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方案 > 

如何在2000-3000米/分钟的高速棒材生产线,稳定实现±0.05%的激光长度精准测量?【在线检测】【质量控制】

2025/09/12

基于高速棒材的基本结构与技术要求

高速棒材,顾名思义,是在生产线上快速移动的条状金属产品,如钢筋、盘条、管材等。它的“基本结构”相对简单,通常是截面呈圆形、方形、六边形等规则几何形状的长条。但在高速生产环境下,对这些棒材的长度测量有着非常严苛的技术要求,这就像在高速公路上为飞驰而过的汽车测量精确长度一样困难。

首先,速度是最大的挑战。棒材在产线上移动速度极快,有时可达每分钟数千米。这意味着测量系统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数据采集和计算,才能跟上生产节拍。

其次,环境复杂多变。在钢铁等重工业生产线上,棒材可能处于高温、高尘、蒸汽弥漫甚至伴随震动的恶劣环境中。这些因素都可能干扰传统测量设备的工作,影响测量精度和设备的长期稳定性。想象一下,在一个满是水雾和灰尘、而且地面还在颤抖的车间里,要用尺子量准一根快速移动的烧红的铁棒,难度可想而知。

再者,棒材本身的特性也会影响测量。热轧棒材表面可能不平整,带有氧化皮;冷拔棒材表面光滑,反光性强。这些表面特性的差异,以及棒材可能存在的轻微弯曲、震颤等,都会对非接触式测量方法的准确性提出挑战。

最后,精度要求极高。为了满足产品质量控制、优化切割、减少浪费等需求,对棒材的长度测量精度通常要求达到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的水平。例如,一根数百米长的棒材,可能只允许几厘米的误差。这种高精度要求,是推动长度测量技术不断进步的核心动力。

针对高速棒材的相关技术标准简介

在高速棒材生产中,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并实现高效生产,需要对棒材的多种参数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这些参数的定义和评价方法,通常在行业标准中有详细规定。

主要的监测参数包括:

  • 长度(Length):这是最核心的参数。它指的是棒材沿其轴向的实际尺寸。评价方法通常是在生产线末端或切割点前,通过在线测量系统连续获取棒材的长度数据。长度的偏差(如超长或短缺)是衡量产品合格与否的关键指标。比如,客户订购100米的钢筋,实际交付的如果只有99.5米,或者达到了100.5米,可能都会导致问题。

  • 直径/截面尺寸(Diameter/Cross-sectional Dimension):对于圆形棒材是直径,对于方形、六边形棒材是边长或对角线尺寸。这决定了棒材的规格和承重能力。评价方法通常是通过激光测径仪或视觉系统在多个点或连续扫描来获取。

  • 椭圆度(Ovality):特指圆形棒材横截面偏离真圆的程度。理想情况下,圆形棒材应该是完美的圆形。但由于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可能会出现轻微的椭圆。评价方法通常是测量同一截面上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的差值,并与标称直径进行比较。

  • 直线度(Straightness):描述棒材偏离理想直线的程度,即棒材的弯曲程度。这对于后续的加工和使用(如建筑结构中的钢筋)至关重要。评价方法通常是在一定长度上测量其最大弯曲高度,或通过多点位移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

  • 表面质量(Surface Quality):包括表面是否有划痕、裂纹、氧化皮、凹坑、气泡等缺陷。这些缺陷会直接影响棒材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评价方法通常是通过机器视觉系统进行高速图像采集和缺陷识别。

  • 速度(Speed):棒材在生产线上的运行速度。虽然不是产品本身的物理参数,但它是实现长度精确测量和产线同步控制的关键输入。评价方法是通过激光测速或其他编码器系统实时获取。

这些参数的准确监测,就像医生在检查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一样,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确保生产过程稳定,并最终交付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

