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方案 > 

高速卷材生产线(数百米/分钟)张力波动大,产品质量不稳定,如何选择高精度张力控制传感器以实现小于0.05%的控制精度?【非接触测量、传感器选型、自动化】

2025/09/12

基于被测物的基本结构与技术要求

在高速生产线中,我们通常处理的是各种连续性的材料,比如纸张、薄膜、织物、金属箔、电线、电缆等。这些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会经历放卷、牵引、加工(如印刷、涂布、分切)、收卷等多个环节。

从结构上看,这些材料通常以卷筒或线束的形式在导向辊之间传递,驱动电机或制动器提供动力或阻力来控制其运动。材料本身的特性,如厚度、宽度、弹性模量、密度以及表面摩擦力等,都会影响其在张力作用下的表现。

对于高速生产线,技术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张力稳定性:要求材料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张力波动极小,以避免材料变形、断裂、起皱或偏移。

  • 速度匹配性:各段速度需要精确同步,以维持恒定的张力,特别是在加减速、换卷等动态变化时。

  • 长度精度:对于定长切割或精确计长的产品,长度测量需要极高精度。

  • 动态响应快:当生产线速度或材料特性发生变化时,张力控制系统需要能迅速做出调整,确保张力在短时间内恢复到设定值。

  • 非接触性:尤其是对脆弱、易污染或高速运行的材料,非接触测量可以避免磨损和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针对被测物的相关技术标准简介

在工业生产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需要对被测物(如卷材、线缆)的多种参数进行监测和评价。这些参数及其评价方法构成了行业标准的基础,虽然具体标准条款各有不同,但其核心概念是相通的。

  • 张力 (Tension):这是指作用在材料截面上的拉伸力。它通常用牛顿(N)或千克力(kgf)来表示。评价方法通常是将实际测量的张力值与工艺设定的目标张力值进行比较,看其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以及波动幅度是否过大。张力过高可能导致材料断裂或永久变形,张力过低则可能引起材料松弛、起皱或跑偏。

  • 速度 (Speed):指材料在生产线中移动的速率,常以米/分钟(m/min)或米/秒(m/s)为单位。速度的评价在于其稳定性和同步性。例如,在多段牵引的生产线中,各段材料的速度必须精确匹配,否则就会导致张力失衡。我们通常会监测瞬时速度,并计算其波动率,以确保其在公差范围内。

  • 长度 (Length):指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累积的总长度或定长切割的单段长度。单位通常是米(m)、毫米(mm)或英尺(ft)。长度的评价标准是与目标长度的差异,以及单位长度内的累积误差。对于需要精确切割的产品,长度精度是直接影响产品合格率的关键指标。

  • 伸长率 (Elongation):指材料在受到张力作用后长度增加的百分比。不同材料在相同张力下伸长率不同。通过比较实际伸长率与材料的弹性特性,可以评估张力是否合理,避免过度拉伸导致材料性能受损。

  • 偏差 (Deviation):指材料在生产线上横向位置的偏移。例如,卷材在收卷时是否对齐,线缆是否在指定槽位运行。评价方法通常是测量材料边缘或中心的横向位置,并与设定基准进行比较。过大的偏差会导致卷材边缘不齐、切割不良,甚至设备故障。

  • 振动 (Vibration):指材料在高速运行时可能出现的周期性摆动。这通常是张力控制不稳、导向辊不平衡或设备共振的信号。振动的评价通常通过分析其频率和幅度来判断其对产品质量和设备稳定性的影响。

实时监测/检测技术方法

在高速生产线中实现精确的张力控制,离不开先进的实时监测与检测技术。市面上有多种成熟的方案,它们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市面上各种相关技术方案

  • 激光多普勒测量技术

    这是一种非接触式的速度和长度测量技术,特别适合高速生产线。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多普勒效应——当你听到救护车向你驶来时声音变尖,远离时声音变低,这就是多普勒效应。激光多普勒测量就是利用了这种现象:当一束激光照射到一个移动的物体表面时,反射回来的激光频率会因为物体的运动而发生偏移。物体速度越快,频率偏移量就越大。

