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铺机是道路施工中的核心设备,它的主要任务是接收沥青混合料(或其他路面材料),然后将其均匀地摊铺在路基上,并进行初步的找平与压实。我们可以把摊铺机想象成一个大型的“移动熨斗”,它不仅要铺平材料,还要保证铺设的厚度、宽度和密实度都符合设计要求。
从结构上看,摊铺机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料斗和输料装置: 接收并输送混合料。
发动机与驱动系统: 提供动力,驱动摊铺机前进。
行走系统: 履带或轮胎,决定了摊铺机如何移动。
熨平板: 摊铺机最关键的部分,负责将混合料初步熨平并预压实。
摊铺机速度的准确测量对其施工质量至关重要。就好比我们用熨斗熨衣服,如果移动速度不均匀,衣服可能有些地方没熨平,有些地方却烫过了。对于摊铺机来说,速度测量主要有以下技术要求:
稳定性: 摊铺机需要以恒定且准确的速度前进,以确保摊铺材料的连续性和均匀性,避免出现材料堆积或稀疏。
高精度: 毫米级或厘米级的速度偏差,都可能导致路面平整度、厚度甚至压实度达不到标准。
实时性: 速度数据需要实时反馈给操作员或自动控制系统,以便立即调整,确保施工质量。
环境适应性: 道路施工常常在户外,摊铺机需要应对各种恶劣天气,如雨雪、大雾、沙尘,以及振动、高温等复杂工况,传感器必须在这种环境下稳定工作。
非接触性: 理想的速度测量方式应是非接触式的,以避免磨损,同时减少对施工过程的干扰。
在摊铺作业中,除了速度之外,还有一系列关键参数需要监测,它们共同决定了最终的路面质量。这些参数的定义和评价方法如下:
摊铺速度: 这是指摊铺机相对于地面的实际行进速度,通常以米/分钟(m/min)或公里/小时(km/h)来衡量。它的评价方法就是通过传感器实时获取摊铺机在单位时间内的移动距离。稳定且准确的摊铺速度是保证摊铺层厚度均匀、密实度达标的基础。
摊铺宽度: 指的是摊铺机在路面上实际铺设的材料宽度。这通常通过安装在摊铺机侧面的超声波或激光传感器来测量,它们可以精确感知边界位置。
摊铺层厚度: 即路面材料的铺设高度。这可以通过结合高精度距离传感器(如超声波、激光)以及摊铺机自身的定位系统(如GNSS)来测量,实时监测熨平板底部与已铺路面之间的距离。
摊铺材料温度: 特别是沥青混合料,其温度对摊铺和压实效果有直接影响。通常会使用红外测温枪进行非接触式测量,或在料斗、熨平板附近安装接触式温度传感器。
压实密度: 材料在摊铺和压实后达到的密实程度。这通常在施工后通过专业的核子密度仪或无核密度仪进行现场抽样检测来评价。
路面平整度与坡度: 这两项参数直接关系到路面的行驶舒适性和排水性能。平整度通过激光或超声波传感器测量路面的高程变化来评价;坡度则通过倾角传感器或高精度GNSS系统实时获取摊铺机平台的横向和纵向倾斜角度。
如何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依然保证摊铺机速度测量的准确性,是工程机械领域的一个核心挑战。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技术方案,各有优劣。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几种主流的技术方案:
3.1 市面上各种相关技术方案
3.1.1 多普勒雷达测速技术
多普勒雷达测速技术,我们可以形象地将其理解为“声波定位”的升级版。想象一下,雷达就像一个在前方持续发射固定频率微波信号的“广播站”。当这些微波信号遇到移动中的地面或摊铺材料时,一部分信号会被反射回来。如果摊铺机正在前进,那么反射回来的信号频率会比发射频率稍微高一点;如果摊铺机后退,反射信号频率则会稍微低一点。这种频率的变化,就是“多普勒频移”。
传感器就是通过测量这个反射信号与发射信号之间的频率差(多普勒频移,记作f_d),再结合微波的波长(lambda)和发射角度(theta),来计算出摊铺机相对于地面的速度(v)。
其核心公式可以简化表示为: v = (f_d * lambda) / (2 * cos(theta))
