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方案 > 

如何在恶劣工况下,高效实现锤制轴直线度与同轴度的微米级非接触自动化检测?【工业质量控制】

2025/09/16

1. 锤制轴的基本结构与技术要求

锤制轴,顾名思义,是通过锻造工艺制造的轴类零件。这种工艺能赋予材料优异的力学性能,如高强度、高韧性,因此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重型机械等领域,扮演着传递动力、支撑载荷的关键角色。

想象一下,一辆汽车的曲轴或传动轴,它们需要承受巨大的扭矩和冲击力。如果这些轴不够"直溜",或者不同截面的中心轴线没有对齐,就像一根不平整的棍子在高速旋转,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因此,锤制轴在生产过程中,对其几何参数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其中直线度和同轴度是两大关键指标:

  • 直线度: 指轴的中心线偏离理想直线的程度。如果直线度不达标,轴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振动、噪音,甚至导致轴承过早磨损,影响整个机械系统的稳定性与寿命。这就好比一根笔直的轨道,如果中间有弯曲,火车在上面跑起来就会颠簸,长此以往轨道和车轮都会受损。

  • 同轴度: 指轴上多个圆柱面或轴孔的中心线相互对齐的程度。例如,轴的两端可能需要安装不同的部件,如果它们的中心线不重合,就会导致装配困难、应力集中、偏心磨损等问题,使得机械传动效率降低,甚至引发故障。可以理解为几个套在一起的圆筒,它们的中心必须在一条线上,才能确保它们可以顺畅地插拔或协同工作。

2. 锤制轴的相关技术标准简介

为了确保锤制轴的质量和性能,行业内对这些关键参数的测量和评估都有明确的规范。

直线度* 定义: 直线度误差是指被测实际要素的直线,对其理想直线(基准直线)的偏离程度。具体到轴,通常是指轴线在某个测量方向上相对于理论直线的最大偏差值。* 评价方法: 通常采用最小二乘法或最小区域法来确定一条“最佳拟合”的基准直线,然后计算轴上各点到这条基准直线的最大距离。在实际测量中,可以通过分段测量轴上多个点的径向跳动,再通过数据拟合来计算整体的直线度偏差。

同轴度* 定义: 同轴度误差是指被测实际要素的轴线,对其理论基准轴线的偏离程度。对于一个轴,如果有多个直径不同的圆柱段,或者需要与外部零件配合的轴颈,它们的中心线都应该与一个共同的基准轴线重合。* 评价方法: 通常以一个主要的轴段作为基准,测量其他相关圆柱面或轴孔的轴线相对于这个基准轴线的偏心量。常见的测量方法包括径向跳动法,即在不同位置测量轴的回转跳动,然后通过计算得到同轴度误差。例如,将轴固定在V型块或卡盘上旋转,用位移传感器测量不同截面外圆的径向跳动,通过处理这些数据来确定各个截面的中心线位置,进而评估同轴度。

3. 实时监测/检测技术方法

对锤制轴进行快速、准确的自动化检测,需要依赖先进的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市面上主流的自动化测量方案各有千秋,它们基于不同的物理原理,适用于不同的测量场景。

3.1 市面上各种相关技术方案

(1) 激光三角测量技术

激光三角测量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非接触式距离测量技术,其原理相对直观。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想象一下,我们想知道一个物体离我们多远。如果知道我们(测量传感器)与一个固定参照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我们观察物体时,激光从物体表面反射回来的角度,就可以构建一个三角形。通过测量这个角度变化,就能计算出物体的距离。

具体来说,一个激光发射器(通常是激光二极管)向被测物体表面发射一束光束,形成一个激光点。这个激光点在物体表面的反射光会通过一个接收光学系统(如透镜)聚焦到位置敏感探测器(PSD)或CMOS/CCD阵列上。当被测物体的距离发生变化时,反射光点在探测器上的位置也会随之移动。

这个系统构成了一个几何三角形:激光发射器、反射光点和接收器形成三个顶点。激光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基线B,激光发射角是固定的。当目标距离Z变化时,反射光点在探测器上的位置P会改变,从而改变了从接收器到光点的角度。通过简单的三角函数关系,就可以精确计算出目标物体的距离Z。

其基本几何关系可以表示为:Z = (B * f) / (P - P0)其中:* Z 代表被测物体到传感器的距离。* B 代表激光发射器与接收器光学中心之间的基线距离。* f 代表接收光学系统的焦距。* P 代表光点在探测器上的实际位置。* P0 代表探测器上零点或参考位置(例如当物体在参考距离时,光点在探测器上的位置)。