    物理基础与工作原理:传感器发射出两束或多束具有特定夹角的激光束,在被测物体表面形成一个干涉区域。当物体表面上的微小颗粒(即使是材料固有的微观粗糙度)通过这个干涉区域时,会散射激光。由于这些颗粒是移动的,它们散射的激光频率会发生多普勒频移。传感器接收这些频移后的光信号,并分析其差频。这个差频直接与物体在激光方向上的速度分量成正比。

    其核心公式可以简化表示为:Δf = (2 * v * cos(θ)) / λ

    其中:* Δf 是多普勒频移(即频率的变化量)。* v 是被测物体的速度。* θ 是激光束与物体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如果激光垂直入射,则cos(θ) = 1)。* λ 是激光的波长。

    通过精确测量Δf,结合已知的激光波长和入射角,就能非常准确地计算出物体的速度v。而长度测量则是通过对速度进行时间积分得到的。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精度:激光测量精度一般为±0.02%~±0.1%,优质的系统可以达到±0.02%的重复性。* 测量速率:高端的激光多普勒测量系统内部测量速率可达200kHz,外部输出速率可达25,000次/秒,能够捕捉高速的速度变化。* 速度范围:可以测量从接近静止到极高速的运动,一些型号最高可测到10,000 m/min。* 响应时间:通常在毫秒甚至微秒级。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 非接触性:对被测材料无磨损、无污染,特别适用于脆弱、敏感或高温材料。 * 高精度与高重复性:基于物理效应,测量结果稳定可靠。 * 高动态响应:能够精确捕捉高速运动中瞬时的速度和长度变化,对高速生产线至关重要。 * 宽测量范围:能适应从静止到极高速的各种生产需求。 * 无漂移:长期使用无需频繁校准,维护成本相对较低。* 缺点: * 对表面特性有一定要求:对于完全透明或镜面反射的材料,可能需要特殊处理或选择其他技术。 * 初始成本相对较高:相较于传统接触式编码器,激光多普勒传感器的初期投入可能更大。 * 与张力控制的关系:激光多普勒传感器本身不直接测量张力,但它提供极其精准的速度和长度数据。在张力闭环控制系统中,这些数据是实现精确速度匹配、同步控制和防止张力波动(通过精确的速度差控制)的关键输入。例如,通过精确监测材料的实际线速度,控制系统可以及时调整牵引电机或制动器的输出,从而间接且有效地维持稳定的张力。

  • 应变片式力测量技术

    这种技术就像是在材料的“体重秤”上测量它的“拉力”。它通过检测支撑导向辊的传感器支架在张力作用下产生的微小形变来间接测量张力。

    物理基础与工作原理:核心是应变片。应变片是一种敏感元件,它由细小的金属箔或半导体材料制成,紧密粘贴在弹性体(例如S型称重传感器的梁结构)表面。当弹性体受力(张力)发生弹性形变时,应变片也随之拉伸或压缩,导致其电阻值发生微小变化。这种电阻变化通常通过惠斯通电桥电路转换为可测量的电压信号,信号的大小与施加的张力成正比。

    惠斯通电桥的输出电压 Vo 与桥臂电阻变化 ΔR 和激励电压 Vs 相关,而 ΔR/R 又与应变 ε 成正比:ΔR/R = K * ε,其中 K 是应变系数。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量程范围:从几公斤到数千公斤不等,例如10kg至5000kg。* 精度等级:通常能达到OIML R60 C3/C4/C5等工业标准。* 重复性:通常小于±0.01%额定输出。* 响应时间:通常在数十毫秒到数百毫秒级,受限于结构惯性。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 成熟可靠:技术发展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稳定性高。 * 精度高:在静态或低动态应用中能提供非常精确的测量。 * 量程广:可适用于各种轻重材料的张力测量。 * 成本适中:相对激光技术,初期投入较低。* 缺点: * 接触式测量:需要安装在导向辊的轴承座上,传感器本身有一定惯性,对高速动态变化的响应相对较慢。 * 易受环境影响:温度变化、振动、冲击等可能影响测量精度,需要进行补偿。 * 结构限制:安装需要对生产线进行改造,且增加了机械部件。