实时监测/检测技术方法

在高速棒材产线中,为了精确测量长度并满足质量控制要求,市面上涌现出多种先进的非接触式检测技术。这些技术各有侧重,但都旨在克服高速、高温、恶劣环境等挑战。

市面上各种相关技术方案

1. 激光多普勒测速测长技术

激光多普勒测速测长技术是利用多普勒效应来精确测量物体表面速度,进而通过对速度进行时间积分来获得长度的一种非接触式方法。

工作原理和物理基础:这种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当激光照射到运动物体表面时,反射回来的激光频率会发生微小的变化,这种变化量(即多普勒频移)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成正比。具体来说,传感器内部会发射两束具有特定夹角(通常是几度到几十度)的相干激光束。这两束激光在被测棒材表面汇聚,形成一系列明暗交替的干涉条纹。想象一下,就像在水面上同时投入两颗石子,水波叠加就会形成美丽的干涉图案。当棒材高速通过这些干涉条纹时,其表面上的微小颗粒或粗糙点会散射激光。由于这些散射点在快速穿越干涉条纹,反射回传感器接收器的光信号强度就会周期性地波动。传感器会检测到这种周期性的光强波动信号,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等数字信号处理方法,精确计算出其频率(即多普勒频率)。

根据多普勒效应,物体移动速度与多普勒频移的关系可以简化表示为:V = f_D * λ / (2 * sin(θ/2))其中:* V 是被测棒材的表面速度。* f_D 是通过信号处理获得的多普勒频移频率。* λ 是激光的波长。* θ 是两束入射激光的夹角。

一旦获得了实时、高精度的速度V,长度L就可以通过对速度随时间t的变化进行精确积分得到:L = ∫ V(t) dt这就像我们开车,如果知道了每一瞬间的速度,再把这些速度乘以对应的时间累加起来,就能准确知道开出去多远了。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速度测量范围:从静止(0 m/min)到极高速,通常可达3000 m/min甚至10000 m/min。* 长度测量精度:通常优于±0.05%,更精密的系统可达±0.02%。* 响应频率:内部测量速率可高达200 kHz,外部输出速率可达25 kHz,确保能捕捉高速物体的动态变化。* 工作距离:通常在200 mm至2000 mm之间,提供了灵活的安装选项。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 非接触式:完全不接触棒材表面,避免了机械磨损,不会对棒材造成任何损伤,尤其适用于高温、柔软或易损材料。 * 高精度与高重复性:基于物理原理,测量精度极高,且重复性好,能满足严苛的质量控制要求。 * 不受打滑影响:不像接触式编码器,它测量的是真实的表面速度,不受打滑、磨损、表面粗糙度等因素影响,测量结果更可靠。 * 实时性强:能够在线实时提供高频次的测量数据,便于精确控制。 * 适用性广:可用于多种材料表面,包括高温金属、纸张、薄膜、线缆等。* 缺点: * 对表面反射特性有要求:如果表面过于镜面反射或过于散射(如完全吸光),可能会影响信号强度和测量稳定性。 * 成本相对较高:相较于传统接触式编码器,初期投资成本较高。 * 安装对准要求:传感器需要精确对准被测表面,以确保最佳测量效果。

2. 激光扫描测微技术

激光扫描测微技术主要用于高精度测量棒材、线缆等物体的横截面尺寸,如直径。在长度测量中,它通常作为辅助手段,通过精确检测棒材的头部和尾部来确定长度。

工作原理和物理基础:这种技术通过一个高速旋转的多面镜,将一束激光扫描成一条平行光幕。当被测棒材通过这条光幕时,会阻挡部分激光。传感器接收到的激光信号会因此中断。通过精确测量激光被阻挡的时间Δt,并结合激光扫描的速度v_scan,就能计算出棒材的直径DD = v_scan * Δt对于长度测量,通常会在产线的起点和终点各安装一个激光扫描测微计。当棒材的头部通过第一个传感器时,记录一个起始时间t_start;当尾部通过第二个传感器时,记录一个结束时间t_end。如果已知产线速度V_line,则长度L可以计算为:L = V_line * (t_end - t_start)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直径测量范围:0.1毫米至数百毫米。* 测量精度:重复性可达±1微米,即非常小的尺寸变化也能捕捉。* 扫描频率:高达2000次/秒,保证了对高速运动物体的快速响应。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 极高直径测量精度:在直径、椭圆度等横截面尺寸测量方面表现卓越。 * 非接触式:避免了机械磨损。 * 坚固耐用:设备通常专为恶劣工业环境设计,可靠性高。* 缺点: * 长度测量是间接的:需要依赖额外的速度信息或在两端安装传感器来计算长度,不适合直接集成速度来连续积分长度。 * 主要用于尺寸测量:其核心优势不在于直接长度测量,而是横截面尺寸。 * 对棒材抖动敏感:棒材在扫描区域内的轻微抖动可能影响尺寸测量。