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测量单个点的距离,如果将激光束扩展成一条激光线(线激光),再配合高速相机,就可以快速获取物体表面的二维轮廓数据。通过沿着轴向移动传感器或旋转轴体,可以构建出整个轴体的三维形状数据。

核心性能参数典型范围:* 精度: 激光三角测量技术的精度通常在微米级到几十微米,具体取决于测量范围和传感器设计。高端系统可以达到更高的精度。* 测量范围: 从几毫米到数米不等。* 响应时间: 几毫秒到几十毫秒,适用于动态测量。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非接触式测量,避免了对工件的损伤和磨损;测量速度快,适用于在线检测;精度高,可满足大多数工业应用需求;对表面粗糙度、颜色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尤其是通过高级算法优化)。特别适合进行直线度、跳动和直径等参数的实时测量。* 局限性: 对高反光或透明表面测量可能存在挑战;测量结果可能受环境光、温度等因素影响;单点测量时需要配合扫描机构才能获得完整轮廓。* 成本考量: 中等到高,取决于传感器的性能指标和系统集成复杂性。

(2) 透射型激光扫描技术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这种技术就像是给轴体拍“激光X光片”。系统会发射一束或多束高速旋转的激光束,形成一个密集的扫描区域或扫描线。当待测轴体通过这个区域时,它会遮挡一部分激光。接收器会精确测量激光被遮挡的时间长度,或者检测透射光强的变化。

根据激光扫描的速度和被遮挡的时间,就可以计算出轴体的精确尺寸(如直径)。例如,如果激光以已知速度V扫描一个区域,被遮挡的时间是t,那么被测物体的尺寸 D 就可以通过 D = V * t 来计算。对于圆度、直线度和跳动等参数,系统会从多个扫描方向或沿着轴线获取一系列直径数据,再通过算法进行分析。

核心性能参数典型范围:* 测量范围: 通常为0.1 mm 至 30 mm。* 测量精度 (重复性): 可达亚微米级。* 采样速度: 极高,可达数万次/秒。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极高的测量精度和重复性,尤其适合微米级尺寸测量;超高速采样,非常适用于在线批量检测,能够捕捉高速运动的轴体;系统设计坚固,易于集成到严苛的生产线环境中;测量数据处理相对简单直观。* 局限性: 主要用于测量外部尺寸(如直径、圆度),对于表面缺陷或复杂形状的完整轮廓信息获取能力有限;无法直接测量轴体内部特征。* 成本考量: 较高。

(3) 机器视觉与高分辨率光学扫描技术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这种方案利用了高分辨率工业相机和精密的背光照明,其原理类似于我们拍摄一张清晰的照片。当待测轴体被放置在光源和相机之间时,光源会形成均匀的背光,轴体则会在相机图像传感器上投射出一个清晰的阴影。

相机捕捉到这张高分辨率的阴影图像后,通过先进的图像处理算法,可以精确地识别并分析图像中的像素边缘。系统根据这些边缘信息,在一次测量中就能快速、非接触地获取轴体的多种几何特征,包括长度、直径、倒角、以及各种形状偏差。计算方式基于像素数与实际尺寸的换算因子。

实际尺寸 = (检测到的像素数量) * (像素当量)其中像素当量是根据光学系统和相机分辨率标定得到的每个像素代表的实际尺寸。

核心性能参数典型范围:* 测量范围 (直径): 0.3 mm 至 30 mm。* 测量范围 (长度): 1 mm 至 150 mm。* 测量精度 (直径): 可达 ±0.5 µm。* 测量时间: 约1秒(针对多个特征)。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非接触式高精度测量,一次测量可同时获取轴体上的大量几何特征;测量速度快,适用于在线或离线批量检测;用户界面通常直观易用,操作简便;具备坚固的工业设计,适应车间环境。* 局限性: 主要测量轴体的轮廓尺寸和表面几何特征,对于轴体深层内部缺陷或表面微观纹理的检测能力有限;测量精度可能受限于光学畸变和图像处理算法的鲁棒性。* 成本考量: 中等到高。

(4) 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结构光三维扫描是一种用于获取物体完整三维形状的高级技术。它不只是测量一个点或一个轮廓,而是像给物体表面绘制一张精密的“三维地图”。

系统通过投影仪向锤制轴表面投射一系列已知的、编码的光栅图案(如条纹、点阵)。当这些图案投射到具有三维形状的物体表面时,会因物体表面的高低起伏而发生畸变。两个或多个高分辨率相机从不同角度同步捕捉这些畸变图案的图像。

系统通过复杂的三角测量原理和图像处理算法,分析这些畸变图案。每个相机观察到的图案变形都包含了该点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信息。通过多个相机的数据交叉验证和计算,最终可以得出物体表面上每个点的精确三维坐标,从而生成高密度的点云数据。这些点云数据完整地重构出轴体的三维几何形状,可以用于精确的尺寸测量、形位公差 (GD&T) 分析以及与CAD模型的偏差比对。

