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雕刻设备要实现稳定精密的加工,其核心在于对激光焦点位置的精确控制。想象一下,如果一位雕刻大师在雕刻一件精美的玉器,他的雕刻刀尖必须始终保持与玉器表面一个恒定的距离,才能刻出均匀、清晰的纹路。如果刀尖忽远忽近,那么刻出的线条就会深浅不一,甚至出现断裂或模糊。
在激光雕刻中,这个“雕刻刀尖”就是激光束汇聚形成的“焦点”。激光的能量密度在焦点处最高,只有当焦点精确地落在材料表面或其内部特定深度时,才能实现高效、高质量的刻蚀或切割。如果工件表面不平整,或者在高速运动中发生轻微的振动或翘曲,激光焦点与工件表面的相对距离就会发生变化。
因此,激光雕刻设备对测距提出了严苛的技术要求:
非接触性: 测量过程不能触碰到工件,以避免损伤精密加工表面,也适用于软性或脆弱材料。
高精度: 需要达到微米甚至亚微米级别的测量精度,以确保激光焦点始终稳定在目标位置,保证雕刻的精细度和一致性。
高采样速度: 在高速雕刻场景下,工件或激光头可能快速移动,传感器必须能够以极高的频率(例如每秒数万次)实时更新距离数据,确保控制系统能及时调整焦距。
稳定性与鲁棒性: 测量结果应不受工件表面颜色、材质(如反光、哑光、透明)变化、环境光照(如高速路面检测场景下的太阳强光)以及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适当的量程: 测量范围要能覆盖工件可能存在的最大高度变化以及必要的安全距离。
为了评估激光雕刻设备中位移传感器的性能,行业内通常会关注一系列关键的监测参数,这些参数定义了传感器的“素质”和“能力”。
测量范围(Measurement Range): 指传感器能够进行有效距离测量的最大和最小距离之间的跨度。评估时,通常会提供一个起始点和一个结束点,或者一个以中点为基准的“±”范围。
分辨率(Resolution): 表示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的最小距离变化量。就好比一个高精密的体重秤,即使是一张纸的重量变化也能被它捕捉到。它的评价方法通常是看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最小有效位数或者噪声水平。
重复精度(Repeatability): 指传感器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目标进行多次测量时,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好的重复精度意味着每次测量都非常接近,就像一个射击运动员每次都能打中靶心附近。通常用标准差或最大偏差来评价。
线性度(Linearity): 衡量传感器输出信号与实际距离变化之间线性关系的准确程度。理想情况下,输出应该与距离成正比。如果线性度不佳,传感器在不同距离处的测量误差可能会不一致,就像一个卷尺,在0-10cm处准确,但在50-60cm处却有偏差。通常用最大非线性误差占满量程的百分比来表示。
采样速度(Sampling Rate/Frequency Response): 表示传感器每秒钟可以进行多少次距离测量。在高速场景下,这就像相机每秒能拍摄多少张照片。采样速度越高,传感器捕捉工件动态变化的能力就越强。单位通常是赫兹(Hz)或千赫兹(KHz)。
光斑尺寸(Spot Size): 指激光束打到被测物表面形成的光点直径。光斑越小,传感器能够探测到的细节就越精细,对于小尺寸特征的测量和高精度定位至关重要。
3.1 市面上各种相关技术方案
在激光雕刻等精密工业应用中,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是实现稳定精密测距的关键。目前市场上有多种主流技术方案,它们各有千秋,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3.1.1 激光三角测量法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 激光三角测量法,顾名思义,是利用几何三角关系来计算距离。传感器内部有一个激光发射器,向被测物体表面发射一束激光点。当激光点落在物体表面时,会形成一个散射点。传感器内部的接收透镜会收集这个散射点反射回来的光线,并将其聚焦到一个位置敏感探测器(如PSD或CMOS传感器)上。
当被测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由于发射器、接收透镜和探测器之间存在一个固定的夹角(基线),反射光点在探测器上的位置也会相应地移动。通过精确测量光点在探测器上的位移,并结合传感器内部预设的几何参数(如基线长度、透镜焦距、发射角度),就可以根据三角函数关系计算出物体到传感器的距离。