其中, * v 是被测物体(摊铺机)的速度。 * f_d 是多普勒频移,即反射信号频率与发射信号频率之差。 * lambda 是雷达信号的波长。 * cos(theta) 是雷达波束与物体运动方向夹角的余弦值。在实际应用中,传感器通常向下倾斜安装,因此这个角度需要纳入计算。
核心性能参数(典型范围): * 测量范围: 通常在0.1 km/h到几百 km/h,足以覆盖摊铺机的各种工作速度和转场速度。 * 测量精度: 普遍能达到测量值的±0.1%至±0.5%之间。 * 响应时间: 毫秒级,能够实现实时速度监测和快速响应。 * 频率带: 常使用Ka波段(约35 GHz)或K波段(约24 GHz),这些频段的微波穿透能力较强。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 优点: * 非接触式测量: 无需直接接触地面,无磨损,维护成本低,寿命长。 * 强大的环境适应性: 微波具有良好的穿透能力,受雨、雾、雪、灰尘、烟雾等恶劣天气条件影响较小,可以穿透一定厚度的非金属介质,确保在复杂工况下的稳定性。 * 对表面粗糙度不敏感: 能够适应各种路面材料和地面状况。 * 安装灵活: 可安装在车辆底部,通过调整角度适应不同测量需求。 * 缺点: * 角度敏感性: 测量精度受传感器安装角度的影响,需要精确校准。 * 反射体干扰: 传感器前方若有大型静止金属物体或大面积积水,可能会产生干扰,导致测量误差。 * 成本考量: 相比简单的机械编码器,成本较高。 * 适用场景: 非常适合在公路、机场、港口等需要全天候速度监测的摊铺作业中应用,尤其是在需要穿透复杂环境介质(如水汽、扬尘)的场合。
3.1.2 高精度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
GNSS系统就像给摊铺机装了一个超精准的“实时定位导航仪”。它通过接收来自天上多个全球导航卫星(如GPS、GLONASS、Galileo、北斗)的信号,结合差分改正技术(比如RTK或网络RTK),实时地计算出摊铺机在地球上的精确三维位置。然后,系统会通过连续的位置变化率来计算出摊铺机的运动速度。
虽然GNSS接收机内部可以通过对载波相位的多普勒频移进行处理来直接得到速度信息,但在通俗理解上,可以简化为: V = (Delta_P) / Delta_t 其中, * V 是摊铺机的速度。 * Delta_P 是在时间间隔 Delta_t 内摊铺机位置的变化量(位移)。
核心性能参数(典型范围): * 定位精度: RTK模式下,水平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如8毫米),垂直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如15毫米)。 * 速度精度: 普遍可达0.03 m/s RMS。 * 更新率: 高达10-20 Hz,能提供较实时的速度数据。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 优点: * 提供绝对位置和速度: 不仅知道速度,还知道在哪里以及行驶方向。 * 非接触式测量: 无需接触地面,减少磨损。 * 系统集成度高: 易于与摊铺机的自动控制系统结合,实现智能化施工。 * 缺点: * 信号遮挡: 易受高大建筑物、茂密树木、桥梁、隧道等遮挡,导致信号丢失或精度下降。 * 多路径效应: 反射的卫星信号可能导致误差。 * 初始化时间: RTK等高精度模式需要一定的初始化时间。 * 天气影响: 极端恶劣天气(如雷暴、密集云层)可能略微衰减信号,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能保持工作,极端冰雪覆盖可能影响天线。 * 适用场景: 适用于开阔地带、对位置和速度都有高精度要求的公路、机场跑道等大型工程,特别是在自动化摊铺控制系统中。
3.1.3 GNSS-惯性导航系统(GNSS-INS)组合导航技术
如果说GNSS是给你指明方向的“地图”,那么惯性导航系统(INS)就是你身体里的“感知系统”。GNSS-INS组合导航技术,就是把高精度GNSS接收机和惯性测量单元(IMU,包含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巧妙地结合起来,利用卡尔曼滤波等高级算法进行数据融合。