核心性能参数典型范围:* 点间距: 0.02 mm 至 0.25 mm。* 单次扫描时间: < 1秒 (典型)。* 测量精度: 0.008 mm 至 0.05 mm (RMS)。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能够快速获取高精度、全场的三维数据,适用于复杂形状的完整形状控制;非接触式测量,避免损伤工件;强大的软件功能支持GD&T分析和与CAD模型的偏差比对,可以发现微小的形状偏差或缺陷;具备高度自动化和在线检测的集成潜力。* 局限性: 对物体表面特性(如反射率、颜色)敏感,可能需要喷涂显像剂;受环境光影响较大;数据量大,对计算资源要求高;设备成本通常较高。* 成本考量: 高。

3.2 市场主流品牌/产品对比

这里我们将对比几款市场上主流的自动化测量产品,它们各自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方案,以满足不同的工业检测需求。

日本基恩士* 采用技术: 透射型激光扫描技术。* 核心性能参数: * 测量范围: 0.3 mm 至 30 mm * 测量精度 (重复性): ±0.08 µm * 采样速度: 64000次/秒 * 线性度: ±1.5 µm* 应用特点和独特优势: 以其极致的测量精度和超高速采样能力著称,特别适合对微小尺寸轴体进行在线批量检测,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外径、圆度等参数。其坚固的设计也使其能集成到严苛的生产线环境中。

英国真尚有* 采用技术: 激光三角测量技术 (点式)。* 核心性能参数: * 最大测量距离: 10m,测量范围可达8m * 精度: 最高可优于0.08% (取决于测量范围) * 响应时间: 5毫秒 * 可测高温物体: 最高可测量1300°C * 防护等级: IP66* 应用特点和独特优势: 英国真尚有ZLDS116系列传感器以其广泛的测量范围和高精度、快速响应能力脱颖而出。其独特的IP66级铸铝外壳和空气净化系统,使其在恶劣的工业环境(如高温、多尘)中也能稳定工作。同时,该传感器提供模拟输出、数字输出和视频输出等多种输出方式,无需校准,在直径测量、长度测量、直线度测量等多种非接触式距离应用中表现出色。

德国米高* 采用技术: 激光三角测量技术 (线激光轮廓)。* 核心性能参数: * 测量范围 (Z轴): 30 mm (典型) * 测量宽度 (X轴): 100 mm (典型) * Z轴重复精度: 低至0.6 µm * 轮廓速度: 最高4000个轮廓/秒 * 点分辨率 (X轴): 1280点/轮廓* 应用特点和独特优势: 德国米高scanCONTROL系列以其高分辨率的2D轮廓测量能力见长,能够对物体表面形成一条精确的激光线,从而快速获取详细的横截面数据。它能应对多种表面(包括高反光或漫反射表面),适用于精确的几何尺寸测量和表面缺陷检测,尤其适合需要获取物体完整轮廓信息的应用。

瑞典海克斯康* 采用技术: 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 核心性能参数: * 点间距: 0.02 mm 至 0.25 mm * 单次扫描时间: < 1秒 (典型) * 测量精度: 0.008 mm 至 0.05 mm (RMS) * 数据输出: 高密度点云* 应用特点和独特优势: 瑞典海克斯康AICON SmartScan系列能够快速获取物体表面的高精度、全场三维数据,非常适合复杂形状轴体的完整形状控制和GD&T分析。其非接触式测量方式和强大的软件功能,使其在与CAD模型进行偏差比对和缺陷检测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且具备自动化和在线检测的集成潜力。

3.3 选择设备/传感器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指标及选型建议

在选择自动化测量设备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以确保所选方案能真正满足生产需求。

  • 精度与重复性: 这是衡量测量设备性能的核心指标。

    • 实际意义: 精度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重复性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位置的一致性。对于锤制轴,微米级的偏差就可能导致严重的性能问题。

    • 选型建议: 如果应用对质量要求极高,例如航空航天领域的核心部件,应选择高精度、高重复性的传感器。对于一般工业应用,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精度范围。

