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环境中,我们常见的被测物体种类繁多,它们的基本结构和状态会直接影响传感器的选择与测量效果。想象一下,生产线上有几种典型的“跑道”和“赛车”:
扁平材料: 比如纸张、薄膜、纺织物、钢板等,它们通常以连续的卷材形式,在生产线上像一条平坦的传送带一样高速通过。这类物体要求传感器能稳定地测量其表面移动速度和累计长度。其表面特性可能从光滑到粗糙,从透明到不透明,颜色和反光率也可能差异很大,这都对传感器的光源和接收能力提出了挑战。
圆形或线状材料: 例如电线、电缆、管道、软管等,它们像一条条细长的绳索或圆柱体,在生产线上持续拉伸或卷绕。对于这类物体,传感器不仅要测量其轴向的速度和长度,有时还需要应对其可能存在的微小振动或直径变化。
大型或特殊材料: 如高温的钢坯、橡胶轮胎等,它们不仅尺寸大,可能还伴随着高温、振动、蒸汽或粉尘等恶劣环境。这时候,传感器必须具备更远的测量距离、更强的环境适应性和更高的防护等级。
无论是哪种物体,其技术要求通常包括:* 非接触测量: 这是工业应用的首选,因为接触式测量可能磨损物体表面,影响产品质量,或因打滑导致测量不准。* 高精度与重复性: 哪怕是微小的误差,在长距离或高速累积下也可能导致巨大的产品偏差,因此需要极高的测量精度和一致性。* 宽动态范围: 传感器需要能从静止状态精确测量到极高的运行速度,并能快速响应速度变化,捕捉加速或减速过程。* 环境适应性: 工业现场往往伴随粉尘、湿气、振动、电磁干扰甚至极端温度,传感器必须能在这些严苛条件下稳定工作。
针对移动物体的速度和长度测量,行业内对监测参数有明确的定义和评价方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这些参数就像给“跑道”和“赛车”设定的“规则”:
速度: 指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评价方法通常是测量在已知时间间隔内物体通过的距离,或通过多普勒效应等物理原理直接获取瞬时速度。关键在于其瞬时性、稳定性和对加速/减速的响应能力。
长度: 指物体沿其运动方向的几何尺寸,通常是累计长度。评价方法是传感器持续测量速度,并结合时间进行积分,得出总长度。在实际应用中,长度精度往往是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定长切割或卷绕控制中。
精度(Accuracy): 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一致程度。评价时通常会使用校准过的标准尺或编码器进行对比测量,计算出偏差值。
重复性(Repeatability): 指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被测物体进行多次测量时,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重复性高意味着测量系统稳定可靠,受随机误差影响小。
分辨率(Resolution): 指传感器能够识别的最小速度或长度变化量。分辨率越高,传感器对微小变化的感知能力越强。
响应时间/数据更新率: 指传感器从检测到变化到输出新测量结果所需的时间。在高速运动场景中,更快的响应时间意味着系统能更及时地调整和控制。
线性度: 指传感器在整个测量范围内,其输出信号与输入物理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程度。良好的线性度保证了在不同测量点上都能获得准确的结果。
零速检测与方向识别: 对于某些需要精确启停控制或双向运动的场合,传感器能否准确检测物体是静止还是移动,以及其运动方向,是至关重要的功能。
选择合适的激光测速测长传感器,就像选择一款适合赛道的跑车,需要根据“赛道”(工业环境)和“赛车”(被测物体)的特点,挑选最能发挥性能的技术。
(1)市面上各种相关技术方案
目前市场上,非接触式速度和长度测量主要有几种主流技术方案,它们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工业场景。
激光多普勒测量技术