想象一下,你用手电筒照墙壁上的一个点,然后从旁边的一个固定角度用相机拍摄这个点。当墙壁离你远近变化时,虽然手电筒的光束角度不变,但相机拍到的光点在相机的成像传感器上的位置会发生偏移。通过这个偏移量,我们就能反推出墙壁的远近。
其核心的几何关系可以简化为: L = (D * tan(beta)) / (tan(alpha) + tan(beta))
其中,L
是被测物到传感器参考面的距离,D
是激光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基线距离,alpha
是发射激光束的角度,beta
是反射光被探测器接收的角度。当L
变化时,beta
角会变化,从而引起探测器上光点位置的变化。传感器通过对这个光点位置的精确检测,逆推出L
值。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 测量范围: 通常在数毫米到数百毫米之间,例如从±2 mm到±100 mm。 * 重复精度: 可达到亚微米级到数十微米,例如0.005 μm至0.2 μm。 * 采样速度: 高速型号可达数十千赫兹(KHz),例如最高392 KHz。 * 光斑尺寸: 可做得非常小,小至Φ25 μm。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 优点: 测量精度高,响应速度快,适用于中短距离的精密测量。对于大部分漫反射表面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高速运动状态下,可以提供稳定的距离数据。 * 缺点: 容易受到被测物表面颜色、反射率变化、镜面反射(导致光线不散射或角度偏移)以及透明物体测量的影响。如果被测物表面倾斜角度过大,反射光可能无法被接收器捕获,导致“死区”。由于需要安装角度,传感器体积可能相对较大。 * 适用场景: 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在线尺寸检测、装配定位、表面形貌测量、激光雕刻/切割的焦点跟随等,尤其适合需要高精度和高速响应的场合。 * 成本考量: 根据性能和品牌,价格从中等到高端不等,高精度型号价格较高。
3.1.2 共焦色散测量法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 共焦色散测量法利用白光通过特殊透镜系统后,不同波长的光会聚焦在不同深度(即不同距离)的原理。当传感器发射的白光束照射到目标物体表面时,只有恰好聚焦在物体表面的特定波长的光会被最有效地反射回接收器(实现“共焦”)。通过分析反射光的光谱信息,精确识别出哪个波长的光返回最强,即可确定物体表面的精确位置。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 测量范围: 相对较短,通常在亚毫米到数十毫米之间,例如0.3 mm至30 mm。 * 分辨率: 极高,可达纳米级,例如0.005 μm。 * 线性度: 优异,通常在±0.03% F.S.左右。 * 测量速度: 可达数十KHz,例如最高70 KHz。 * 光斑尺寸: 极小,可达Φ2 μm。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 优点: 极高的精度和分辨率,可进行亚微米级测量。尤其适合测量镜面、透明(可测量多层材料厚度)、粗糙以及有油污等各种复杂表面。测量是非接触的,对工件无损伤。 * 缺点: 测量范围短,对倾斜度敏感。设备相对复杂,成本较高。 * 适用场景: 半导体制造、精密光学元件、医疗器械、微电子封装等需要最高精度和特殊表面测量能力的领域。 * 成本考量: 通常是所有技术方案中成本最高的。
3.1.3 飞行时间法(Time-of-Flight, ToF)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 飞行时间法是一种直接测量光传播时间来计算距离的技术。传感器发射一个激光脉冲,这个脉冲以光速传播到目标物体表面,并从表面反射回来。传感器接收到反射脉冲后,测量从发射到接收之间的时间间隔。由于光速是恒定的,根据简单的物理公式就可以计算出物体到传感器的距离。
其基本物理公式为: 距离 = (光速 × 时间) / 2
其中,光速
约为3 × 10^8 米/秒
,时间