3. 2D激光三角测量技术

2D激光三角测量技术利用激光线和图像传感器,获取物体表面的二维轮廓信息,从而进行尺寸和长度测量。

工作原理和物理基础:传感器向被测棒材表面投射一条精细的激光线。内置的高速CMOS图像传感器以一定角度捕获这条激光线在棒材表面形成的反射光图像。由于三角测量原理,当棒材表面高度变化时,图像传感器上捕捉到的激光线位置也会相应地发生位移。通过精确分析图像中激光线的位置和形状,传感器可以高精度地计算出棒材表面每一点的Z轴(高度)信息和X轴(宽度)信息,从而重建出棒材的2D轮廓。

对于高速棒材的长度测量,传感器通常部署在棒材的横截面上。当棒材沿Y轴方向运动时,传感器会连续捕获一系列的2D轮廓。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可以精确识别棒材的头部和尾部特征(例如,当激光线突然出现或消失时),并结合产线的运行速度或图像序列的时间戳,计算出棒材的精确长度。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Z轴重复精度:低至0.5微米。* X轴分辨率:低至10微米。* 扫描速度:最高可达16 kHz,能够快速捕捉运动中的物体轮廓。* 测量宽度:通常为数十毫米至数百毫米。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 高精度2D轮廓:能够同时提供长度、宽度、高度等多种尺寸信息,甚至能检测表面缺陷。 * 非接触式:无磨损。 * 适应性强:对目标物体的材质、表面颜色变化以及轻微的表面粗糙度有一定的适应性。 * 功能集成:可进行多种检测任务,提供更全面的质量控制数据。* 缺点: * 视场限制:单个传感器通常只能测量一定宽度的轮廓,对于很宽的棒材可能需要多个传感器协同工作。 * 数据处理量大:需要强大的图像处理算法和计算能力来实时处理大量的轮廓数据。 * 对环境光线有一定要求:强烈的环境光可能会影响激光线的识别。

4. 机器视觉技术

机器视觉技术通过工业相机获取棒材的图像,再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分析图像来完成长度测量及其他质量检测。

工作原理和物理基础:机器视觉系统由高分辨率工业相机、光源、图像采集卡(或内置于智能相机)、以及运行强大算法的图像处理软件组成。相机在棒材产线上方或侧方,以高速率捕捉棒材的实时图像。这些图像被传输到处理器中,软件会运用复杂的图像处理算法,如边缘检测、模式匹配、特征提取和尺寸测量工具,来精确识别棒材的起始点和结束点。

例如,通过设定一个阈值或特定的几何特征,当棒材的头部进入相机的视场时,软件可以准确标记其位置;当尾部离开时,也能精确识别。通过预先对相机像素进行精确校准(即建立像素与实际物理尺寸的对应关系),软件可以计算出棒材在图像中的像素长度。如果棒材是运动的,则可以通过连续图像序列,结合已知或由其他传感器提供的产线运行速度,来计算棒材的精确长度。例如,如果棒材头部在t_start时刻被相机识别,尾部在t_end时刻被识别,并且产线速度为V_line,则长度L = V_line * (t_end - t_start)。或者,通过图像拼接技术,将多幅图像组合成棒材的完整“照片”进行测量。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图像分辨率:从VGA(640x480像素)到高分辨率(如500万像素甚至更高),直接影响测量精度。* 帧率:高速图像捕捉,最高可达数百帧/秒,确保能捕获高速运动的物体。* 处理速度:内置高性能处理器,支持实时图像处理,但对于极高速和大批量数据可能存在延迟。* 测量精度:取决于相机分辨率、视场大小和校准精度,可实现亚毫米级甚至更高精度。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 极高的灵活性和通用性:除了长度测量,还能同时进行表面缺陷检测(如划痕、氧化皮)、截面形状分析、尺寸偏差测量等多任务并行检测。 * 非接触式:无机械磨损。 * 可编程性强:通过软件配置,能够适应各种复杂和动态的测量环境及不同的产品规格。 * 直观性:能够提供棒材的实际图像,便于人工复核和数据追溯。* 缺点: * 对环境要求较高:需要稳定的照明条件,对环境光线变化、灰尘和水汽敏感。 * 系统集成复杂:通常需要精心设计照明、相机选型、软件算法和系统校准,初始设置和维护可能较为复杂。 * 计算资源需求大:高分辨率、高帧率的图像处理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可能影响实时性。