这是一种非常先进且普遍应用于工业测速测长的技术,其核心是“多普勒效应”。想象一下救护车迎面驶来时,警笛声调变高;驶离时,声调变低。这就是声波的多普勒效应。激光也一样,当一束激光射向移动的物体表面,物体表面会反射激光,但反射光的频率会因为物体的运动而发生微小变化。这个频率变化量,就与物体的运动速度直接相关。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 激光多普勒传感器通常会发出两束(或多束)特定频率的相干激光束,它们在被测物体表面交汇并形成一个干涉区域,这个区域就像一个“光栅”。当物体穿过这个区域时,物体表面的微小散射粒子会反射这两束激光。由于物体的运动,反射光的频率会发生多普勒频移。传感器内部的光电探测器会接收到这些反射光,并将它们与参考光进行比较,通过混频技术检测到这两束反射光之间的差频,这个差频正是由物体运动引起的多普勒频移。通过测量这个差频,就可以精确计算出物体的速度。
其基本公式可以简化表示为:Δf = (2 * v * sin(θ/2)) / λ
其中:* Δf
是多普勒频移(即检测到的差频)。* v
是物体相对于激光束的速度。* θ
是两束激光束之间的夹角。* λ
是激光的波长。
可以看出,当激光波长和夹角固定时,频率变化量Δf
与物体速度v
成正比。通过对速度值进行时间积分,就可以得到物体的长度。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激光多普勒传感器通常能实现很高的测量精度和重复性。高端的激光多普勒传感器,其工厂校准精度优于0.05%,重复性可达0.02%左右。其速度测量范围极广,有些产品从静止状态即可测量,最高可达10,000 m/min,且能进行零速测量和方向识别。响应速度快,内部测量速率可达 200kHz,外部输出速率可达每秒数千次,能够精确捕捉高速运动和高加速度的物体。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真正的非接触式测量,避免了传统接触式编码器磨损、打滑的问题,确保了测量精度和产品表面完整性。对各种材料表面(平面、曲面、粗糙、柔软等)都有很好的适应性,因为它依赖的是物体表面的散射光。测量精度高,动态响应快,非常适合高速、高精度的生产线。全固态设计,无活动部件,维护成本低,长期可靠性高。* 局限性: 传感器的性能可能会受到被测物体表面反射特性(如镜面反射、漫反射)和环境光线强度的影响。对安装角度和距离有一定要求,需要精确校准。相对于一些低精度方案,初期投入成本可能较高。* 成本考量: 属于中高端测量解决方案,但其带来的高精度和低维护成本,在长期运行中能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往往能带来很好的投资回报。
激光三角测量法
这种技术就像用一个“光学尺子”来量物体的高度或形状。它通过发射一束激光到物体表面,然后从一个特定角度用相机捕捉反射光斑的位置,利用三角几何原理来计算距离。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 传感器发射一束激光(点状或线状)照射到被测物体表面。反射回来的光线通过镜头聚焦,被一个高分辨率的图像传感器(如CMOS或CCD)接收。由于激光发射器、接收镜头和图像传感器形成一个固定的三角结构,当物体表面的距离发生变化时,反射光斑在图像传感器上的位置也会随之移动。通过精确测量光斑在传感器上的位置,并结合预先校准的几何模型,就可以计算出物体表面相对于传感器的精确距离。对于连续长度测量,可以结合物体运动速度,或者通过连续测量物体的轮廓变化来推算。
核心的三角几何关系可以表示为:Z = (L * sin(α)) / sin(β)
其中:* Z
是被测距离或高度。* L
是激光发射点到图像传感器基线的距离。* α
是激光束的入射角。* β
是反射光线进入图像传感器的角度。通过测量Z