GNSS提供高精度的绝对位置和速度,但可能受信号遮挡影响;IMU则能以极高频率(如200 Hz)实时提供摊铺机的姿态(俯仰、横滚、航向)、角速度和加速度信息,即使GNSS信号短暂丢失,IMU也能依靠自身惯性数据继续推算摊铺机的位置和速度,保证数据连续性。GNSS数据会定期校正IMU长时间运行带来的累积误差(漂移)。
核心性能参数(典型范围): * 定位精度: 配合RTK,水平定位精度可达1-2厘米,垂直定位精度可达2-3厘米。 * 速度精度: 水平速度精度可达0.03 m/s,垂直速度精度可达0.05 m/s。 * 姿态精度: 航向精度可达0.08度,俯仰/横滚精度可达0.02度。 * 更新率: 通常高达100-200 Hz,提供非常平滑和高动态响应的位置和速度输出。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 优点: * 极强的鲁棒性: 在GNSS信号短暂受限(如桥下、高架桥、密集树林)时,仍能保持高精度、连续的速度和位置输出。 * 高动态响应: 能够精确捕捉摊铺机在加速、减速或转弯时的细微动态变化。 * 提供额外姿态信息: 姿态数据对于摊铺机的平整度控制和坡度控制非常有用。 * 数据平滑: 融合算法使得输出数据更为平滑和可靠。 * 缺点: * 系统复杂性高: 软硬件集成和校准要求更高。 * 成本较高: 通常是所有方案中成本最高的一种。 * IMU漂移: 长期没有GNSS校正时,IMU数据会积累误差,需要GNSS信号定期恢复。 * 适用场景: 对施工质量要求极高、需要在复杂环境下连续作业、且预算充足的高端摊铺应用,如高速公路、机场跑道等。
3.1.4 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
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类似于雷达多普勒,但它使用的是激光而非微波。传感器向地面发射两束强度相同的激光束,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微小的干涉区,我们可以将其想象成地面上的一个“光学尺子”。当摊铺机移动时,地面上细小的颗粒或纹理会穿过这个“光学尺子”,散射的激光会产生多普勒频移。传感器接收这些散射光,并分析其频率变化,从而精确计算出摊铺机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其核心原理可以理解为,激光在被运动物体散射后,其频率会发生变化,这个频率变化量与物体的速度成正比。通过测量这个频移,即可反推出物体的速度。
核心性能参数(典型范围): * 速度测量范围: 通常在0.1 m/s至40 m/s。 * 测量精度: 激光测量精度一般为±0.02mm~±0.1mm,优质系统可达±0.015mm。 * 测量距离: 典型为0.2米至1.0米,属于近距离测量。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 优点: * 极高的测量精度和分辨率: 能够提供非常精细的速度数据,适用于需要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精度控制的场景。 * 非接触式测量: 无磨损,寿命长。 * 对表面粗糙度不敏感: 适用于各种路面材料。 * 缺点: * 环境敏感性高: 激光束易受光照强度、灰尘、烟雾、雨水、浓雾等光学路径障碍物的影响,尤其是在恶劣天气下,可能导致信号衰减甚至无法测量。 * 测量距离短: 通常需要较近的安装距离。 * 成本较高: 通常比雷达多普勒传感器更昂贵。 * 适用场景: 对速度精度有极高要求,且环境相对可控(或有防护措施)的精细摊铺作业。
3.1.5 旋转编码器技术
旋转编码器是一种机械接触式的速度测量技术。它通常安装在摊铺机的驱动轮轴或履带驱动轮上。当驱动轮旋转时,编码器内部的光栅盘或磁性盘也随之旋转,并产生一系列的脉冲信号。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产生的脉冲数量,并结合驱动轮的直径,就可以计算出摊铺机的线速度。