  • 压电效应力测量技术

    这种技术就像给材料的“拉力”装上了一个“听诊器”,通过捕捉微小的“电荷脉冲”来感知力的变化。

    物理基础与工作原理:利用压电效应。某些晶体材料(如石英)在受到机械应力(如张力、压力)作用时,其内部会产生电荷分离,并在晶体表面产生与作用力成正比的微小电荷。这些电荷信号非常微弱,需要通过高阻抗电荷放大器将其转换成可测量的电压信号,从而反映张力的大小。

    产生的电荷量 Q 与作用力 F 之间的关系为:Q = d * F,其中 d 是压电系数。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测量范围:从几牛顿到几千牛顿,例如-5kN至+5kN。* 灵敏度:通常以pC/N(皮库/牛顿)表示,如约-3.5pC/N。* 固有频率:非常高,可达80 kHz,意味着其能响应极快。* 响应时间:通常在微秒级,具有极高的动态响应速度。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 超快响应:对力的变化几乎是瞬时反应,非常适合测量冲击力或高速动态变化的张力。 * 高刚度:传感器本身形变极小,对被测系统几乎没有附加影响。 * 宽测量范围:能精确测量从微小力到巨大力的变化。 * 坚固耐用:可在严苛工业环境中使用。* 缺点: * 静态测量能力有限:压电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动态力,对于长时间的静态力测量,电荷可能会泄漏,导致漂移。 * 对温度敏感:压电系数受温度影响,需要温度补偿。 * 需要特殊放大器:高阻抗电荷放大器成本较高,且对噪声敏感。

  • 振动分析法

    这种方法就像是给材料“弹一弹”,通过听它发出的“音高”来判断它有多“绷紧”。

    物理基础与工作原理:基于弦振动理论,即Strohals定律。当一根线材、皮带或绳索被绷紧时,它会像吉他弦一样,有一个固有的振动频率。这个频率与材料的张力、线密度(单位长度质量)和有效长度相关。传感器(如加速度计或声学传感器)通过非接触或轻微接触的方式检测材料的振动,并通过高精度的数据采集和傅里叶变换(FFT)分析,识别出其固有振动频率。然后,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张力:

    f = (1 / 2L) * sqrt(T / μ)

    其中:* f 是材料的固有振动频率。* L 是振动段的有效长度。* T 是材料的张力。* μ 是材料的线密度(质量/长度)。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频率范围:可覆盖从低频(0.8 Hz)到高频(20 kHz)。* 动态范围:通常大于120 dB,能检测到微弱的振动。* 测量精度:高精度的频率识别确保了张力计算的准确性。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 非接触或轻接触:对被测物几乎无干扰,特别适合皮带、线材、绳索等。 * 精度高:对于特定应用(如皮带张力维护),可提供极高的精度。 * 无需结构改造:安装简单,通常只需将传感器靠近被测物。* 缺点: * 局限性:主要适用于线状、带状材料,不适合宽幅卷材。 * 依赖参数:需要预先准确知道材料的长度和线密度,参数不准会引入误差。 * 环境振动影响:容易受到周围设备振动的干扰,需要良好的信号处理能力。

市场主流品牌/产品对比

这里我们挑选几个在张力控制领域有代表性的国际品牌进行对比,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不同技术在实际产品中的体现。

  • 美国梅特勒-托利多

    • 采用技术:应变片式力测量。

    • 特点与优势:作为称重领域的领导者,其S型称重传感器(如0760系列)在张力测量中表现出色。设计紧凑、安装方便,且在恶劣工业环境下也能保持高精度和长期稳定性。其产品线丰富,量程选择广泛,适用于从包装到化工等多种行业的张力控制。例如,量程范围10kg至5000kg,精度等级可达OIML R60 C3/C4/C5,重复性小于±0.01%额定输出。