市场主流品牌/产品对比

这里我们选取几个在高速棒材长度测量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品牌进行对比,它们各有技术特色:

  1. 德国普利泰克

    • 采用技术:激光多普勒测速测长原理。

    • 核心性能:其LSV-2000系列激光表面测速仪以高精度著称。速度测量范围最高可达3000米/分钟,长度测量精度通常优于±0.05%。支持双向测量,响应频率可达数百kHz。

    • 应用特点:特别适合连续材料(如热轧或冷轧棒材)的在线速度和长度测量,具有优秀的抗高温、抗恶劣环境能力,广泛应用于钢铁、有色金属行业。

    • 独特优势:在激光多普勒技术领域有深厚积累,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高,非接触式测量避免了传统编码器打滑问题。

  2. 英国真尚有

    • 采用技术:先进激光多普勒测量原理。

    • 核心性能:AJS10X系列传感器提供卓越的性能。其工厂校准精度优于0.05%,重复性达0.02%,能够捕捉极高速运动,最高可测速度达10,000米/分钟。内部测量速率高达200kHz,每20微秒一次测量输出。

    • 应用特点:其产品系列多样,AJS102系列特别适用于极端高温钢铁等大型物体测量,AJS100系列则专为平面材料设计,AJS101系列配备广角镜头,专为圆柱形表面设计,AJS103系列为通用型设计,可同时应对平面和曲面材质物体的测量需求。R系列产品支持0速度测量与方向识别功能。

    • 独特优势:高集成度设计,全固态无活动部件,维护量低。提供丰富的通信接口,标配以太网、RS-232和CANbus通信接口,可选PROFIBUS、PROFINET、DeviceNet、EtherNet/IP等工业总线,以及无线连接能力,便于系统集成和远程诊断。IP67防护等级确保其在恶劣工业环境中的可靠运行。

  3. 日本基恩士

    • 采用技术:2D激光三角测量原理结合线扫描。

    • 核心性能:LJ-X8000系列2D激光位移传感器具有高精度的Z轴重复精度(低至0.5微米)和X轴分辨率(低至10微米),扫描速度最高可达16kHz。

    • 应用特点:除了长度测量,其优势在于能够获取棒材的高精度2D轮廓数据,同时检测截面形状、尺寸和表面缺陷。

    • 独特优势:强大的图像处理和测量算法,界面友好,易于集成和操作,对目标物的材质和表面颜色变化适应性较强。

  4. 意大利思瑞迪

    • 采用技术:激光扫描测微原理。

    • 核心性能:LDS系列激光尺寸测量系统直径测量范围宽,精度高,重复性可达±1微米。扫描频率高达2000次/秒。

    • 应用特点:尤其擅长棒材、线材等圆形截面产品的直径和椭圆度检测。在长度测量方面,主要通过精确检测棒材端部来确定起始和结束点。

    • 独特优势:设备坚固耐用,专为钢铁等重工业的恶劣环境设计,可靠性高,适用于对横截面尺寸有极高要求的应用。

  5. 美国康耐视

    • 采用技术:机器视觉原理。

    • 核心性能:In-Sight D900系列智能相机系统提供高分辨率图像捕捉(最高可达500万像素以上)和高速帧率(数百帧/秒)。测量精度可达亚毫米级。

    • 应用特点:极高的灵活性和通用性,不仅能进行长度测量,还能同时进行表面缺陷检测、形状分析、直径测量等多种复杂检测任务。

    • 独特优势:可编程性强,能够适应各种复杂和动态的测量环境。其视觉软件功能强大,易于集成到现有自动化系统中。

选择设备/传感器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指标及选型建议

在为高速棒材产线选择长度测量设备时,有几个关键技术指标是必须仔细考量的,它们直接决定了测量系统的性能和适用性。

  1. 测量精度与重复性

    • 实际意义精度是指测量结果与棒材真实长度的接近程度,直接影响产品是否合格以及材料的利用率。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根棒材,结果一致的程度,它反映了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对测量效果的影响:精度不足会导致产品不合格,可能造成返工或报废;重复性差则意味着测量数据波动大,无法稳定控制生产过程,可能导致批次性质量问题。