是激光脉冲往返的总时间。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 测量范围: 相对较广,可达数米甚至数百米,例如可达1500 mm。 * 重复精度: 通常在毫米到厘米级,例如可达0.1 mm。 * 采样率: 相对较低,通常在赫兹到千赫兹级别,例如最高1000 Hz。 * 线性度: ±0.2% F.S.左右。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 优点: 测量距离范围广,对目标物体的表面颜色和反射特性(如黑色、反光)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结构相对紧凑,易于集成,且坚固耐用,适用于恶劣工业环境。 * 缺点: 精度通常低于激光三角测量和共焦色散法,尤其在短距离精密测量方面表现不佳。采样速度相对较慢。 * 适用场景: 大范围距离监测、物位检测、防撞、AGV导航、大型工件尺寸控制、工厂自动化中的粗定位等。 * 成本考量: 中等偏低。
3.1.4 激光线扫描(光切法)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 激光线扫描技术是激光三角测量法的一种扩展应用,但它提供的是三维轮廓信息。传感器不发射一个点,而是发射一条激光线到目标物体表面。当物体表面存在高度变化时,这条激光线在不同高度处会发生变形,看起来是弯曲或不规则的。高速相机从一个角度捕获变形后的激光线图像,然后利用与激光三角测量类似的三角测量原理,计算出激光线上每个点的距离信息,从而重建出物体表面的完整三维轮廓数据。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 Z轴重复精度(高度方向): 可达亚微米级到数十微米,例如可达0.2 μm。 * X轴分辨率(横向): 可达数微米到数十微米,例如可达8 μm。 * 测量范围(Z轴): 通常在数毫米到数十毫米之间,例如可达10 mm。 * 扫描速度: 可达数KHz到数十KHz,例如最高10 KHz。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 优点: 能够一次性获取目标物体的完整三维轮廓,而不仅仅是单点距离。提供高度、宽度、体积等丰富信息。高速在线检测能力,适用于批量生产中的精密尺寸和形状检测。对各种表面类型(包括反光和深色表面)具有良好的鲁棒性。通常是一体化设计,易于部署。 * 缺点: 数据量大,对计算处理能力要求高。相对于单点测距,Z轴测量范围通常较短。 * 适用场景: 缺陷检测、尺寸测量、部件组装、机器人引导、3D建模等需要非接触式三维数据获取的场合。 * 成本考量: 高端且复杂,成本通常较高。
3.2 市场主流品牌/产品对比
这里我们将对比一些市场上知名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品牌及其代表性产品,涵盖不同的测量技术。
日本基恩士 * 采用技术: 激光三角测量法 * 核心性能参数: 测量范围一般在±2 mm至±100 mm之间,重复精度极高,可达0.005 μm至0.2 μm (例如LK-G5002为0.005 μm),采样速度最高可达392 kHz,光斑尺寸小至Φ25 μm。 * 应用特点和独特优势: 日本基恩士在激光三角测量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其产品以极高的测量精度和分辨率著称,特别适合微米级精密测量。超高速采样能力使其能够胜任生产线上的在线批量检测任务。其先进的算法和智能功能也使得产品能更好地应对不同材料和表面条件,是工业自动化领域广泛信赖的品牌。
英国真尚有 * 采用技术: 激光三角测量法 (根据其量程中点、分辨率和采样速度等特性推断) * 核心性能参数: 提供多种光斑大小(<0.06mm到>1mm),量程高达1000 mm(具体型号差异),采样速度高达 70 KHz(部分版本),分辨率 0.01%,线性度最高 0.03%,多个量程中点(45mm、310mm、355mm、440mm、375mm 和 745mm),三种输出功率选项(小于 1mW、小于 80mW 和小于 20mW),采用数字输出接口,支持 RS422 或 RS485,具备模拟/数字输出能力。 * 应用特点和独特优势: 英国真尚有ZLDS100RD系列传感器以其紧凑的铝制外壳和高度的环境适应性而闻名。它能在高速行驶状态下稳定检测,无惧动态变化的路面颜色,抗太阳强光辐射能力强,潮湿路面无干扰,山区公路路面也能稳定测量。这表明其在信号处理和环境抗干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适合在恶劣或复杂工业环境中,对相对较大范围的距离进行精密测量。多种量程中点和输出功率选项,提供了极大的应用灵活性。