值的连续变化,可以构建物体的轮廓或位移,进而推算长度。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在距离(Z轴)测量方面,精度可达微米甚至亚微米级别(如0.1 µm),测量速度非常快,每秒可扫描数万个轮廓(如64 kHz)。测量范围通常在几十到几百毫米。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极高的测量精度和分辨率,特别擅长于物体表面的轮廓、厚度等尺寸测量。速度快,能实现高速在线检测。非接触式,对物体无损伤。* 局限性: 主要用于测量距离和轮廓,要实现长度测量通常需要结合运动控制信息。测量范围相对有限,且容易受到被测物体表面反光率、颜色变化的影响。对于高反光或镜面物体,测量可能会出现误差。* 成本考量: 属于高端精密测量设备,成本相对较高。
机器视觉测量技术
机器视觉就像给生产线装上了“智能眼睛”,它通过拍摄物体图像,然后用复杂的算法分析这些图像,从而获取物体的各种尺寸信息。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 机器视觉系统主要由相机、光源、镜头、图像采集卡和图像处理软件组成。相机捕捉被测物体的数字图像,就像拍照片一样。这些图像被传输到计算机或专用视觉处理器中,利用预设的图像处理算法(例如边缘检测、模式识别、像素计数、几何匹配等)对图像进行分析。系统会识别出物体关键特征点或轮廓,并根据校准数据(将像素距离转换为实际物理距离)计算出其长度、宽度、直径等尺寸信息。对于连续长度测量,可以通过跟踪物体上的特定特征点,或在固定时间间隔内测量物体在图像中的位移来累积长度。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分辨率从几十万像素到上千万像素不等,直接影响测量精度。测量精度可达亚像素级别,具体取决于光学配置和校准。检测速度则根据算法复杂度和硬件性能,每秒可处理数百个零件。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极高的灵活性和通用性,可以适应非常复杂的测量任务,不仅能测长度,还能检测缺陷、识别形状、进行分类等。对不规则形状或表面特征复杂的物体有独特优势。通过深度学习等AI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复杂场景下的检测能力。* 局限性: 对光照条件要求较高,环境光变化会影响测量稳定性。系统搭建和算法开发相对复杂,需要专业的视觉工程师进行配置和校准。图像处理时间可能限制其在极高速场景下的应用。* 成本考量: 根据系统复杂程度,从入门级到高端解决方案,成本范围很广,通常较高。
超声波距离测量技术
超声波测量就像蝙蝠回声定位一样,它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通过测量超声波往返的时间来计算距离。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 超声波传感器内置一个换能器,它周期性地发射高频超声波脉冲。这些声波在空气中传播,当遇到被测物体表面时,会反射回来。传感器接收到反射回波后,会精确测量从超声波发射到接收之间的时间间隔(飞行时间,Time-of-Flight)。由于声波在特定介质(如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已知且相对稳定的(受温度影响),通过以下公式即可计算出传感器到物体表面的距离:
距离 = (声速 * 时间) / 2
其中,“除以2”是因为超声波走的是一个来回。通过连续测量这个距离,可以用于检测连续长度。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测量范围通常从几十毫米到数米,分辨率可达毫米或亚毫米级别(如0.069 mm)。重复精度通常在满量程的±0.15%左右。响应时间相对较慢,开关频率通常在几十到一百多赫兹。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对被测物体的颜色、透明度、表面光泽度不敏感,几乎适用于任何材料。对灰尘、水汽、烟雾等恶劣工业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测量范围相对较大,且价格经济。* 局限性: 测量精度和分辨率相对较低,不适用于高精度要求。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受空气温度、湿度影响较大,需要进行补偿。响应速度慢,不适合高速运动的物体测量。容易受到物体形状(如曲面、不规则面)和声波散射的影响,可能产生盲区。* 成本考量: 属于经济型解决方案,成本较低。