    • 选型建议:对于高价值或对长度公差要求极严的棒材(如航空航天材料),应选择精度优于±0.05%甚至更高的激光多普勒测长仪。对于一般工业棒材,±0.1%的精度可能就足够。始终要求供应商提供详细的精度和重复性测试报告。

  2. 测量速度范围与响应频率

    • 实际意义测量速度范围必须覆盖您产线的最低和最高运行速度,确保在整个生产范围内都能正常工作。响应频率(或数据更新率)指的是传感器输出测量数据的速度,直接关系到能否捕捉高速运动物体和快速的速度变化。

    • 对测量效果的影响:如果测量速度范围不匹配,传感器可能在高/低速时无法工作或失去精度。响应频率过低会导致测量滞后,无法及时反馈棒材的真实长度,特别是在棒材加速/减速或进行切割时,可能造成误差累积。

    • 选型建议:高速棒材产线通常需要最高可达数千米/分钟的测量能力,并要求数百赫兹甚至千赫兹级别的响应频率。在选型时,应明确产线的最高线速度和加速度,选择能充分应对这些动态变化的设备。

  3. 工作距离与景深

    • 实际意义工作距离是传感器到被测棒材表面的最佳安装距离。景深是传感器在允许的精度范围内,能够测量物体上下移动或表面不平整的范围。

    • 对测量效果的影响:工作距离过近可能导致设备被高温或机械损坏;过远则可能影响信号强度和测量精度。景深不足会使棒材的轻微震动或不平整表面超出测量范围,导致测量中断或不准确。

    • 选型建议:考虑到产线空间、高温防护和棒材的震动,选择一个既能满足测量精度要求,又提供足够工作距离和景深的传感器。例如,对于高温钢铁棒材,应优先考虑工作距离更远的型号,并可能需要额外的冷却保护。

  4. 环境适应性(IP等级、温度范围)

    • 实际意义:这指的是传感器在恶劣工业环境(如高尘、水汽、高温、震动)下的生存能力。IP防护等级越高,防尘防水能力越强。工作温度范围则决定了设备能否在产线的高温区域稳定运行。

    • 对测量效果的影响:环境适应性差的设备容易出现故障,需要频繁维护,甚至提前报废。高温可能导致内部电子元件失效,灰尘和水汽会影响光学路径,降低测量精度。

    • 选型建议:对于钢铁等重工业环境,至少应选择IP65或IP67防护等级的传感器。如果产线环境温度较高,必须考虑传感器是否支持更高的工作温度,或配备专门的冷却装置(如冷却外壳)。

  5. 通信接口与集成能力

    • 实际意义:传感器如何与产线控制系统(PLC)、生产执行系统(MES)或上位机进行数据交换。

    • 对测量效果的影响:通信接口不兼容或数据更新率慢,会导致测量数据无法及时传输到控制系统,影响实时反馈和闭环控制的效率。

    • 选型建议:优先选择提供多种主流工业通信接口(如Ethernet/IP、PROFINET、PROFIBUS、RS-232/485、CANbus等)的传感器,以便于与现有自动化系统无缝集成。同时关注数据更新率,确保满足实时控制需求。

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解决建议

即使选择了最先进的设备,在高速棒材产线的实际应用中,仍然可能遇到各种挑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测量精度和系统稳定性。

  1. 棒材表面状况不一致

    • 问题描述:热轧棒材可能表面粗糙、有氧化皮,而冷拔棒材可能光滑反光。部分棒材表面可能存在油污或水渍。这些都会影响激光的散射或反射特性。

    • 原因和影响:表面粗糙或氧化皮会造成激光信号散射不均,降低信号强度;光滑反光表面可能导致镜面反射,使接收器无法捕捉到足够散射光。油污水渍则会干扰激光路径,引起测量误差或中断。