其速度计算公式为: v = (N * pi * D) / (PPR * Delta_t) 其中, * v 是摊铺机的线速度。 * N 是在时间 Delta_t 内编码器发出的脉冲数。 * pi 是圆周率。 * D 是驱动轮的有效直径。 * PPR 是编码器每转一圈产生的脉冲数。
核心性能参数(典型范围): * 分辨率: 高达几千甚至几万 PPR (每转脉冲数)。 * 输出频率: 高达1 MHz。 * 防护等级: 可达IP67。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 优点: * 精度高,重复性好: 在理想情况下能提供可靠的速度数据。 * 成本相对较低: 是一种经济实惠的解决方案。 * 受外部环境直接影响小: 不受光照、灰尘、雨雪等因素的直接影响,只要轮子转动就能工作。 * 缺点: * 接触式测量: 编码器直接与驱动轮连接,存在机械磨损问题,影响使用寿命。 * 打滑误差: 驱动轮与地面之间可能存在打滑现象,导致测量速度高于实际地面速度。尤其在湿滑或松软路面上,误差会更明显。 * 轮径变化: 轮胎磨损、胎压变化等会影响驱动轮的有效直径,从而引入测量误差。 * 适用场景: 对成本敏感,且对绝对速度精度要求相对不那么极致的场合,或者作为其他非接触式传感器的辅助补充。
3.2 市场主流品牌/产品对比
这里我们挑选几个行业内知名的品牌,对比它们在摊铺机速度测量方面的产品和技术特点。
瑞士徕卡地理空间系统:
采用技术:高精度GNSS。
特点:作为全球测绘领域的领导者,徕卡提供的GNSS解决方案(如iCON pave系统结合MS60或iCON gps 80智能天线)以其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和速度数据而闻名。其速度精度可达0.03 m/s RMS,更新率高达20 Hz。系统集成度高,能够与摊铺机控制系统无缝对接,实现精细化摊铺作业。然而,在高楼林立或树木茂密的区域,GNSS信号可能受阻,影响其性能。
优势:极高定位精度,完整的解决方案,全球服务网络。
英国真尚有:
采用技术:多普勒雷达测速。
特点:英国真尚有的LP-DS100是一款高性能车辆多普勒雷达测速传感器,适用于各种非接触式速度测量应用。该传感器采用Ka频带35.5 ±0.1 GHz频率,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能够有效应对雨、雾、雪、灰尘等恶劣天气条件,保证全天候稳定工作。其测量范围为0.8km/h至480km/h,在1英里/小时时,测量精度达到±0.34%,更新周期为0.01秒,响应速度快。
优势:高精度、快速响应、卓越的恶劣天气穿透能力和非接触式测量,适用于多功能场景。
德国西克:
采用技术:多普勒雷达测速。
特点:西克作为工业传感器的巨头,其多普勒雷达传感器(如DR100)也采用了多普勒效应雷达原理。它能够提供-0.15 m/s至+40 m/s的测量范围,精度可达测量值的±0.1%或±1 cm/s(取较大者)。防护等级高达IP67/IP69K,非常坚固耐用,能抵抗灰尘、潮湿和温度变化,在严苛工业环境下表现稳定。
优势:工业级坚固耐用,极高防护等级,可靠性强,适用于极端工业环境。
奥地利莱格雷特:
采用技术:激光多普勒测速。
特点:莱格雷特的激光速度传感器(如Lazer-Rite LS-2000)以其极高的测量精度和分辨率而著称。其速度测量范围为0.1 m/s至40 m/s,精度优于±0.1%或±1 mm/s。这种非接触式传感器对表面粗糙度不敏感,寿命长。但由于是光学原理,其工作可能受到浓雾、大雨、扬尘等光学障碍物的较大影响。
优势:极高测量精度,分辨率极高,专注于道路施工测量。
加拿大诺瓦泰:
采用技术:GNSS-惯性导航系统(GNSS-INS)组合导航。
特点:诺瓦泰的PwrPak7系列产品是高精度GNSS与IMU的融合解决方案。它能在GNSS信号受限(如高楼、树木遮挡)的环境下仍保持高精度连续的速度输出,水平速度精度可达0.03 m/s RMS,更新率高达 200 Hz。此外,它还能提供精确的姿态信息,这对于摊铺平整度控制也至关重要。
优势:高鲁棒性,在信号受限环境下的持续高精度输出,同时提供姿态信息。