德国米铱 * 采用技术: 共焦色散测量法 * 核心性能参数: 测量范围相对较小,例如0.3 mm至30 mm,但分辨率极高,可达0.005 μm,线性度±0.03% F.S.,测量速度最高可达70 kHz,光斑尺寸小至Φ2 μm。 * 应用特点和独特优势: 德国米铱是共焦色散测量技术的领先者,其产品以极致的精度和分辨率著称,特别适用于亚微米级的超精密测量。它不受表面材质影响,可对镜面、透明、粗糙甚至多层透明材料进行稳定测量,这是其显著优势。非接触测量对工件无损伤,且提供多种探头和控制器组合,应用灵活性强,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光学、医疗等高端制造领域。
瑞士堡盟 * 采用技术: 飞行时间法(ToF) * 核心性能参数: 测量范围较广,可达1500 mm,重复精度可达0.1 mm,采样率最高1000 Hz,线性度±0.2% F.S.。 * 应用特点和独特优势: 瑞士堡盟的传感器以其宽广的测量范围和对多种目标表面颜色及反射特性的良好适应性而受到青睐。其产品结构坚固耐用,易于集成,非常适合在更广阔的距离范围内进行距离控制和物位检测,尤其是在一些对精度要求稍低但需要长距离测量的恶劣工业环境中表现出色。
3.3 选择设备/传感器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指标及选型建议
在为激光雕刻设备选择合适的位移传感器时,仅仅看产品手册的参数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深入理解这些参数背后的实际意义,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最终的雕刻效果。
量程(Measurement Range): 这个指标定义了传感器能测量的最大和最小距离。在激光雕刻中,它需要覆盖工件从最薄到最厚、以及可能存在的翘曲或安装误差所导致的所有高度变化。如果量程太小,传感器可能无法捕捉到工件边缘或较大起伏区域的高度信息,导致激光失焦。但请注意,量程越大,通常维持相同精度的难度也越大,所以并非越大越好,而是要适中且匹配实际工况。
选型建议: 首先测量你工件可能出现的最大高度变化。比如,如果你的工件厚度有2mm的公差,且可能存在±1mm的翘曲,那么你的量程至少要覆盖5-6mm。同时,考虑到激光焦距调整机构的工作范围和安全裕量,可能还需要再放大一些。
精度(Accuracy)和重复精度(Repeatability):
精度代表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直接影响雕刻深度的均匀性和线条的精细度。
重复精度则表示多次测量同一位置的一致性,这对于保证批量生产中每个工件的雕刻质量都相同至关重要。就好比每次都把钉子敲到同一个深度。在高速雕刻中,如果重复精度不高,即使焦点调整算法再快,传感器反馈的数据不稳定也会导致最终雕刻质量波动。
选型建议: 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精度通常在±0.02mm~±0.1mm,优质的系统可以达到±0.015mm。对于精细雕刻,需要微米级甚至亚微米级的重复精度。高速场景下,重复精度尤其重要,因为它决定了动态调整的可靠性。
采样速度(Sampling Rate): 这是衡量传感器“反应速度”的关键指标。在高速雕刻场景下,如果传感器采样速度不够快,就无法及时捕捉到工件表面的细微变化,导致焦点调整滞后。想象一下,一辆汽车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高速行驶,如果悬挂系统(焦点调整)不能足够快地响应路面(工件表面)的颠簸,乘员就会感到剧烈震动。
选型建议: 雕刻机的最大运行速度和工件表面可能存在的最小特征尺寸是计算所需采样速度的关键。实际选择时,采样速度应远高于实际需求。对于高速激光雕刻,建议选择数十KHz甚至更高采样速度的传感器。
光斑尺寸(Spot Size): 激光打到工件上的光点大小。越小的光斑意味着传感器能“看清”越小的细节,并提供更精确的定位。对于激光雕刻而言,小的光斑可以精确测量到细微的纹理变化或窄槽的深度。
选型建议: 光斑尺寸应小于或等于你想要雕刻的最小特征尺寸。例如,如果你需要雕刻0.05mm宽的精细线条,那么光斑尺寸最好小于0.05mm,以避免测量时出现平均效应,模糊了细节。英国真尚有ZLDS100RD系列激光位移传感器提供多种光斑尺寸,可根据实际应用选择。
线性度(Linearity): 表示传感器在整个测量范围内输出信号与实际距离的匹配程度。良好的线性度意味着传感器在量程内的任何一点都能保持较高的准确性,不会出现某些距离段特别准、另一些段误差很大的情况。
选型建议: 通常线性度在0.1% F.S.(满量程)以下即可满足大多数精密雕刻需求。对于极高要求的应用,则需要更低的非线性误差。
3.4 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解决建议