  • 测量范围与测量距离: 传感器能有效工作的尺寸和距离范围。

    • 实际意义: 测量范围决定了传感器能检测的轴体尺寸大小,而测量距离则关系到传感器在产线上的安装灵活性。

    • 选型建议: 对于小直径高精度轴,可选用测量范围小的透射型激光扫描仪;对于大型锤制轴或需要在安全距离外测量的场景,激光三角测量技术可能更有优势。

  • 响应时间与采样速度: 传感器对被测物变化作出响应的速度,以及单位时间内采集数据的能力。

    • 实际意义: 这两个指标决定了传感器在动态测量、高速生产线上的适用性。响应时间越短,采样速度越快,就越能捕捉到高速运动轴体的瞬时状态。

    • 选型建议: 在生产线节拍快、轴体移动速度高的场景,必须选择响应时间短、采样速度高的设备。

  • 防护等级与环境适应性: 传感器抵抗恶劣环境的能力。

    • 实际意义: 锤制轴生产现场通常伴有高温、粉尘、油雾、振动等恶劣条件。传感器的防护等级和工作温度范围直接影响其在这些环境下的可靠性和寿命。

    • 选型建议: 对于铸造、锻造等高温、多尘、多水环境,应优先选择高防护等级、配备辅助系统、且工作温度范围宽泛的传感器,例如英国真尚有ZLDS116系列,其IP66防护等级和空气净化系统使其在恶劣环境中也能稳定工作。

  • 表面适应性: 传感器对不同颜色、材质、反射率表面的测量能力。

    • 实际意义: 锤制轴表面可能存在氧化皮、粗糙度不均、颜色变化等情况,这会影响激光的反射效果。

    • 选型建议: 如果被测轴表面变化复杂,应选择具有强大算法优化功能、或针对特殊表面有特定优化设计的传感器。

  • 输出方式: 传感器数据与上位机或PLC的连接方式。

    • 实际意义: 多种输出方式确保传感器能无缝集成到现有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中。

    • 选型建议: 根据工厂现有的PLC系统、数据采集系统选择支持对应接口的传感器,简化集成难度。

3.4 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解决建议

在自动化测量锤制轴的过程中,虽然技术先进,但实际应用中仍可能遇到一些挑战。

  • 问题一:表面条件复杂

    • 原因与影响: 锤制轴表面可能存在氧化皮、粗糙度不均、油污、灰尘,甚至有镜面反射区域。这些都会导致激光信号不稳定、散射不均,或形成镜面反射,使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质量下降,从而影响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 解决方案与预防措施:

      • 传感器选型: 优先选择具有强大表面适应性的传感器。

      • 表面预处理: 在不影响后续工序的前提下,对测量区域进行简单的清洁,去除油污、灰尘。对于高反光表面,可考虑喷涂薄层漫反射涂料。

      • 调整安装角度: 对于部分镜面反射,可以通过调整传感器入射角和接收角来优化信号。

  • 问题二:环境干扰

    • 原因与影响: 生产现场的高温、粉尘、油雾、冷却液以及设备振动,都可能对传感器光学部件造成污染,影响测量精度甚至导致设备故障。温度波动也可能引起测量误差。

    • 解决方案与预防措施:

      • 高防护等级: 选择高防护等级的传感器,确保其内部光学元件免受外界侵害。

      • 辅助保护系统: 为传感器配备空气吹扫系统或水冷/风冷系统,确保传感器在额定工作温度范围内运行。

      • 减振措施: 在传感器安装支架上增加减振垫或选用具有抗振设计的产品,减少机械振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定期维护: 定期清洁传感器光学窗口,检查连接线路,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 问题三:动态测量挑战

    • 原因与影响: 锤制轴在生产线上往往是高速移动或旋转的。如果传感器的响应速度或采样率不足,可能无法及时、准确地捕捉到轴体的几何特征,导致测量数据失真或漏测。

    • 解决方案与预防措施:

      • 高响应/采样率传感器: 选用响应时间短、采样频率高的传感器。

      • 多传感器协同: 采用多个传感器布置在不同位置,实现多点同时测量,或通过组合测量快速获取全貌。

      • 同步触发: 利用PLC或编码器进行测量触发,确保在轴体运动到特定位置时进行精确测量,避免数据采集与轴体位置不同步。

4. 应用案例分享

  • 汽车制造: 在汽车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生产线上,自动化激光测量系统被用于检测曲轴、凸轮轴和传动轴的直线度、同轴度、圆度及关键尺寸。这确保了发动机运转平稳、传动效率高,并延长了部件寿命。

  • 航空航天: 飞机起落架主轴、涡轮发动机转子等关键部件,其制造精度要求极高。结构光三维扫描或高精度激光测量系统用于对这些部件进行全三维几何检测,确保其形位公差完全符合设计标准,保障飞行安全。

  • 重型机械: 在制造大型液压缸活塞杆、轧钢厂轧辊等重型机械部件时,自动化测量系统能实时监控其直线度、圆柱度和表面缺陷。这有助于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耐用性,减少故障率。



关于我们
应用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0755-26528100
0755-26528011
18145802139(微信同号)

邮箱


©2005-2025 真尚有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76344号 粤ICP备0607634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