3.3 选择设备/传感器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指标及选型建议
在为摊铺机选择速度测量设备时,仅仅看宣传手册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各个技术指标背后的实际意义,并结合具体的施工场景进行权衡。
测量精度:
实际意义: 这是衡量传感器能够多大程度上接近真实速度的关键指标。精度越高,意味着测量的误差越小,摊铺机就能越精确地保持预设速度,直接影响摊铺层的均匀性和平整度。
对测量效果的影响: 精度不足会导致速度波动,进而造成路面材料厚薄不均,密实度差异,最终影响路面质量和使用寿命。
选型建议: 对于高速公路、机场跑道等对路面质量有极高要求的工程,应选择精度在0.1%甚至更高的高端GNSS-INS或激光多普勒传感器。一般市政道路,雷达多普勒的精度也完全可以满足需求。
响应时间/更新率:
实际意义: 传感器从检测到速度变化到输出新数据所需的时间。更新率越高,数据刷新的速度越快。
对测量效果的影响: 响应时间慢会导致控制系统滞后,无法及时调整摊铺速度以应对突发状况或微小波动,可能造成局部过快或过慢摊铺。
选型建议: 追求实时控制和精细调整的场景,应选择响应时间在几十毫秒以内(或更新率10 Hz以上)的传感器,如多普勒雷达或GNSS-INS。
测量范围:
实际意义: 传感器能够测量到的最低和最高速度。
对测量效果的影响: 如果摊铺机的实际工作速度超出了传感器的测量范围,将无法获取有效数据。
选型建议: 确保所选传感器的速度测量范围能完全覆盖摊铺机从最低工作速度(如0.5 km/h)到最高转场速度(如10 km/h以上)的需求。
抗干扰能力/环境适应性(防护等级):
实际意义: 传感器在恶劣天气(雨、雾、雪、高温、低温)、灰尘、振动、电磁干扰等复杂工况下的稳定工作能力。防护等级(如IP67、IP69K)直接反映了其防尘防水性能。
对测量效果的影响: 抗干扰能力差的传感器在恶劣环境下容易出现误读、数据丢失或性能下降,导致施工中断或质量问题。
选型建议: 摊铺机常在户外作业,恶劣天气是常态,因此优先考虑具有出色环境适应性和高防护等级(至少IP67)的传感器,如多普勒雷达或GNSS-INS。对于高温或严寒地区,还需关注其工作温度范围。
安装方式与距离:
实际意义: 非接触式传感器的安装高度、角度以及其有效测量距离,直接影响其在摊铺机上的安装便捷性和工作稳定性。
对测量效果的影响: 安装不当或超出有效测量距离会导致信号弱、误差大甚至无法测量。
选型建议: 考察传感器是否易于安装和调整,其最佳工作距离是否与摊铺机底部到地面的高度相匹配。对于空间有限的摊铺机,体积小巧、测量距离适中的传感器更具优势。
3.4 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解决建议
即使选择了合适的传感器,在实际摊铺作业中仍可能遇到一些挑战。了解这些问题并提前准备解决方案至关重要。
恶劣天气影响(雨、雾、雪、极端温度):
原因与影响:
雨雪、浓雾: 对光学传感器(如激光多普勒)影响最大,可能导致激光束衰减、散射,甚至无法穿透,信号丢失。对GNSS信号可能略有衰减。对雷达多普勒影响相对较小,但大量积水可能形成镜面反射,影响测量。
极端高温/低温: 超出传感器工作温度范围会导致内部电子元件性能下降,甚至损坏。
解决建议:
传感器选型: 优先选用抗雨雾穿透能力强的多普勒雷达传感器(特别是高频段如Ka波段),或采用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其鲁棒性更强。
防护措施: 为传感器加装保护罩或加热/吹气装置,防止雨雪覆盖、结冰或起雾。
定期清洁: 定期检查并清洁传感器表面,确保没有泥浆、雪水等覆盖。
地面条件变化(松软、粗糙、水渍、新旧材料):
原因与影响:
松软地面/水渍: 驱动轮可能打滑,导致旋转编码器测量的速度与实际地面速度不符。大面积水渍可能影响雷达或激光的反射特性。
粗糙/新旧材料: 不同的路面材料对非接触式传感器的信号反射特性有细微影响,可能导致测量波动。
解决建议:
雷达/激光: 选择对表面粗糙度不敏感的传感器。对于大面积积水,尽量避免,或选择能穿透浅层水膜的雷达。