    • 应用场景:广泛应用于需要直接、高精度张力测量的收放卷、分切、涂布等生产线。

  • 英国真尚有

    • 采用技术:激光多普勒测量原理(用于速度和长度测量,进而支持张力控制)。

    • 特点与优势:英国真尚有AJS10X系列激光测速测长传感器以其卓越的非接触式测量能力脱颖而出。它不直接测量张力,但提供生产线速度和长度的精准反馈,这对于高速生产线中的张力闭环控制至关重要。通过精确的速度和长度数据,控制系统可以更精细地调整牵引力或制动力,从而间接实现更稳定的张力。其工厂校准精度优于0.05%,重复性达0.02%,最高可测速度达10,000 m/min,并具备高达200kHz的内部测量速率,能确保在高速动态环境中精确捕捉物体运动,且全固态设计,无需维护。该系列传感器标配以太网、RS-232和CANbus通信接口,并可选PROFIBUS、PROFINET、DeviceNet、EtherNet/IP等工业总线,方便集成到现有控制系统中。部分型号还内置2.4G WiFi,支持通过移动应用进行配置和诊断。

    • 应用场景:该系列传感器尤其适合卷对卷或定长切割生产过程中的精确速度和长度控制,线缆、管材的精确长度测量,以及造纸、印刷等行业的网速检测和同步控制,这些都是实现高精度张力控制的基石。此外,AJS10X系列还可应用于高精度编码器校准和速度平衡调整。

  • 瑞士科尔特

    • 采用技术:压电效应力测量。

    • 特点与优势:在压电测量领域享有盛誉,其压电式力传感器(如9207C)以高精度、高刚度和超快响应著称。它能测量-5kN至+5kN的宽广力范围,并具有高达80 kHz的固有频率,使其在处理快速变化的力或冲击张力时表现卓越。压电传感器坚固耐用,是需要极高动态响应和宽测量范围的理想选择。

    • 应用场景:适用于快速加减速、冲击负载或高频振动影响下的张力监测,例如在一些高速冲压或特殊材料加工中。

  • 日本基恩士

    • 采用技术:激光三角测量法(用于间接张力测量,通过位移或下垂量)。

    • 特点与优势:作为工业自动化传感器的知名品牌,其激光位移传感器(如LR-T500系列)通过测量材料的下垂量或振动幅度,间接推算张力。它具有高精度、高频率的距离和位移测量能力,响应时间最快可达1ms,且为非接触式测量,避免了对材料的损伤。

    • 应用场景:适用于薄膜、纸张等对表面有要求的材料,通过监测材料的形变来辅助张力控制。

  • 丹麦布鲁尔-凯尔

    • 采用技术:振动分析法。

    • 特点与优势:声学和振动测量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其手持式分析仪结合振动传感器,通过高精度傅里叶变换(FFT)分析被测物(如皮带、线材)的固有振动频率,进而计算出张力。这种非接触或轻接触式测量方式对被测物无干扰,尤其适用于传动系统中的皮带张力维护和诊断。分析仪的频率范围宽广(0.8 Hz至20 kHz),动态范围高(>120 dB),确保了张力计算的准确性。

    • 应用场景:主要用于皮带、线材、绳索等细长结构件的张力监测和诊断,在维护和安装过程中进行精确张力设定。

选择设备/传感器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指标及选型建议

选择合适的张力控制传感器就像选择合适的工具箱,里面的每一个工具(技术指标)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重要性。

  • 精度 (Accuracy) 和重复性 (Repeatability)

    • 实际意义:精度代表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就像射击时是否能命中靶心;重复性代表多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就像是否能持续命中靶心的同一个点。