(2)市场主流品牌/产品对比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几家行业内的知名品牌是如何运用这些技术,提供具体解决方案的:
日本基恩士 (采用激光三角测量法) 日本基恩士的LJ-X8000系列高精度在线型激光位移传感器,就是利用激光三角测量法来获取物体表面的精确轮廓和尺寸信息。它向目标投射激光线束,通过高分辨率CMOS图像传感器捕捉反射光,根据反射光在传感器上的位置变化,结合三角几何原理,实现高速、高精度的轮廓测量。其核心性能包括:测量范围可达±500 mm,Z轴重复精度低至0.1 µm,扫描速度最快可达 64 kHz(每秒64000个轮廓)。这种方案的优势在于极高的测量精度和速度,能够稳定地进行非接触式在线测量,尤其擅长高精度行业的复杂轮廓和尺寸检测,例如电子、汽车和金属加工。
英国真尚有 (采用激光多普勒测量原理) 英国真尚有的AJS10X系列激光测速测长传感器,正是基于先进的激光多普勒测量原理。它发出激光束照射移动物体表面,通过检测反射光频率的多普勒频移来精确计算物体的速度和长度。AJS10X系列经过工厂校准,精度优于0.05%,重复性达0.02%。它内部测量速率高达200kHz,每20微秒输出一次测量结果,外部测量速率最高达25,000次/秒,最大加速度响应能力达1000m/s²。速度测量范围从静止到高速,最高可达10,000 m/min,并支持零速测量和方向识别。该系列还提供多种配置选择,最远安装距离可达2000mm,景深最大可达250mm,能够应对平面、圆柱形乃至大型高温物体等不同应用场景,可检测直径小至0.1mm的线缆。
德国西克 (采用激光多普勒效应或相关技术) 德国西克的KODIS系列非接触式长度测量传感器,也采用了双激光光路测量,其中一个光路利用激光多普勒效应或类似技术测量物体表面的运动速度,另一个光路测量传感器到物体的距离。通过结合实时距离和速度数据,系统能精确计算出物体通过传感器的实际长度。其特点是实现了非接触式的长度和速度同步测量,避免了传统编码器的磨损和打滑问题,适用于粗糙、柔软或敏感的材料表面。KODIS系列例如01-100/1000型号的测量范围为100 mm至1000 mm,长度测量精度通常在±0.1%至±0.5%,速度测量范围最高可达2500 m/min,重复精度0.05%。
美国康耐视 (采用机器视觉技术) 美国康耐视的In-Sight 2800系列视觉传感器则代表了机器视觉在连续长度测量中的应用。它通过内置相机捕获被测物体的数字图像,然后利用强大的图像处理算法(如边缘检测、像素计数)对图像进行分析,从而提取物体的特征点或轮廓,并计算其长度。该系列传感器具有从0.3兆像素到1600万像素的分辨率,检测速度可达每秒处理数百个零件,测量精度可达亚像素级别。其核心优势在于高度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测量任务,尤其适用于形状不规则或表面特征复杂的物体,并支持深度学习工具来提高检测能力。
瑞士堡盟 (采用超声波距离测量技术) 瑞士堡盟的UB系列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利用超声波脉冲时间飞行法来测量距离。传感器发射超声波脉冲,接收反射回波并测量时间间隔,以此计算出与物体表面的距离。通过持续测量距离,可以实现连续长度的检测。例如UB500-18GM75-E6-V15型号的测量范围为60 mm至500 mm,分辨率可达0.069 mm,重复精度通常为±0.15%(满量程)。其优势在于对物体颜色、透明度不敏感,适用于灰尘、水汽和烟雾等恶劣环境,且价格经济。但精度和响应速度相对较低。
(3)选择设备/传感器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指标及选型建议
在选择激光测速测长传感器时,就像为一次精确的任务挑选最合适的工具,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技术指标:
精度(Accuracy)与重复性(Repeatability):