旋转编码器: 进行定期校准,或结合非接触式传感器进行交叉验证,并通过软件算法补偿可能的打滑误差。在湿滑路面或松软地基上,打滑误差会更明显,需特别注意。
振动和冲击:
原因与影响: 摊铺机在作业过程中会产生持续的机械振动和冲击。这可能导致传感器内部元件松动、连接线缆接触不良,长期会降低传感器精度和使用寿命。
解决建议:
传感器选型: 选用工业级、抗振动设计,并通过严格振动测试的传感器。
减震安装: 采用橡胶垫、弹簧等减震装置进行安装,隔离大部分机械振动。
线缆固定: 所有连接线缆必须牢固固定并做好防护,防止磨损或松动。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传感器及其安装支架的紧固情况。
电磁干扰(EMI):
原因与影响: 摊铺机上通常有各种强电系统、发动机点火系统、无线通信设备等,它们都可能产生电磁干扰,影响传感器信号的传输和处理,导致数据失真或错误。
解决建议:
传感器选型: 选择具有良好电磁兼容性(EMC)和抗干扰能力强的传感器(如Ka频带雷达,其工作频率通常不易受低频电磁干扰影响)。
合理布线: 信号线和电源线应分开布线,避免并行走线,并使用屏蔽电缆。
良好接地: 确保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有可靠的接地,减少共模干扰。
速度测量在摊铺机作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是保证工程质量、提升施工效率的关键。
高速公路建设与维护: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摊铺机需要以精确的速度持续作业,以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实度,满足高速行驶车辆对路面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高要求。例如,英国真尚有的多普勒雷达测速传感器可以应用于此类项目,确保施工质量符合严格的标准。
机场跑道铺设: 机场跑道对路面强度、平整度以及耐磨性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通过高精度的速度测量,可以确保摊铺机以稳定的速度铺设沥青层,为后续的压实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从而使跑道能够承受飞机起降的巨大冲击和磨损。
市政道路改造与养护: 在城市道路的改建和日常养护中,摊铺机常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或有交通限制的条件下工作。精准的速度控制有助于高效、高质量地完成路面修复、加铺等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交通的影响,并确保城市道路的平整舒适。
隧道内路面摊铺: 隧道内环境复杂,GNSS信号可能受阻,光线条件也可能不佳。此时,抗干扰能力强的多普勒雷达测速传感器能够发挥其优势,持续提供准确的速度数据,保证隧道内路面施工质量。
内径测量仪精密轮廓检测系统微观型面测量系统静态形变测量系统精密在线测厚系统振动测量系统无人警卫船光伏清洁机器人智能垃圾压实机智能机器人自稳定无人机起落平台空气质量检测仪桥梁结构健康检测系统其他检测系统
焊缝分析软件3D数据处理软件工业物联网平台电涡流软件预测分析软件AI软件计算机视觉平台数据平台解决方案服务免代码软件集成平台定制软件
测速测长_测距传感器 | 测距仪皮米级电容位移传感器线激光轮廓扫描仪 | 线扫激光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线性位置传感器光谱共焦传感器Kaman传感器系统干涉仪测径仪 | 测微计 | 激光幕帘千分尺传感器纳米平台光栅传感器地下探测仪光纤传感器太赫兹传感器液位测量传感器倾角 | 加速度测量传感器3D扫描传感器视觉相机 | 3D相机水下测量仪磁耦合线性执行器磁场传感器雷达传感器石墨烯霍尔效应传感器卷材位置传感器振动测量传感器结构检测传感器监控电涡流传感器水听器校准器无线光学通讯传感器网关纳米级电涡流传感器其它检测设备