    • 影响:高精度和高重复性意味着张力控制系统能获得更可靠的数据,从而做出更精确的调整,避免产品出现细微的尺寸偏差或物理性能不一致。

    • 选型建议:对于要求极高产品质量(如高端薄膜、精密电子材料)的生产线,应优先选择精度和重复性指标最优的传感器。通常,精度优于0.1%,重复性优于0.05%是比较好的选择。

  • 响应时间 (Response Time)

    • 实际意义:传感器从检测到变化到输出稳定信号所需的时间。在高速生产线中,这就像赛车手的反应速度。

    • 影响:响应时间越短,张力控制系统就能越快地检测到张力波动并进行补偿,有效避免在加减速或材料接缝通过时出现张力失控,从而减少材料浪费和产品缺陷。

    • 选型建议:高速生产线是动态变化的,应选择响应时间在毫秒级甚至微秒级的传感器(如激光多普勒、压电式)。

  • 量程 (Measuring Range)

    • 实际意义:传感器能够测量张力的最小值到最大值范围。

    • 影响:选择量程过小,可能无法测量最大张力,导致传感器损坏;量程过大,则可能牺牲精度,因为传感器对微小张力变化的敏感度会降低。

    • 选型建议:根据生产线上材料的实际张力范围,留有一定裕量(如1.2-1.5倍的最大工作张力)来选择合适的量程。

  • 非接触性 (Non-contact)

    • 实际意义:传感器是否需要与被测材料直接接触。

    • 影响:非接触式测量可以避免对材料造成磨损、划伤或污染,对于易碎、表面敏感或高温的材料尤为重要,同时也能减少传感器自身的磨损和维护。

    • 选型建议:对于薄膜、纸张、涂布材料或高温金属板等敏感材料,强烈推荐选择非接触式传感器(如激光多普勒、振动分析)。

  • 环境适应性 (Environmental Suitability)

    • 实际意义:传感器在恶劣工业环境(如多尘、潮湿、高温、振动)下的可靠性。

    • 影响:防护等级不足可能导致传感器进水、进尘,影响性能甚至损坏;温度范围不匹配可能导致测量漂移或失效。

    • 选型建议:检查传感器的IP防护等级(如IP67表示防尘防水)、工作温度范围等,必要时选择带有冷却或加热外壳的特殊型号。

  • 集成性 (Integration Capability)

    • 实际意义:传感器与现有生产线控制系统(如PLC、DCS)的兼容性和通信方式。

    • 影响:良好的集成性可以简化系统设计、降低布线成本、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避免因通信不畅导致控制滞后。

    • 选型建议:优先选择支持主流工业总线(如Ethernet/IP、PROFINET、PROFIBUS、CANbus)或提供标准模拟/脉冲输出的传感器。内置WiFi等无线功能也为配置和诊断提供了便利。