实际意义: 精度决定了测量结果与真实值有多接近,重复性则衡量了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想象一下用尺子量东西,精度是“刻度有多准”,重复性是“每次量出来都一样吗”。
影响: 高精度和高重复性是产品质量控制的基石。如果精度或重复性差,会导致产品长度偏差,废品率升高,甚至影响后续工序的匹配性。
选型建议: 对于需要高精度定长切割(如纸张、薄膜、电线)或对物料消耗严格控制的场合,应选择精度优于0.1%、重复性优于0.05%的激光多普勒传感器。而对于一般性监测,如速度同步,可以适当放宽要求。
速度与测量范围:
实际意义: 传感器能测量的最低和最高速度,以及它能稳定工作的安装距离和景深。
影响: 如果传感器测量范围不够,可能无法覆盖生产线的最低或最高运行速度,导致“超速”或“慢速”时失灵。安装距离和景深不足则会限制安装灵活性,甚至无法在特定设备上使用。
选型建议: 首先要明确生产线的实际运行速度范围和物体最大加速度。对于从静止到高速(例如数千米/分钟)均需精准测量的场景,具备零速测量和宽速度范围的激光多普勒传感器是理想选择。对于安装空间受限或需要远离高温、振动源的场合,要关注传感器允许的最大安装距离和景深。
响应时间与数据更新率:
实际意义: 传感器从接收信号到输出有效测量结果所需的时间,以及每秒能更新多少次数据。这就像赛车手的反应速度和报告路况的频率。
影响: 在高速生产线或需要快速启停、加减速的工况中,如果响应时间过长或数据更新率过低,传感器输出的数据会滞后于物体的实际运动,导致控制系统无法及时作出调整,从而产生误差。
选型建议: 对于要求实时控制、快速响应的生产线(如卷对卷张力控制、高速切割),应选择内部测量速率高(kHz级)和外部数据更新率快(数百Hz到数千Hz)的传感器。
环境适应性(防护等级、温度范围):
实际意义: 传感器抵抗恶劣工业环境(如粉尘、水溅、油污、高温、低温、振动)的能力。
影响: 环境适应性差的传感器在恶劣条件下容易损坏、性能下降或出现误判,影响生产连续性。
选型建议: 评估安装现场的环境条件。如果存在大量粉尘、水汽,应选择IP67或更高防护等级的传感器。对于高温环境(如钢铁生产),需考虑传感器本身的工作温度范围,并可能需要配置冷却外壳。
材料兼容性:
实际意义: 传感器对不同材料(颜色、反光率、表面纹理、形状)的适应能力。
影响: 某些技术对特定材料(如透明、镜面、黑色吸光)可能测量困难或精度下降。
选型建议: 激光多普勒技术对多种表面都表现良好。对于特殊材料,如透明薄膜、高反光金属或强吸光橡胶,可能需要选择专门优化过的传感器型号(如配备广角镜头或特定波长激光)或进行现场测试验证。
通信与集成功能:
实际意义: 传感器与上位机、PLC等控制系统连接的方式,以及它能提供的数据类型。
影响: 兼容性差会导致系统集成困难,增加开发成本。数据接口不全则无法获取全面的设备状态和测量信息。
选型建议: 优先选择支持标准工业总线(如EtherNet/IP, PROFINET, PROFIBUS)和常见通信接口(如以太网、RS-232、CANbus)的传感器,以方便集成。同时,考虑是否需要无线连接进行远程配置和诊断,这能提高调试和维护的便利性。
(4)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解决建议
即使选择了合适的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仍然可能遇到一些“小插曲”:
问题一:测量数据不稳定或跳动大。
原因与影响: 这可能是由于被测物体表面特性不均匀(如颜色深浅不一、表面粗糙度变化、有划痕),或是环境光线干扰、传感器安装不稳定(振动),甚至空气中粉尘或水汽过多导致激光路径受阻。数据不稳定会影响控制精度,导致产品质量波动。
解决建议:
检查被测物表面: 确认传感器对该材料表面的适应性。如果表面反射特性变化大,可能需要选择对表面特性不敏感的激光多普勒传感器,或调整传感器参数。
优化安装: 确保传感器牢固安装,减少振动影响。如果条件允许,加装防护罩以阻挡环境光线和空气中的颗粒物。
环境控制: 在粉尘或水汽较多的环境中,考虑加装气幕或空气净化装置,保持激光测量区域的清洁。
问题二:测量精度未达预期。