    • 解决建议

      • 优化安装角度:尝试调整传感器的安装角度,使其在特定表面条件下能获得最佳的散射信号。

      • 选择适应性强的传感器:有些激光测长仪专门为特定表面设计(如高温、粗糙表面),在选型时需注明。

      • 加装表面清洁装置:在测量点前设置气刀或高压水流,去除棒材表面的浮尘、油污或水渍。

  2. 生产线震动与棒材抖动

    • 问题描述:高速运行的产线难免产生震动,棒材本身在输送过程中也可能发生轻微的上下或侧向抖动。

    • 原因和影响:传感器本体的震动会引入测量误差,影响精度和重复性。棒材的抖动可能使其脱离传感器的最佳测量景深范围,导致数据波动或测量中断。

    • 解决建议

      • 加固安装支架:确保传感器安装在稳固的支架上,支架应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

      • 安装减震装置:在传感器或支架与产线之间安装减震垫或减震器,隔离震动。

      • 选择大景深传感器:选择景深范围更大的传感器,以容忍棒材在测量区域内的轻微抖动。

  3. 环境温度过高

    • 问题描述:在热轧棒材产线,测量区域的环境温度可能高达几十甚至上百摄氏度。

    • 原因和影响:高温会使传感器内部电子元件性能下降,甚至损坏,导致测量漂移、精度降低或设备故障。

    • 解决建议

      • 配备冷却外壳/冷却系统:为传感器定制冷却外壳,通过压缩空气、水冷或珀尔帖效应等方式为传感器降温。

      • 选择耐高温型号:优先选择本身设计有更高工作温度范围的传感器。

      • 优化安装位置:尽量选择距离热源稍远、温度相对较低的安装点,并加装隔热板。

  4. 灰尘、水汽或蒸汽遮挡

    • 问题描述:轧制过程中产生的氧化铁粉尘、冷却水雾化产生的蒸汽,都可能在测量区域形成屏障,遮挡激光路径。

    • 原因和影响:激光被遮挡后,传感器无法接收到足够的反射光信号,导致测量中断、数据错误或精度急剧下降。

    • 解决建议

      • 安装吹扫装置:在传感器光窗前加装气刀或风罩,持续吹送洁净空气,形成“气幕”隔离灰尘和水汽。

      • 定期清洁光学窗口:制定严格的维护计划,定期使用专用清洁剂和擦拭布清洁传感器光学窗口。

      • 选择波长穿透力强的激光:对于某些特定介质,选择特定波长的激光可能具有更好的穿透性(但激光测长一般使用可见光)。

  5. 校准不当或漂移

    • 问题描述:传感器安装后的初始校准不准确,或长时间运行后,由于环境变化等原因导致校准数据漂移。

    • 原因和影响:校准不当直接导致测量结果与实际值存在系统性偏差,影响所有产品的合格率。校准漂移则会导致测量精度逐渐下降,且不易察觉。

    • 解决建议

      • 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初始校准:使用标准量具或已知长度的基准物进行精确校准。

      • 定期进行校准检查:根据生产频率和精度要求,设定合理的校准周期,定期使用已知标准件对传感器进行校验。

      • 利用内部诊断功能:一些高端传感器提供内部诊断和自校准功能,应充分利用这些功能进行状态监测和维护。

应用案例分享

  • 钢铁行业高速棒材和线材生产:在热轧和冷轧生产线上,激光测速测长传感器被用于实时监测高速移动的钢筋、盘条和无缝钢管的长度,为飞剪和定尺切割提供精确反馈,确保产品符合客户订单要求并减少废料。例如,英国真尚有的激光测速测长传感器,其AJS102系列能够适应极端高温环境,在钢铁行业有良好的应用。

  • 电线电缆制造:在电线电缆的拉丝、挤出和收卷过程中,传感器精确测量线缆的实际产出长度,确保每卷电缆的长度准确无误,避免超长或短缺。

  • 管材和型材加工:用于塑料管材、铝合金型材等连续生产线的定长切割,通过实时速度和长度数据,精确控制切割机的动作,提高生产效率和材料利用率。

  • 造纸和印刷行业:在高速卷筒材料的生产过程中,传感器监测纸张、薄膜等材料的运行速度和累计长度,确保卷绕张力控制和后续加工的同步性。英国真尚有的AJS100系列专为平面材料设计,适用于纸张、薄膜等材料的长度测量。

在选择高速棒材长度测量设备时,没有绝对的“最佳”方案,只有最适合您特定需求的方案。希望本文提供的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并根据自身产线的实际情况,做出明智的选择。



关于我们
应用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0755-26528100
0755-26528011
18145802139(微信同号)

邮箱


©2005-2025 真尚有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76344号 粤ICP备0607634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