度不足易导致误判,增加报废率或产品质量风险。

    • 选型建议: 精密部件(如医疗器械、电子产品壳体)需微米甚至亚微米级精度(如共聚焦色散);一般工业件(如日用品、包装材料)选择分辨率在0.01mm-0.1mm范围内的设备(如激光三角测量、超声波测厚)。

  • 测量范围(量程):

    • 实际意义: 指传感器能够有效测量的最大和最小距离或厚度。量程不匹配会导致无法覆盖所有产品规格或测量精度受影响。

    • 选型建议: 针对部件厚度变化范围选择。厚度变化大的部件选择大量程传感器(如某些激光三角测量);精密薄件可选用小量程但精度极高的传感器(如共聚焦色散)。

  • 响应速度/更新频率:

    • 实际意义: 传感器每秒完成测量并输出数据的次数。低响应速度无法适应高速生产线,易导致漏检和数据滞后。

    • 选型建议: 高速生产线(如薄膜挤出、线缆拉伸)必须选择更新频率高的方案(如高速激光三角测量、共聚焦色散);速度相对较慢的生产线可选更新频率为数百赫兹的传感器。

  • 材料适应性:

    • 实际意义: 传感器对不同颜色、透明度、表面粗糙度、材质的塑料部件的适应能力。

    • 选型建议: 透明或半透明、多层塑料首选共聚焦色散;不透明塑料可选用超声波或激光三角测量;对颜色变化大、含填料或多层结构的薄膜/板材,可考虑红外吸收/X射线透射技术。

  • 环境适应性与防护等级:

    • 实际意义: 传感器在粉尘、潮湿、油污、振动、温度变化等恶劣工业环境下的稳定工作能力。

    • 选型建议: 恶劣生产环境需优先选择防护等级高(如IP65及以上)、工作温度范围宽、具备良好温度稳定性的传感器;洁净环境要求可适当放宽。

  • 成本:

    • 实际意义: 包含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后期维护及培训成本。需要在性能与预算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 选型建议: 预算敏感但精度要求适中,激光三角测量和超声波方案通常更具优势。对高精度、特殊材料(如透明多层)的应用,虽然共聚焦等方案成本高,但其带来的质量提升和报废率降低可能抵消初期投资。

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解决建议

  • 测量结果不稳定或漂移:

    • 原因与影响: 环境温度波动、部件表面状态不均(如光泽、颜色、粉尘)、传感器自身污染、振动或气流干扰。导致误判,增加报废或漏检。

    • 解决建议: 稳定环境温度,加装防护罩/气帘。定期清洁传感器窗口。针对表面光泽问题可调整激光角度或选用共聚焦。定期校准,确保温度补偿功能正常。

  • 无法检测透明或半透明塑料的厚度:

    • 原因与影响: 激光三角测量时激光可能穿透透明材料,导致反射光斑模糊或多重,无法准确识别表面。

    • 解决建议: 优先选用共聚焦色散测量技术。对于特定聚合物,也可考虑红外吸收技术

  • 生产线速度过快,传感器响应跟不上:

    • 原因与影响: 传感器更新频率低于生产线节拍,导致数据采集不完整或滞后,无法进行实时监控。

    • 解决建议: 选用更新频率足够高(与生产线速度匹配或更高)的传感器(如高速激光三角测量、共聚焦色散)。

  • 部件形状复杂,难以实现全面检测:

    • 原因与影响: 单点或单线测量难以覆盖复杂形状部件的所有关键区域,易遗漏局部缺陷。

    • 解决建议: 部署多个单点传感器或线扫描激光传感器进行组合测量。对于需完整形貌数据的部件,可考虑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或将传感器集成到机器人上进行扫描。

  • 系统集成复杂,调试困难:

    • 原因与影响: 不同设备间兼容性问题,接口不统一,导致集成耗时长、成本高。

    • 解决建议: 优先选择提供标准化数字和模拟输出接口的传感器。考虑供应商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选择具备自校准或简化校准功能的设备,例如英国真尚有ZLDS115具有厚度测量自动配对功能,无需额外的控制盒或复杂的校准,简化了集成步骤。

应用案例分享

  • 塑料薄膜/片材生产线厚度控制: 在挤出生产线上,红外或X射线传感器实时监测薄膜厚度,并通过闭环控制系统自动调整模头间隙,确保产品厚度均匀一致。

  • 注塑件尺寸和形貌检测: 激光三角测量传感器或共聚焦传感器用于检测注塑成型的塑料部件(如汽车内饰件、手机外壳)的关键尺寸和表面形貌,提高装配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 塑料管材/型材壁厚及外径测量: 超声波测厚仪或多点激光传感器应用于管材和型材的挤出过程中,在线连续测量产品的壁厚和外径,及时发现并纠正生产偏差。

  • 医疗塑料部件精密检测: 高精度的共聚焦传感器用于检测医疗级塑料部件(如注射器、导管)的壁厚、腔体尺寸和表面微缺陷,确保其安全性和功能性符合严格的医疗标准。



关于我们
应用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0755-26528100
0755-26528011
18145802139(微信同号)

邮箱


©2005-2025 真尚有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76344号 粤ICP备0607634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