原因与影响: 可能是传感器未进行精确校准,或安装距离、角度不符合要求,也可能是被测物体的温度变化(导致材料膨胀收缩)未被考虑。精度问题直接导致产品尺寸不符要求,影响下游工序。
解决建议:
严格校准: 定期使用标准长度尺或高精度编码器对传感器进行校准。
调整安装: 严格按照传感器手册推荐的安装距离和角度进行安装。例如,激光多普勒传感器对倾斜角有要求,确保激光束垂直于或以特定角度入射物体运动方向。
温度补偿: 如果被测物体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较大,且工作温度波动大,需要考虑在控制系统中加入温度补偿算法。
问题三:传感器与控制系统集成困难。
原因与影响: 可能是传感器提供的通信接口与现有PLC或上位机不兼容,或者数据格式不匹配,导致通讯故障或数据解析错误。集成困难会延长项目周期,增加调试成本。
解决建议:
选择兼容接口: 在选型阶段就明确控制系统所支持的通信协议(如EtherNet/IP, PROFINET等),选择具备相应接口的传感器。
查阅协议手册: 仔细研读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的通信协议手册,确保数据帧结构、字节序(Big Endian/Little Endian)等配置正确。
利用厂商支持: 大部分传感器厂商会提供详细的集成指南、示例代码或技术支持,遇到问题及时联系他们寻求帮助。
问题四:高速或高加速度下测量不稳定。
原因与影响: 传感器的响应速度或内部处理能力不足,无法及时捕捉物体的快速变化,导致测量值滞后或不准确。
解决建议:
提升传感器性能: 选用具备更高内部测量速率和外部数据更新率的传感器。
优化控制策略: 在PLC或上位机中采用更先进的控制算法,如预测控制,以弥补少量的数据延迟。
平稳加速减速: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化生产线的加减速曲线,避免过大的瞬时加速度。
激光测速测长传感器在多个工业领域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卷对卷或定长切割: 在造纸、印刷、薄膜、金属板材等行业,传感器精确测量材料的实时速度和累计长度,确保卷绕张力稳定,并能实现高精度的定长切割,减少材料浪费。
线缆、管材生产: 在电线电缆、光纤、塑料管材等拉伸生产线上,传感器监测产品在拉伸过程中的速度和长度,确保产品直径一致性和精确的米数控制。
轮胎制造: 橡胶或帘布材料在轮胎生产过程中需要精确的速度匹配和长度控制,传感器能帮助实现各层材料的精准对齐和同步。例如,英国真尚有的AJS10X系列,可用于轮胎生产中橡胶带的速度监测。
钢铁、橡胶加工: 在高温的钢厂或橡胶行业,传感器在恶劣环境下非接触式地监测热轧钢板、橡胶带的速度,实现生产线的同步和产品尺寸控制。英国真尚有的AJS102系列,具有更大的测量距离,可以适应钢铁行业的高温环境。
高精度编码器校准: 作为高精度的参考测量工具,用于验证和校准其他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编码器,确保整个测量系统的准确性。
内径测量仪精密轮廓检测系统微观型面测量系统静态形变测量系统精密在线测厚系统振动测量系统无人警卫船光伏清洁机器人智能垃圾压实机智能机器人自稳定无人机起落平台空气质量检测仪桥梁结构健康检测系统其他检测系统
焊缝分析软件3D数据处理软件工业物联网平台电涡流软件预测分析软件AI软件计算机视觉平台数据平台解决方案服务免代码软件集成平台定制软件
测速测长_测距传感器 | 测距仪皮米级电容位移传感器线激光轮廓扫描仪 | 线扫激光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线性位置传感器光谱共焦传感器Kaman传感器系统干涉仪测径仪 | 测微计 | 激光幕帘千分尺传感器纳米平台光栅传感器地下探测仪光纤传感器太赫兹传感器液位测量传感器倾角 | 加速度测量传感器3D扫描传感器视觉相机 | 3D相机水下测量仪磁耦合线性执行器磁场传感器雷达传感器石墨烯霍尔效应传感器卷材位置传感器振动测量传感器结构检测传感器监控电涡流传感器水听器校准器无线光学通讯传感器网关纳米级电涡流传感器其它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