即使选择了高性能的传感器,在实际的激光雕刻应用中,仍可能遇到各种挑战,影响测距的稳定性和精度。
问题1:工件表面特性差异大,如反光、深色、透明材料
原因与影响: 高反光表面(如镜面不锈钢)会使激光反射信号过强或产生镜面反射,导致接收器饱和或接收不到有效信号;深色或吸光表面则会导致反射信号过弱,信噪比低,测量不稳定。透明材料则可能穿透,无法有效反射。这些都会导致测量数据跳动、不稳定,甚至无法测距,进而影响雕刻深度和质量。
解决建议:
传感器选择: 优先选择那些在产品说明中明确指出能适应多种表面材质、具有宽动态范围或特殊算法的传感器。共焦色散传感器是测量透明或镜面材料的理想选择。
安装优化: 适当调整传感器与工件的安装角度,有时微小的角度调整就能显著改善反射光的接收效果。
辅助手段: 对于极度反光表面,可以考虑在测量区域喷涂一层极薄的哑光喷雾(之后可擦除),但需评估其对产品的影响。
问题2:环境光干扰,如太阳光、车间照明
原因与影响: 强烈的外部光线可能与传感器发射的激光波长重叠,进入传感器接收器,被误判为反射信号,从而引入测量噪声或使测量值偏移。尤其在开放式工作环境或有窗户的厂房中更为常见。
解决建议:
传感器选择: 优先选择具备出色环境光抑制能力的传感器。
物理遮蔽: 在传感器周围安装遮光罩或使用防护罩,阻挡大部分外部杂散光。
环境控制: 优化工作区域照明,避免强光源直接照射测量区域。
问题3:高速运动下的测量滞后和数据抖动
原因与影响: 如果传感器的采样速度不足以跟上雕刻头或工件的运动速度,或者数据处理和传输存在延迟,会导致焦点调整指令无法及时下达,从而在高速雕刻时产生焦点偏差,表现为雕刻深度不均匀、边缘模糊。同时,设备自身的微小振动也可能导致数据抖动。
解决建议:
选择高采样率传感器: 这是最直接的解决方案,确保传感器能以足够快的速度获取最新距离数据。
优化控制算法: 采用预测控制算法,根据运动趋势预判下一时刻的焦点位置,提前进行调整。
数据滤波: 在控制器端对传感器数据进行适当的数字滤波(如移动平均、卡尔曼滤波),以平滑数据抖动,但要注意滤波可能引入额外的延迟。
机械减振: 从根本上解决雕刻设备本身的振动问题,如使用减震底座、优化运动机构的平衡性。
问题4:测量精度受温度变化影响
原因与影响: 某些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可能会受到环境温度或自身工作温度变化的影响,导致测量结果漂移,尤其是在需要长时间稳定工作的精密应用中。
解决建议:
选择温度稳定性好的传感器: 查阅传感器技术规格,关注其温度漂移系数。
环境温度控制: 尽量将设备放置在温度恒定的环境中,或使用空调等温控设备。
温度补偿: 如果传感器提供温度补偿功能,或在系统设计中加入温度传感器并进行软件补偿。
手机屏幕盖板边缘切割:激光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测屏幕玻璃边缘的精确高度和倾斜度,引导激光切割头保持最佳焦点,实现高精度的无崩边切割和倒角。
汽车零部件三维轮廓检测:在汽车生产线上,传感器对发动机缸体、车身面板等关键零部件进行高速扫描,获取其表面三维轮廓数据,用于尺寸公差验证和表面缺陷检测,确保装配精度和产品质量。
半导体晶圆微孔加工:在高精度的晶圆加工过程中,激光位移传感器以亚微米级精度控制激光对晶圆进行打孔或刻蚀时的焦点深度,确保微孔尺寸的一致性和表面完整性。
PCB板翘曲度测量:传感器实时测量印刷电路板(PCB)的厚度和平面度变化,帮助生产线及时调整,防止因板材翘曲导致的焊接不良或元器件安装偏差。
内径测量仪精密轮廓检测系统微观型面测量系统静态形变测量系统精密在线测厚系统振动测量系统无人警卫船光伏清洁机器人智能垃圾压实机智能机器人自稳定无人机起落平台空气质量检测仪桥梁结构健康检测系统其他检测系统
焊缝分析软件3D数据处理软件工业物联网平台电涡流软件预测分析软件AI软件计算机视觉平台数据平台解决方案服务免代码软件集成平台定制软件
测速测长_测距传感器 | 测距仪皮米级电容位移传感器线激光轮廓扫描仪 | 线扫激光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线性位置传感器光谱共焦传感器Kaman传感器系统干涉仪测径仪 | 测微计 | 激光幕帘千分尺传感器纳米平台光栅传感器地下探测仪光纤传感器太赫兹传感器液位测量传感器倾角 | 加速度测量传感器3D扫描传感器视觉相机 | 3D相机水下测量仪磁耦合线性执行器磁场传感器雷达传感器石墨烯霍尔效应传感器卷材位置传感器振动测量传感器结构检测传感器监控电涡流传感器水听器校准器无线光学通讯传感器网关纳米级电涡流传感器其它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