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解决建议

即使选择了最佳传感器,实际应用中仍可能遇到各种挑战,这就像医生面对病症,需要准确诊断并开出对症的药方。

  • 问题:张力测量数据出现不规则波动或漂移

    • 原因分析

      • 传感器安装不当:例如,应变片式传感器安装位置不平整,或导向辊轴承磨损导致摩擦力变化。

      • 环境干扰:生产线附近的强烈振动、电磁干扰(EMI)、温度剧烈变化等。

      • 材料特性变化:不同批次材料的厚度、宽度、弹性模量不一致,导致张力响应不同。

      • 传感器校准不准确或老化

    • 解决建议

      • 检查与优化安装:确保传感器安装牢固、水平,导向辊运转顺畅,减少摩擦。定期检查轴承磨损情况。

      • 隔振与屏蔽:对传感器进行隔振处理,使用屏蔽电缆,并确保良好接地,以减少电磁干扰。如果环境温度波动大,考虑带有温度补偿功能或外部冷却/加热外壳的传感器。

      • 建立材料参数库:对不同批次或种类的材料进行预测试,建立参数数据库,在生产时选择对应的参数进行张力控制。

      • 定期校准与维护:按照厂商建议定期对传感器进行校准,并检查其连接线路。

  • 问题:张力控制系统响应迟缓,无法及时应对高速变化

    • 原因分析

      • 传感器响应速度不足:选择了响应时间较慢的传感器,无法及时捕捉瞬时张力变化。

      • 控制算法优化不足:PID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系统震荡或滞后。

      • 执行机构响应慢:例如,制动器或牵引电机的响应速度跟不上控制器的指令。

    • 解决建议

      • 升级传感器:选择响应时间更快的传感器,如压电式传感器或高采样率的激光多普勒传感器。

      • 优化控制算法:通过专业调试或仿真,调整PID参数,甚至采用更先进的预测控制或自适应控制算法,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

      • 检查执行机构:确保制动器、电机的性能符合要求,响应速度快,并进行必要的维护或升级。

  • 问题:材料在高速运行时出现打滑、起皱或边缘不齐

    • 原因分析

      • 张力波动剧烈:可能是测量或控制不精确导致。

      • 导向辊摩擦力不足:导致材料与辊面之间相对滑动。

      • 气刀或风压不均:对于薄膜等轻质材料,气流可能影响其稳定性。

      • 材料自身缺陷:如材料厚度不均、边缘损伤等。

    • 解决建议

      • 提高张力控制精度:确保张力传感器数据可靠,控制系统能快速精准调节。

      • 优化辊面处理:选择具有高摩擦系数的辊面材料(如橡胶、陶瓷涂层),或使用专门的牵引辊。

      • 调整气流系统:确保气刀、风压均匀稳定,避免对材料产生额外扰动。

      • 加强材料检测:在材料进入生产线前进行质量检测,排除有缺陷的材料。

  • 问题:传感器数据无法与上位机或PLC有效通信

    • 原因分析

      • 通信接口或协议不兼容

      • 电缆连接不良或损坏

      • 电气噪声干扰通信信号

      • 数据格式或地址配置错误

    • 解决建议

      • 统一通信标准:在系统设计初期就规划好所有设备的通信接口和协议,优先选择工业以太网协议,如PROFINET、EtherNet/IP,它们具有高带宽和实时性。

      • 检查物理连接:确保所有电缆连接牢固,无破损,并使用符合工业标准的接头。

      • 优化布线与接地:将信号线与动力线分开布设,进行良好的屏蔽和接地,以减少噪声干扰。

      • 核对配置参数:仔细核对传感器和上位机的数据格式、波特率、设备地址等通信参数,确保一致。

应用案例分享

精确的张力控制是许多高速生产线成功的基石,它渗透在各种材料加工和制造领域。在卷对卷生产线中,例如印刷、涂布等环节,应用激光多普勒测量技术能够实现精确的速度匹配,最终达成稳定的张力控制。

  • 卷对卷(Roll-to-Roll)生产线:在印刷、涂布、分切、贴合等过程中,对纸张、薄膜、织物等卷材的放卷和收卷张力进行精确控制,防止材料起皱、断裂或跑偏,保证产品质量和卷绕整齐度。

  • 线缆和光纤制造:在线缆拉伸、绞合、包覆、收线等环节,精确控制线材的张力,确保线缆直径、长度和物理性能的一致性,避免过拉伸造成损伤或尺寸不合格。

  • 金属板材和箔材加工:在高速冲压、剪切、轧制等工艺中,对金属板材或箔材的张力进行动态监测和调整,保证材料平整度,防止形变和断裂,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 纺织和无纺布生产:在纺丝、织布、卷绕等工序中,精确控制纤维束或织物的张力,以保证纱线均匀度、织物密度和尺寸稳定性,避免出现断纱、松弛或过度拉伸。

  • 轮胎和橡胶制品生产:在橡胶压延、帘布裁断和成型过程中,对橡胶片材和帘布的张力进行精确控制,以确保各层材料的粘合均匀性、尺寸精度和产品强度。



关于我们
应用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0755-26528100
0755-26528011
18145802139(微信同号)

邮箱


©2005-2025 真尚有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76344号 粤ICP备0607634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